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进员工心理弹性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2 20:50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知识和技术日新月异。企业若想保持快速持久发展,就必须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新进员工是企业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重要动力源泉,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现阶段,企业新进员工的主体是90后新生代员工,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们独特的个性特征。一方面,他们普遍拥有高学历、思维方式灵活、多才多艺、且能快速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心理缺乏弹性,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忍耐力差等问题。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他们普遍表现出组织归属感淡漠、抗压能力弱、人际适应不良、离职频繁等现象,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困扰。本研究关注压力情境下新进员工的离职问题,引入心理弹性概念,探讨了心理弹性对新进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另外,将工作适应设为中介变量,探索心理弹性对离职倾向的内在影响机制。本研究基于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和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一手数据,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ASS22.0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企业新进员工的心理弹性能负向影响其离职倾向,这是基于心理弹性内部几个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交能力和自我效能维度对离职倾向的负向预...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研究综述
2.1 关于心理弹性研究
2.1.1 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2.1.2 心理弹性的结构与测量
2.1.3 代表性理论模型
2.1.4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工作适应研究
2.2.1 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2.2.2 工作适应的结构与测量
2.2.3 代表性理论
2.2.4 工作适应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离职倾向研究
2.3.1 离职倾向的定义及测量
2.3.2 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
2.4 现有研究评述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新进员工心理弹性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3.1.2 新进员工心理弹性对工作适应的影响
3.1.3 新进员工工作适应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3.1.4 工作适应的中介作用
3.2 研究模型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量表
3.4.1 心理弹性量表
3.4.2 工作适应量表
3.4.3 离职倾向量表
3.5 量表检验
3.5.1 样本基本情况
3.5.2 问卷信度检验
3.5.3 问卷效度检验
4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相关性分析
4.2.1 新进员工心理弹性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关系
4.2.2 新进员工心理弹性与工作适应的相关性关系
4.2.3 新进员工工作适应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关系
4.3 回归分析
4.3.1 企业新进员工心理弹性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分析
4.3.2 企业新进员工心理弹性对工作适应的预测作用分析
4.3.3 企业新进员工工作适应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分析
4.4 工作适应的中介作用
4.4.1 工作适应的中介作用检验
4.4.2 工作适应各维度的中介作用检验
4.5 假设检验结论讨论
4.5.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4.5.2 研究结果讨论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5.1.1 研究结论
5.1.2 管理启示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5.2.1 研究局限
5.2.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心理弹性者的日常情绪特征:结合体验采样研究的证据[J]. 吕梦思,席居哲,罗一睿. 心理学报. 2017(07)
[2]积极心态的员工更认同组织吗——匹配视角下心理韧性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J]. 吴婷,张正堂. 财贸研究. 2017(04)
[3]领导反馈环境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以职业适应能力为中介[J]. 田慧荣,张剑,陈春晓.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04)
[4]单位新进员工的心态调适与自我管理之方[J]. 王喜峰. 领导科学. 2017(04)
[5]什么样的创业团队才有助于降低离职倾向?——基于人际信任的视角[J]. 张广琦,陈忠卫,李宏贵. 管理评论. 2016(12)
[6]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心理弹性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J]. 苏盼,张静平,张杰,王安妮. 中国全科医学. 2016(28)
[7]组织社会化策略与新员工工作适应研究[J]. 何辉,黄月. 管理学报. 2015(10)
[8]我是谁?新进员工在轮岗过程中身份的丢失与恢复[J]. 韩雪亮,李宗波.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13)
[9]中国心理弹性思想探源[J]. 席居哲,曾也恬,左志宏.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3)
[10]挫折情境对不同心理弹性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启动[J]. 王玉龙,钟振.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2)
本文编号:3046542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研究综述
2.1 关于心理弹性研究
2.1.1 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2.1.2 心理弹性的结构与测量
2.1.3 代表性理论模型
2.1.4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工作适应研究
2.2.1 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2.2.2 工作适应的结构与测量
2.2.3 代表性理论
2.2.4 工作适应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离职倾向研究
2.3.1 离职倾向的定义及测量
2.3.2 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
2.4 现有研究评述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新进员工心理弹性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3.1.2 新进员工心理弹性对工作适应的影响
3.1.3 新进员工工作适应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3.1.4 工作适应的中介作用
3.2 研究模型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量表
3.4.1 心理弹性量表
3.4.2 工作适应量表
3.4.3 离职倾向量表
3.5 量表检验
3.5.1 样本基本情况
3.5.2 问卷信度检验
3.5.3 问卷效度检验
4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相关性分析
4.2.1 新进员工心理弹性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关系
4.2.2 新进员工心理弹性与工作适应的相关性关系
4.2.3 新进员工工作适应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关系
4.3 回归分析
4.3.1 企业新进员工心理弹性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分析
4.3.2 企业新进员工心理弹性对工作适应的预测作用分析
4.3.3 企业新进员工工作适应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分析
4.4 工作适应的中介作用
4.4.1 工作适应的中介作用检验
4.4.2 工作适应各维度的中介作用检验
4.5 假设检验结论讨论
4.5.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4.5.2 研究结果讨论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5.1.1 研究结论
5.1.2 管理启示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5.2.1 研究局限
5.2.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心理弹性者的日常情绪特征:结合体验采样研究的证据[J]. 吕梦思,席居哲,罗一睿. 心理学报. 2017(07)
[2]积极心态的员工更认同组织吗——匹配视角下心理韧性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J]. 吴婷,张正堂. 财贸研究. 2017(04)
[3]领导反馈环境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以职业适应能力为中介[J]. 田慧荣,张剑,陈春晓.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04)
[4]单位新进员工的心态调适与自我管理之方[J]. 王喜峰. 领导科学. 2017(04)
[5]什么样的创业团队才有助于降低离职倾向?——基于人际信任的视角[J]. 张广琦,陈忠卫,李宏贵. 管理评论. 2016(12)
[6]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心理弹性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J]. 苏盼,张静平,张杰,王安妮. 中国全科医学. 2016(28)
[7]组织社会化策略与新员工工作适应研究[J]. 何辉,黄月. 管理学报. 2015(10)
[8]我是谁?新进员工在轮岗过程中身份的丢失与恢复[J]. 韩雪亮,李宗波.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13)
[9]中国心理弹性思想探源[J]. 席居哲,曾也恬,左志宏.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3)
[10]挫折情境对不同心理弹性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启动[J]. 王玉龙,钟振.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2)
本文编号:3046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4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