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认知客体化及其神经机制

发布时间:2021-01-19 15:35
  社交媒体上传播着大量的性化图片,性化能够导致认知客体化,但是哪些因素导致认知客体化尚不明确。综述以往研究发现,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对人的加工与对客体的加工是有区别的,对人的加工倾向于构型性加工,对客体的加工则倾向于分析性加工。当被加工的人体图像具有性暗示姿势时,便会导致加工者采用分析性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出现认知客体化;而人体图像的高裸露程度没有导致认知客体化。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究:(1)性暗示姿势与裸露程度的作用机制;(2)导致认知客体化的其它因素;(3)认知客体化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关系。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 2020,43(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问题提出
2 认知客体化的神经机制
3 认知客体化所依赖的信息
    3.1 裸露程度
    3.2 性暗示姿势
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客体化影响认知表现的研究现状[J]. 唐璐瑶.  心理科学. 2019(01)
[2]社会权力感对性客体化的影响:性别与个人权力感的调节作用[J]. 肖丽娟,郑丽军,郑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6)
[3]裸露尤“物”:性客体化影响社会认知的眼动证据[J]. 孙青青,郑丽军,郑涌.  心理科学. 2015(05)
[4]自我客体化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J]. 郑盼盼,吕振勇,Todd Jackson.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1)
[5]记忆面孔,男女有别:关于面孔再认性别差异的行为与ERP研究[J]. 吕勇,刘亚平,罗跃嘉.  科学通报. 2011(14)



本文编号:2987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87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a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