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吉凶迷信态度改变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14:30
大学生对吉凶迷信的态度是社会认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而相对空白的研究内容。虽然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科学教育的普及也在校园中开展多年,但是吉凶迷信仍以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和易被接受的特点存在,并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生对吉凶迷信的态度现状和内隐-外显吉凶迷信态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吉凶迷信态度改变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研究一采用自编外显吉凶迷信问卷和IAT测量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吉凶迷信态度,并探讨内隐吉凶迷信态度和外显吉凶迷信态度的关系;研究二EC实验操作进行内隐吉凶迷信态度改变研究;研究三采用非理性归因材料进行外显吉凶迷信态度的改变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对吉凶迷信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都是更偏爱于吉迷信而避讳凶迷信。(2)相对于理科专业大学生,文科专业大学生拥有更强的内隐吉凶迷信态度。(3)内隐吉凶迷信态度和外显吉凶迷信态度是分离的,两者低相关。(4)EC实验操作能有效改变大学生的内隐吉凶迷信态度,但不影响外显吉凶迷信态度。(5)非理性归因能有效改变大学生的外显吉凶迷信态度。大学生的吉凶迷信态度强度可以通过人为的干预发生有效变化。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迷信研究
1.1.1 概念的界定
1.1.2 迷信的心理解释
1.1.3 迷信与宗教区别和联系
1.1.4 迷信的研究方法
1.1.5 迷信的影响
1.2 态度研究
1.2.1 概念的界定
1.2.2 态度理论
1.2.3 态度的种类及其测量方法
1.2.4 态度的改变
1.2.5 吉凶迷信态度的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构想
2.3.1 内隐-外显吉凶迷信态度的测量
2.3.2 吉凶迷信态度改变的实验操作
2.4 研究假设
2.5 研究的意义
2.5.1 理论意义
2.5.2 实践意义
3 研究一:大学生外显、内隐吉凶迷信态度的现状及相互关系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被试
3.3.2 研究材料
3.3.3 研究设计与程序
3.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大学生内隐吉凶迷信态度的现状
3.4.2 大学生外显吉凶迷信态度的现状
3.4.3 外显、内隐吉凶迷信态度的关系分析
4 研究二:大学生内隐吉凶迷信态度改变的实验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被试
4.3.2 研究材料
4.3.3 研究设计与程序
4.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EC实验操作对被试内隐吉凶迷信态度的影响
4.4.2 EC实验操作对内隐吉凶态度改变的保持情况
4.4.3 不同EC实验操作对被试外显吉凶迷信态度的影响
5 研究三:大学生外显吉凶迷信态度改变的实验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3.1 被试
5.3.2 研究材料
5.3.3 研究设计与程序
5.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不同非理性归因对被试外显吉凶迷信态度的影响
5.4.2 非理性归因对外显吉凶态度改变的保持情况
6 讨论
6.1 大学生吉凶迷信态度分析
6.2 大学生外显吉凶迷信态度和内隐吉凶迷信态度的相关分析
6.3 EC实验操作对大学生内隐吉凶迷信态度的影响分析
6.4 非理性归因对大学生外显吉凶迷信态度的影响
6.5 研究不足与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信仰与宗教、理性的辩证关系论信仰的本质[J]. 刘旭光. 理论月刊. 2017(01)
[2]消费者迷信研究综述与展望[J]. 郭昱琅,张攀.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10)
[3]丧葬仪式对丧亲者哀伤反应的影响[J]. 郑怡然,柳葳,石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4)
[4]迷信心理研究的新进展:因果错觉及无意识迷信[J]. 孙煦扬,田浩. 心理研究. 2016(03)
[5]非关联性正负强化条件对迷信行为习得的影响差异[J]. 郝健宇,李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2)
[6]保守性态度女大学生的内隐性态度及其重建干预[J]. 刘明矾,江莹,熊艳,段梅玲. 心理学探新. 2016(02)
[7]迷信与伪科学网络传播状况及对策研究[J]. 庞晓东. 科普研究. 2015(06)
[8]想象接触对大学生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影响[J]. 尧丽,于海涛,段海军,乔亲才. 心理科学. 2015(05)
[9]抵制说服:自我损耗对大学生态度改变的影响[J]. 齐晓栋,张大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05)
[10]情绪对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联结的调节作用[J]. 张引,贺雯,罗俊龙.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2)
博士论文
[1]迷信与宗教信仰的认知与脑机制探索[D]. 陈培峰.西南大学 2010
