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自然情境下舌尖效应的认知年老化——日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7 02:35
  舌尖效应是一种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的单词提取失败现象(Tip-of-the-Tongue, TOT)。本研究通过TOT回溯问卷和日记记录方法对青年人和老年人进行了为期28天的追踪,考察了自然情境下舌尖效应认知年老化的发生特点及机制。结果表明:(1)自然情境下TOT存在认知老化现象,老年人TOT发生频率比青年人更高;(2) TOT发生时,个体存在替代词和语义相关信息的提取,且青年人比老年人产生了更强烈的兴奋感和疲惫感的元认知体验;(3)TOT发生后目标词几乎都能获得提取,老年人TOT的解决时间比青年人长,但其解决率无年龄差异。TOT的解决时间受目标词熟悉性、是否存在替代词和个体主观体验的认知和元认知因素影响。(4)对TOT认知状态和元认知状态的记录会影响后续发生TOT的状态,且延长其解决时间,表明被试付出了更多努力和时间解决TOT。TOT的认知状态和元认知状态的因素都对TOT的解决时间产生了影响。 

【文章来源】:心理学报. 2019,51(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自然情境下舌尖效应的认知年老化——日记研究


不同词类的目标词产生TOT的年龄差异

年龄,紧张度,青年人,舒适度


身心状态的评价2。通过计算每个被试在项目上评分的均值得到“TOT发生时的身心状态”,对被试TOT发生时的主观元认知体验(紧张度、舒适度、疲惫感和兴奋度)评分分别进行年龄的单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两组被试的紧张度(t(60)=1.37,p=0.18)和舒适度(t(60)=-0.96,p=0.35)无显著的年龄差异;而被试的疲惫感年龄差异显著(t(60)=3.68,p<0.001),青年人的疲惫感(M=4.08)显著高于老年人(M=3.09);兴奋度年龄差异显著(t(60)=3.72,p<0.001),青年人的兴奋度(M=4.10)显著高于老年人(M=3.09),具体见图2。3.2.3 年龄对TOT解决过程的影响

策略,目标词,因素,变量


通过被试所记录的每个TOT发生时刻和解决时刻,计算出TOT的解决时间。根据已有研究及前文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影响TOT解决的因素包括:被试的特征变量(年龄)、目标词相关的刺激特征变量(目标词的熟悉度、是否有替代词),以及TOT发生时被试的主观状态(疲惫感、紧张度、兴奋度和舒适度)。其中,刺激特征变量为认知视角的因素,被试主观状态属于元认知视角的因素。为进一步探讨影响TOT解决时间的影响因素,我们以解决时间为反应变量,影响TOT解决的因素为解释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年龄作为第一层变量纳入回归方程;第二步,将是否有替代词和熟悉度作为第二层变量纳入回归方程;第三步,将身心状态四个维度的评分(紧张度,疲惫感,兴奋度,舒适度)作为第三层变量纳入回归方程。以上所有变量进入回归的方法均为强迫法(Enter)。回归结果显示:第一层的线性回归模型显著(F(1,318)=19.61,p<0.001),该模型共解释了6%的变异,年龄可以显著预测TOT的解决时间;第二层模型显著(F(3,318)=11.84,p<0.001),目标词的熟悉度和是否有替代词多解释了4%的变异,这两个变量与TOT解决时间分别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加入个体主观状态后,第三层模型依然显著(F(7,318)=6.09,p<0.001),该模型对方差变异的解释率增加了2%,其中舒适度与TOT解决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最后一个模型所解释的变异相对来讲是最大的(Adjusted R2=0.10),这说明TOT发生的确涉及认知和元认知两方面的因素(见表5)。3.2.5 认知视角因素和元认知视角因素对后续TOT的影响:多水平数据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抑制对老年人舌尖现象的影响[J]. 彭华茂,毛晓飞.  心理学报. 2018(10)
[2]汉语单音节和双音节词汇产生中的音韵编码过程:内隐启动范式研究[J]. 张清芳.  心理学报. 2008(03)
[3]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 汪玲,郭德俊.  心理学报. 2000(04)



本文编号:2982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82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b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