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前后数字标记物对空时距知觉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发布时间:2020-11-07 08:49
   时距是人类对时间认知的重要部分,其就呈现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以持续方式呈现且有连续刺激的时距叫做实时距(filled interval),以间隔方式呈现的并且有起止刺激的时距是空时距(empty interval)。在先前对空时距的研究中我们知道空时距知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空时距前后物体的呈现形式、呈现顺序、呈现位置、空时距的呈现时间的长短等。以往的研究发现,随着标记物的变化对时距知觉的判断也会发生变化。其中时间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通过对不同认知系统的考察证明了其中存在着数量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国内外关于数量与时距的研究都表明,数量的大小会对时距判断产生影响,呈现大数量时会倾向于对时间进行高估而呈现小数量时容易产生低估。本研究从标记物本身出发,旨在以内部时钟理论为基础,研究空时距中以数字作为标记物时,前后标记物对空时距知觉是否产生影响及其神经机制。本研究采用经典的时间泛化任务,考察在AB范式下被试是否受到标记物位置的影响及其脑机制,同时探究操纵数字本身量级信息后究竟是数字本身大小还是前后标记物间的量级差对空时距知觉的判断产生深层影响及其机制。实验一与实验二采用相同的实验范式利用不同数字材料作为标记物,分别考察了数字作为标记物时前后标记物对空时距知觉是否产生影响及其神经机制。通过实验一分析得出前标记物对空时距知觉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反应在第一个标记物呈现后的加工阶段,行为结果显示,前标记物变化时对不同数字之间打分平均数的差异显著。在两个时距条件下都是数字9大于数字1和数字5,相比数字5,数字1和9都引起了时距的高估。而脑电结果显示,前标记物呈现后的早期N1成分差异显著P2成分在750ms差异显著以及CNV成分在550ms时差异显著,具体分析数字之间的波幅发现,数字9和1的波幅同数字5之间没有统一的规律。分析后标记物呈现时的N1P2成分发现,数字之间的差异在N1和P2成分的750ms时显著,并没有显示出一致的规律;实验二进一步考察后标记物变化与空时距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后标记物也会影响我们对空时距知觉的加工,行为结果显示,后标记物变化时不同数字之间打分平均数的差异显著。在两个时距条件下都是数字9大于数字1和数字5。而在脑电结果上显示,在前标记物呈现后的早期N1P2成分以及CNV成分的差异都不显著,但是具体分析数字之间的波幅发现,数字9和1的波幅大于数字5,同行为结果相一致。分析后标记物呈现时的N1P2成分发现,数字之间的差异显著,说明随着后标记物的变化,被试对后标记物的出现存在与前标记物的比较从而导致了后标记物出现时N1P2成分波幅的变化。以上结果表明:(1)标记物位置会影响对空时距知觉的判断。AB范式下前后标记物变化都会使对空时距知觉的估计发生偏差。(2)随着标记物的变化,前后标记物形成的量级差大小会引起对空时距估计的偏差。其中数字量级差小时容易引起低估,数字量级差大时容易引起高估。(3)根据脑电结果,前标记物的变化对空时距知觉的影响没有统一的规律,这可能与注意机制有关;而后标记物的变化对空时距知觉的影响有统一的规律这可能与注意和内部时钟理论有关。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842
【部分图文】:

前后数字标记物对空时距知觉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实验一流程图

字标,时数,平均数,数字


40)=11.249,p<0.01,η=0.36),时距的主效应显著(F(1,20)= 145.646,p<0.01,η2= 0.879)。数字标记物和时距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40) =3.085,p>0.05,η2=0.134)。550ms 时数字标记物 1 的评分平均数为 2.356(SD=0.041);数字标记物 5的评分平均数为 2.158(SD=0.052);数字标记物 9 的评分平均数为 2.402(SD=0.046)。750ms 时数字标记物 1 的评分平均数为 2.762(SD=0.081);数字标记物 5 的评分平均数为 2.618(SD=0.08);数字标记物 9 的评分平均数为2.905(SD=0.058)。分别对 550ms 和 750ms 的数字标记物进行方差分析,发现550ms 时,数字 1 和数字 5 评分平均数差异显著(p<0.01),数字 5 和数字 9评分平均数差异显著(p<0.01),数字 1 和数字 9 评分平均数差异不显著(p>0.05)。发现 750ms 时,数字 1 和数字 9 评分平均数差异显著(p<0.05),数字 5 和数字 9 评分平均数差异显著(p<0.01),数字 1 和数字 5 评分平均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如图 2。

