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负荷对社会价值取向不同的个体在合作中公平偏好变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28 10:20
公平偏好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准则,大量研究均证实了个体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会产生消极情绪或会牺牲自身利益惩罚不公平的人。个体在博弈过程中会对公平和自我收益进行权衡,因此如何抉择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者对个体公平偏好的探究需从多角度展开。本论文通过最后通牒博弈范式考察个体的公平偏好,并采用不同的记忆任务对个体的认知负荷进行消耗,以此分别探究认知负荷对个体行为结果的影响以及不同社会价值取向的个体在认知负荷下的公平偏好。为此展开三个实验对以上内容进行探究,选用141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分别完成三个实验。实验一探究认知负荷是否能够影响个体的决策过程,被试在不同程度的认知负荷条件下完成决策任务,根据其反应时和拒绝率反映出认知负荷对决策过程的影响。实验二、三分别探究认知负荷对社会价值取向不同的个体在劣势、优势不公平决策中的影响,亲社会和亲自我个体在有无认知负荷条件下,根据其在不同公平水平下的行为差异得出相应结论。本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高认知负荷能够影响个体的决策,但低认知负荷对个体的决策过程影响并不显著。(2)不同记忆数字任务对个体的认知负荷影响不同。具体为记忆提取数字任务对...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记忆提取组任务流程图??
表1、2、3和图4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记忆条件下各组之间的拒绝率差率小于记忆复述组,且差异显著0=0.002),同时记忆提取组拒绝率显著0=0.045)。记忆复述组和控制组拒绝率差异不显著=0.280)。??时??记忆任务条件下个体的反应时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4和图5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记忆条件下各组之间的决策过程的反应时反应时大于记忆复述组,且差异显著0=0.004),同时记忆提取组反应差异边缘显著(p?=0.071)。记忆复述组和控制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p=0.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公平偏好:基于双系统理论的视角[J]. 张慧,马红宇,徐富明,刘燕君,史燕伟.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2)
[2]利益冲突情境中社会行为的自动激活:合作还是利己?[J]. 刘长江,张跃,郝芳,刘采梦,丁絮,石雨. 心理科学进展. 2016(12)
[3]行为经济学中的不平等规避[J]. 徐富明,李欧,邓颖,刘程浩,史燕伟. 心理科学进展. 2016(10)
[4]社会情境影响公平感知及相关行为的神经机制[J]. 周晓林,胡捷,彭璐.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05)
[5]不同博弈情境下社会排斥对社会决策的影响作用[J]. 谭玲,夏天生,刘勇. 心理科学. 2015(04)
[6]社会价值取向滑块测验中文版的测量学分析[J]. 张振,张帆,原胜,郭丰波,王益文.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03)
[7]“时间折扣”还是“单维占优”?——跨期决策的心理机制[J]. 刘洪志,江程铭,饶俪琳,李纾. 心理学报. 2015(04)
[8]选择与坚持:跨期选择与延迟满足之比较[J]. 任天虹,胡志善,孙红月,刘扬,李纾.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2)
[9]最后通牒博弈研究述评[J]. 张万里,刘笑.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02)
[10]决策中社会价值取向的理论与测评方法[J]. 张振,张帆,黄亮,袁博,王益文.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1)
硕士论文
[1]双加工理论的两系统在决策过程中的加工方式探讨[D]. 兰楠.陕西师范大学 2018
[2]自我控制损耗对大学生强互惠行为的影响[D]. 魏纯.天津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04825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记忆提取组任务流程图??
表1、2、3和图4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记忆条件下各组之间的拒绝率差率小于记忆复述组,且差异显著0=0.002),同时记忆提取组拒绝率显著0=0.045)。记忆复述组和控制组拒绝率差异不显著=0.280)。??时??记忆任务条件下个体的反应时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4和图5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记忆条件下各组之间的决策过程的反应时反应时大于记忆复述组,且差异显著0=0.004),同时记忆提取组反应差异边缘显著(p?=0.071)。记忆复述组和控制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p=0.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公平偏好:基于双系统理论的视角[J]. 张慧,马红宇,徐富明,刘燕君,史燕伟.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2)
[2]利益冲突情境中社会行为的自动激活:合作还是利己?[J]. 刘长江,张跃,郝芳,刘采梦,丁絮,石雨. 心理科学进展. 2016(12)
[3]行为经济学中的不平等规避[J]. 徐富明,李欧,邓颖,刘程浩,史燕伟. 心理科学进展. 2016(10)
[4]社会情境影响公平感知及相关行为的神经机制[J]. 周晓林,胡捷,彭璐.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05)
[5]不同博弈情境下社会排斥对社会决策的影响作用[J]. 谭玲,夏天生,刘勇. 心理科学. 2015(04)
[6]社会价值取向滑块测验中文版的测量学分析[J]. 张振,张帆,原胜,郭丰波,王益文.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03)
[7]“时间折扣”还是“单维占优”?——跨期决策的心理机制[J]. 刘洪志,江程铭,饶俪琳,李纾. 心理学报. 2015(04)
[8]选择与坚持:跨期选择与延迟满足之比较[J]. 任天虹,胡志善,孙红月,刘扬,李纾. 心理科学进展. 2015(02)
[9]最后通牒博弈研究述评[J]. 张万里,刘笑.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02)
[10]决策中社会价值取向的理论与测评方法[J]. 张振,张帆,黄亮,袁博,王益文.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1)
硕士论文
[1]双加工理论的两系统在决策过程中的加工方式探讨[D]. 兰楠.陕西师范大学 2018
[2]自我控制损耗对大学生强互惠行为的影响[D]. 魏纯.天津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04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0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