[2]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吴明证.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大学生运气相关迷信心理的质性研究[D]. 孙煦扬.北京林业大学 2016
[2]中学生迷信信念研究[D]. 韦嘉.西南大学 2013
[3]大学生迷信心理、归因方式、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D]. 鲁利丽.河南大学 2011
[4]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迷信心理的关系[D]. 刘美婷.曲阜师范大学 2010
[5]大学生迷信心理研究[D]. 陈永艳.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70944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迷信研究
1.1.1 概念的界定
1.1.2 迷信的心理解释
1.1.3 迷信与宗教区别和联系
1.1.4 迷信的研究方法
1.1.5 迷信的影响
1.2 态度研究
1.2.1 概念的界定
1.2.2 态度理论
1.2.3 态度的种类及其测量方法
1.2.4 态度的改变
1.2.5 吉凶迷信态度的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构想
2.3.1 内隐-外显吉凶迷信态度的测量
2.3.2 吉凶迷信态度改变的实验操作
2.4 研究假设
2.5 研究的意义
2.5.1 理论意义
2.5.2 实践意义
3 研究一:大学生外显、内隐吉凶迷信态度的现状及相互关系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被试
3.3.2 研究材料
3.3.3 研究设计与程序
3.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大学生内隐吉凶迷信态度的现状
3.4.2 大学生外显吉凶迷信态度的现状
3.4.3 外显、内隐吉凶迷信态度的关系分析
4 研究二:大学生内隐吉凶迷信态度改变的实验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被试
4.3.2 研究材料
4.3.3 研究设计与程序
4.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EC实验操作对被试内隐吉凶迷信态度的影响
4.4.2 EC实验操作对内隐吉凶态度改变的保持情况
4.4.3 不同EC实验操作对被试外显吉凶迷信态度的影响
5 研究三:大学生外显吉凶迷信态度改变的实验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3.1 被试
5.3.2 研究材料
5.3.3 研究设计与程序
5.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不同非理性归因对被试外显吉凶迷信态度的影响
5.4.2 非理性归因对外显吉凶态度改变的保持情况
6 讨论
6.1 大学生吉凶迷信态度分析
6.2 大学生外显吉凶迷信态度和内隐吉凶迷信态度的相关分析
6.3 EC实验操作对大学生内隐吉凶迷信态度的影响分析
6.4 非理性归因对大学生外显吉凶迷信态度的影响
6.5 研究不足与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信仰与宗教、理性的辩证关系论信仰的本质[J]. 刘旭光. 理论月刊. 2017(01)
[2]消费者迷信研究综述与展望[J]. 郭昱琅,张攀.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10)
[3]丧葬仪式对丧亲者哀伤反应的影响[J]. 郑怡然,柳葳,石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4)
[4]迷信心理研究的新进展:因果错觉及无意识迷信[J]. 孙煦扬,田浩. 心理研究. 2016(03)
[5]非关联性正负强化条件对迷信行为习得的影响差异[J]. 郝健宇,李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2)
[6]保守性态度女大学生的内隐性态度及其重建干预[J]. 刘明矾,江莹,熊艳,段梅玲. 心理学探新. 2016(02)
[7]迷信与伪科学网络传播状况及对策研究[J]. 庞晓东. 科普研究. 2015(06)
[8]想象接触对大学生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影响[J]. 尧丽,于海涛,段海军,乔亲才. 心理科学. 2015(05)
[9]抵制说服:自我损耗对大学生态度改变的影响[J]. 齐晓栋,张大均.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05)
[10]情绪对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联结的调节作用[J]. 张引,贺雯,罗俊龙.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2)
博士论文
[1]迷信与宗教信仰的认知与脑机制探索[D]. 陈培峰.西南大学 2010
[2]内隐态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吴明证.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大学生运气相关迷信心理的质性研究[D]. 孙煦扬.北京林业大学 2016
[2]中学生迷信信念研究[D]. 韦嘉.西南大学 2013
[3]大学生迷信心理、归因方式、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D]. 鲁利丽.河南大学 2011
[4]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迷信心理的关系[D]. 刘美婷.曲阜师范大学 2010
[5]大学生迷信心理研究[D]. 陈永艳.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70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70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