总平均,时间段,后标记


14图 1 实验一流程图3.1.4 EEG 记录脑电数据记录采用 Neuroscan 系统,利用 Ag/AgCl 电极帽记录 EEG。以双耳乳突连线为参考电极,接地点在 FPz 与 Fz 连线的中点,同时对水平眼电和垂直眼电进行记录。每个电极部位的头皮电阻保持在 5k 以下。采样率为 500Hz。将左右两耳乳突的平均电位作为参考进行离线(Offline)分析,低通离线滤波为16Hz (12dB/oct)。对刺激呈现阶段的脑电波进行分析,分析时程为数字一出现前200ms 到 1600ms,基线为数字一出现前 200ms,对被试反应所引起的脑电波形进行平均叠加。排除眨眼、眼动、肌电等伴有的伪迹的数据。3.1.5 脑电信号数据处理使用 SCAN4.5 软件对 ERP 结果进行处理,两种时距条件的 ERP 显示在前标记物刺激呈现后的50-150ms 时间段内引发的ERPs开始出现了一个类似于 N1的成分,在刺激呈现后的 150-240ms 时间段内引发的 ERPs 开始出现了一个类似于P2 的成分,随后又出现了一个类似于 CNV 的慢性负波,体现在 550ms 条件下250ms-750ms 时间段和 750ms 条件下 250ms-950ms 时间段内。并对后标记物刺激出现后的类似 N1P2 的成分进行分析。我们分析前后标记物在 Fz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四叶重楼;;有年夏天,他们去看海[J];文苑;2017年06期

2 刘瑞光;;短时距估计中的心理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13年05期

3 张志杰;黄希庭;;时距认知的年龄差异[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杨利利,方格;儿童时距认知的研究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4期

5 郭秀艳,聂晶;大学生实时距、空时距估计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3期

6 杨姗,方格;儿童时距认知的研究简介及发展趋向[J];心理学动态;1998年01期

7 黄希庭,顾铸;分时距认知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3期

8 郭召良,黄希庭;短时距加工方式实验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9 方格,冯刚,方富熹,姜涛;学前儿童对短时时距的区分及其认知策略[J];心理科学;1994年01期

10 赵永平;张必成;陈永利;杨连素;吴术礼;宋珊;;不同时距平均风速换算关系的研究[J];海岸工程;198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于晓琳;听时距知觉的分段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2 谈加林;时间洞察力中时间认知与体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瑞光;短时距标量计时模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尹华站;视觉短时距加工的分段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张志杰;时距估计年老相关差异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柳春香;短时距估计中的重复刺激效应[D];西南大学;2010年

7 李宝林;视时距知觉适应后效的认知和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7年

8 李玲;车辆稳定性五自由度模型的有效性验证及车队稳定时距预测[D];吉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晓慧;前后数字标记物对空时距知觉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崔超男;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游戏过度使用对时距知觉影响的ERP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3 陈缘;颜色对时间认知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4 田中赛;注视方向对时距知觉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8年

5 徐琪;情绪对时间性前瞻记忆影响的年龄差异[D];西南大学;2018年

6 倪虹;数字标记物对空时距知觉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7 张明明;情绪对时距知觉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D];闽南师范大学;2017年

8 刘鹏飞;4到7岁儿童时距概念的获得机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9 马清霞;数字对空时距知觉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孔令明;材料性质、人格特质对时距认知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3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73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1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