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普特南“缸中之脑”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0-12-30 17:17
  普特南反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神秘指称理论”、真理符合论和主客二分。他提出“缸中之脑”的目的是为其内在实在论辩护。通过论证,他认为,我们不是缸中之脑,即便是缸中之脑可能世界中的人,也想不到更无法说出这一命题。他想以此证明意义不在于心理,不存在一个独立于心灵的客体,“实在是一种可以理性接受的对物理对象的描述”(1),所有对象都是我们概念框架内的对象。他的论证基于其指称理论,即缸中之脑的语词无法指称我们语词所指称的对象,因为对缸中之脑来说,不存在一个外部事物可以被指称。但这一实验提出之后,西方学者更多地是从怀疑主义和反怀疑主义立场进行研究,希望能找到一个“我知道我不是缸中之脑”的论证。此外,也有人从心灵哲学、技术哲学、认知科学等角度分析缸中之脑所引发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缸中之脑”实验的思想背景、目的、论证、存在的问题及其哲学意义。之后,以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认知科学和虚拟现实技术成果为依据,对缸中之脑相关的哲学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具体包括:(1)对缸中之脑语义外在主义论证可能在认知科学和虚拟现实领域引发的矛盾进行分析。如果普特南正确,缸中之...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缸中之脑”思想实验简介
    2.1 普特南的主要思想
    2.2 历史渊源
    2.3 思想背景
    2.4 论证意图
        2.4.1 简述“缸中之脑”
        2.4.2 论证意图
第三章 “缸中之脑”逻辑论证与方法
    3.1 普特南的分析论证
    3.2 方法论意义
    3.3 论证是否成功?
    3.4 哲学价值
第四章 “缸中之脑”的认知科学意蕴
    4.1 “缸中之脑”情境是否可能?
    4.2 指称理论与认知科学
        4.2.1 指称理论与认知科学的矛盾
        4.2.2 指称理论与认知科学的认知表征问题
    4.3 “缸中之脑”与认知科学的意识理论
    4.4 “缸中之脑”与人工智能
第五章 “缸中之脑”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5.1 虚拟现实与“缸中之脑”情境的异同
        5.1.1 简介虚拟现实技术
        5.1.2 虚拟现实中的真实性
        5.1.3 虚拟现实和“缸中之脑”情境的异同
    5.2 虚拟现实和“缸中之脑”的认知问题
    5.3 对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思考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的量子方法及其辩析[J]. 陈向群,郭喨.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9(02)
[2]人工智能语境下对“缸中之脑”假说的哲学诠释[J]. 高慧琳,郑保章.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8(05)
[3]人类意识与人工意识——哲学还能说些什么?[J]. 倪梁康.  河北学刊. 2018(04)
[4]虚拟现实技术的认知困境分析[J]. 钱振华,宋子铃.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5]如何理解怀疑论情景?[J]. 历清伟,王聚.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06)
[6]论分析哲学运动中的三大转变[J]. 江怡.  中国社会科学. 2016(12)
[7]论布莱克对怀疑主义难题的回应——一种建立在语境主义基础上的新摩尔主义[J]. 杨修志.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6(04)
[8]普特南实在论思想转换的动因分析[J]. 刘佳男,孟建伟.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6(04)
[9]普特南、先验论证与实用主义[J]. 方红庆.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2(05)
[10]普特南对传统语义理论的批判和外在语义论的构建[J]. 唐玉斌,何向东.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博士论文
[1]思想实验认知机制探究[D]. 薛平.山西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48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48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c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