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与孩子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以盘龙区两所私立学校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17 01:10
近年来,流动儿童数量不断增加,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研究探讨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和孩子学习适应性的相关。为提高流动儿童父母的自我效能感和孩子的学习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昆明市盘龙区流动儿童最多的两所私立学校的五、六、七、八年级的540名学生和家长进行测试,结果呈现小学高年级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儿童的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及学习适应性总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学习态度和心身健康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初中七八年级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总分与儿童的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及学习适应性总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学习态度和心身健康不具有显著的相关。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缘由
1.1.1 流动儿童—产生背景
1.1.2 流动儿童—群体现状
1.1.3 流动儿童—存在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现状
1.2.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构想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假设
1.3.3 被试取样
1.3.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的现状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施测方法
2.5 研究结果
2.5.1 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现状
2.5.2 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现状
2.6 分析与讨论
2.7 总结
第三章 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结果
3.4.1 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适应的关系
3.4.2 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适应的回归分析
3.5 分析讨论和研究结论
3.5.1 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适应的关系分析
3.5.2 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适应的回归分析
3.6 本研究的不足
3.6.1 数据收集方面
3.6.2 研究方法方面
3.7 建议和对策
3.7.1 给政府的建议
3.7.2 给学校的建议
3.7.3 给流动儿童家长的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J]. 刘磊,符明弘,范志英.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2]流动人口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问题探讨[J]. 张爱梅. 继续教育研究. 2006(04)
[3]浅析城市中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J]. 潘新新,王建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06)
[4]昆明市某小学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研究[J]. 李玲,李辉,廖全明,沐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02)
[5]关于学习及学习适应性的界定[J]. 陈晓杰.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3)
[6]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 王佩丹,郭楚如,林勇强.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03)
[7]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 段成荣,梁宏. 人口研究. 2004(01)
[8]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J]. 申艳娥,刘以榕.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2(01)
[9]国内关于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 田澜. 深圳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2(01)
[10]中学生学习适应性比较分析[J]. 宋广文,杨昭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04)
硕士论文
[1]幼儿父母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段丽琼.西南大学 2007
[2]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 石常秀.南京师范大学 2006
[3]初中生父母教养效能感心理干预研究[D]. 杨兢.西南大学 2006
[4]初中生父母自我效能感评估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D]. 于志涛.西南师范大学 2005
[5]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 李伟梁.华中师范大学 2003
[6]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 田澜.西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37193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缘由
1.1.1 流动儿童—产生背景
1.1.2 流动儿童—群体现状
1.1.3 流动儿童—存在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现状
1.2.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构想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假设
1.3.3 被试取样
1.3.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的现状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施测方法
2.5 研究结果
2.5.1 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现状
2.5.2 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现状
2.6 分析与讨论
2.7 总结
第三章 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结果
3.4.1 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适应的关系
3.4.2 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适应的回归分析
3.5 分析讨论和研究结论
3.5.1 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适应的关系分析
3.5.2 流动儿童父母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适应的回归分析
3.6 本研究的不足
3.6.1 数据收集方面
3.6.2 研究方法方面
3.7 建议和对策
3.7.1 给政府的建议
3.7.2 给学校的建议
3.7.3 给流动儿童家长的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J]. 刘磊,符明弘,范志英.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2]流动人口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问题探讨[J]. 张爱梅. 继续教育研究. 2006(04)
[3]浅析城市中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J]. 潘新新,王建明.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06)
[4]昆明市某小学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研究[J]. 李玲,李辉,廖全明,沐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02)
[5]关于学习及学习适应性的界定[J]. 陈晓杰.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3)
[6]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 王佩丹,郭楚如,林勇强.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03)
[7]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 段成荣,梁宏. 人口研究. 2004(01)
[8]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J]. 申艳娥,刘以榕.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2(01)
[9]国内关于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 田澜. 深圳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2(01)
[10]中学生学习适应性比较分析[J]. 宋广文,杨昭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04)
硕士论文
[1]幼儿父母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段丽琼.西南大学 2007
[2]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 石常秀.南京师范大学 2006
[3]初中生父母教养效能感心理干预研究[D]. 杨兢.西南大学 2006
[4]初中生父母自我效能感评估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D]. 于志涛.西南师范大学 2005
[5]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 李伟梁.华中师范大学 2003
[6]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 田澜.西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37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37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