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道德情绪视角下自豪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8 19:10
  自豪是一种特殊的积极道德情绪,已有研究证实自豪是具有自大、真实二维结构的情绪。关于自豪的二维结构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查阅的已有研究中学者们的结论存在分歧,且大多是从理论方面提出其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自豪是一种正性道德情绪,促使个体产生道德行为。但是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真正自豪和自大自豪两个维度作用不同。有实证研究探索了在成就领域,用成功事件启动的自大自豪组比真正自豪组对污名群体表现出更少的道德行为。但在道德领域,即作为道德情绪视角下的自豪情绪与道德行为的关系不明确。本研究探讨了道德情绪视角下的自豪与道德行为的关系。本研究通过三个部分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预实验验证真实自豪和自大自豪两种情绪唤起材料的有效性,共30名被试参与实验,每组10人,首先所有被试完成真实自豪与自大自豪量表,对情绪基线值进行评估;接着每组分别进行不同的行为回忆任务;最后所有被试再次完成真实自豪与自大自豪量表进行情绪的后测评估。第二部分为实验一,探索了不同的自豪情绪对个体的外显道德行为的影响。参与被试共90名,每组30人,首先重复预实验的步骤进行情绪启动和评估;然后让被试完成亲社会行为量表。第三部分为实验二,探索了不同的自豪...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自豪
        1.1.1 自豪的一般定义
        1.1.2 道德情绪视角下的自豪定义
        1.1.3 自豪的功能
        1.1.4 自豪的二维结构
        1.1.5 自豪的诱发
        1.1.6 自豪的测量
    1.2 道德行为
        1.2.1 道德行为的定义
        1.2.2 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1.2.3 道德行为的外显测量
        1.2.4 道德行为的内隐测量
    1.3 自豪与道德行为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研究构想
    2.1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2 研究设计
    2.3 研究意义及创新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2.3.3 创新之处
第三章 预实验
    3.1 实验目的与假设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假设
    3.2 实验被试
    3.3 实验材料
        3.3.1 自豪情绪的评估
        3.3.2 自豪情绪的诱发
    3.4 实验设计与程序
    3.5 实验结果
    3.6 讨论
第四章 实验一
    4.1 实验目的与假设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假设
    4.2 实验被试
    4.3 实验材料及评定
        4.3.1 自豪情绪的评估
        4.3.2 自豪情绪的诱发
        4.3.3 外显道德行为测量
    4.4 实验设计与程序
        4.4.1 实验设计
        4.4.2 实验程序
    4.5 实验结果
    4.6 讨论
第五章 实验二
    5.1 实验目的与假设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假设
    5.2 实验被试
    5.3 实验材料
    5.4 实验设计与程序
        5.4.1 实验设计
        5.4.2 实验程序
    5.5 实验结果
    5.6 讨论
第六章 总讨论
    6.1 自豪二维结构的验证
    6.2 情绪启动材料的有效性
    6.3 不同的自豪情绪对个体的道德行为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第八章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自豪量表
附录二 亲社会倾向问卷调查
附录三 道德行为词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道德行为[J]. 杨国荣.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1)
[2]两种道德自我调节机制下的道德行为[J]. 张宏伟,李晔.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7)
[3]大学生羞耻心的结构及问卷编制[J]. 李阿特,汪凤炎.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3(02)
[4]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类型现状及特征研究[J]. 丛文君.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2(02)
[5]情绪诱发方法述评[J]. 郑璞,刘聪慧,俞国良.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1)
[6]钦佩感:一种见贤思齐的积极情绪[J]. 陈世民,吴宝沛,方杰,孙配贞,高良,熊红星,郑雪.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1)
[7]试论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J]. 魏英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05)
[8]IAT在内隐助人态度上的应用[J]. 汪伟.  心理学探新. 2008(03)
[9]中学生移情与攻击行为:攻击情绪与认知的中介作用[J]. 应贤慧,戴春林.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02)
[10]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J]. 郭小艳,王振宏.  心理科学进展. 2007(05)

博士论文
[1]社交网站对大学生受众道德心理与道德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D]. 许胜男.西南交通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自豪对不同群体助人行为的影响:共情的调节作用[D]. 翟天宇.西南大学 2015
[2]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D]. 史玉丁.西南大学 2012
[3]道德同一性和敏感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D]. 许丽莎.杭州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24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24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e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