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社交焦虑水平成人观看不同类型笑视频时的心理与生理反应
发布时间:2021-02-22 22:02
笑传达了强烈的社会接受或拒绝的信号,社交焦虑个体由于惧怕和无法逃避社交场合而产生了脸红、出汗、发抖等生理症状,当社交焦虑个体在这样的场合下遇到他人传达出的强烈的笑容刺激,可能会因为解释偏差对他人的笑有着过度的解读甚至误解。本研究尝试借助于视频的形式和生物反馈仪来探究社交焦虑个体面对不同笑时的反应情况,使用社会交往焦虑量表(SIAS)、被笑恐惧量表(PhoPhiKat)、担心给他人造成不便量表(SADOS)、惧怕否定评价量表(BFNE)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IUS)来调查成年大学生,共收集有效被试98人。运用Pearson积差相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ANOVA)、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来探索不同社交焦虑水平的成人在面对不同类型的笑视频时情绪体验强度和自主神经反应差异情况。研究结果发现:第一,观看嘲笑视频时,高社交焦虑个体的消极情绪体验强度显著强于低社交焦虑个体;第二,观看中性笑视频时,高社交焦虑个体的皮肤阻抗值显著低于低社交焦虑个体。第三,不同社交焦虑个体面对不同类型的笑时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强度和自主神经反应,受到被笑恐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惧怕他人否定评价这三个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社交...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社交焦虑
2.1.1 社交焦虑的概念
2.1.2 社交焦虑的认知偏差
2.1.3 社交焦虑的注意偏向与解释偏差
2.1.4 社交焦虑的自主神经反应
2.2 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
2.2.1 被笑恐惧
2.2.2 惧怕他人否定评价
2.2.3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2.2.4 担心给他人造成不便
2.3 笑和社交焦虑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假设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设计
3.2.1 预实验设计
3.2.2 实验设计
3.2.3 实验类型
3.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第4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条件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量表
4.2.4 实验材料
4.2.5 实验程序
第5章 研究结果
5.1 社交焦虑、情绪体验报告、自主神经反应情况描述统计
5.1.1 社交焦虑、被笑恐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担心给他人造成不便、惧怕他人否定评价描述统计
5.1.2 成人观看不同笑视频时情绪体验强度描述统计
5.1.3 成人观看不同笑视频时自主神经反应情况描述统计
5.2 社交焦虑、被笑恐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担心给他人造成不便和惧怕他人否定评价与情绪体验强度、自主神经反应的相关分析
5.2.1 社交焦虑、被笑恐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担心给他人造成不便和惧怕他人否定评价相关分析
5.2.2 社交焦虑、被笑恐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担心给他人造成不便和惧怕他人否定评价与情绪体验强度之间的相关
5.2.3 社交焦虑、被笑恐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担心给他人造成不便和惧怕他人否定评价与自主神经反应之间的相关
5.2.4 不同个体情绪体验强度与自主神经反应之间的相关
5.3 不同社交焦虑个体的情绪体验强度和自主神经反应的差异检验
5.3.1 不同社交焦虑个体人口学差异分析
5.3.2 不同社交焦虑个体观看不同笑视频时情绪体验差异分析
5.3.3 不同社交焦虑个体观看不同笑视频时自主神经反应差异分析
5.4 不同社交焦虑个体的情绪体验强度和自主神经反应差异的影响因素
第6章 讨论
6.1 成人社交焦虑的总体特点
6.2 社交焦虑对情绪体验强度的影响
6.3 社交焦虑对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
6.4 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
6.5 研究启示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成人社交焦虑调查问卷
附录2 情绪体验量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简版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在中学生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J]. 吴莉娟,王佳宁,齐晓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09)
[2]注意偏向与社交焦虑:解释偏向的调节作用[J]. 余红玉,钱铭怡,周鹏,姚泥沙.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3]积极关注对社交焦虑者焦虑及认知偏差的影响[J]. 余红玉,钱铭怡,姚泥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6)
[4]人类的笑:进化论与社会互动论的视角[J]. 刘超. 心理科学进展. 2015(11)
[5]社交焦虑者的认知偏差及其干预策略[J]. 贾江晓. 社会心理科学. 2015(Z2)
[6]罗夏测验的情结激活效应[J]. 蔡成后,李琼,余萌,申荷永,方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11)
[7]父母冲突影响青少年抑郁和社交焦虑——基于认知-情境理论和情绪安全感理论[J]. 王明忠,范翠英,周宗奎,陈武. 心理学报. 2014(01)
[8]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研究范式、特征及矫正[J]. 李涛,冯菲. 心理科学进展. 2013(12)
[9]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刺激的解释偏差[J]. 姚泥沙,李松蔚,钱铭怡,余红玉,王小玲,林沐雨,赵欣. 心理科学. 2012(06)
[10]全科医学中的心理健康病案研究(十)——社交焦虑障碍[J]. Fiona Judd,Grant Blashki,Leon Piterman,杨辉. 中国全科医学. 2012(28)
本文编号:3046608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社交焦虑
2.1.1 社交焦虑的概念
2.1.2 社交焦虑的认知偏差
2.1.3 社交焦虑的注意偏向与解释偏差
2.1.4 社交焦虑的自主神经反应
2.2 社交焦虑的影响机制
2.2.1 被笑恐惧
2.2.2 惧怕他人否定评价
2.2.3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2.2.4 担心给他人造成不便
2.3 笑和社交焦虑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假设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设计
3.2.1 预实验设计
3.2.2 实验设计
3.2.3 实验类型
3.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第4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条件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量表
4.2.4 实验材料
4.2.5 实验程序
第5章 研究结果
5.1 社交焦虑、情绪体验报告、自主神经反应情况描述统计
5.1.1 社交焦虑、被笑恐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担心给他人造成不便、惧怕他人否定评价描述统计
5.1.2 成人观看不同笑视频时情绪体验强度描述统计
5.1.3 成人观看不同笑视频时自主神经反应情况描述统计
5.2 社交焦虑、被笑恐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担心给他人造成不便和惧怕他人否定评价与情绪体验强度、自主神经反应的相关分析
5.2.1 社交焦虑、被笑恐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担心给他人造成不便和惧怕他人否定评价相关分析
5.2.2 社交焦虑、被笑恐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担心给他人造成不便和惧怕他人否定评价与情绪体验强度之间的相关
5.2.3 社交焦虑、被笑恐惧、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担心给他人造成不便和惧怕他人否定评价与自主神经反应之间的相关
5.2.4 不同个体情绪体验强度与自主神经反应之间的相关
5.3 不同社交焦虑个体的情绪体验强度和自主神经反应的差异检验
5.3.1 不同社交焦虑个体人口学差异分析
5.3.2 不同社交焦虑个体观看不同笑视频时情绪体验差异分析
5.3.3 不同社交焦虑个体观看不同笑视频时自主神经反应差异分析
5.4 不同社交焦虑个体的情绪体验强度和自主神经反应差异的影响因素
第6章 讨论
6.1 成人社交焦虑的总体特点
6.2 社交焦虑对情绪体验强度的影响
6.3 社交焦虑对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
6.4 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
6.5 研究启示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成人社交焦虑调查问卷
附录2 情绪体验量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简版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量表在中学生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J]. 吴莉娟,王佳宁,齐晓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09)
[2]注意偏向与社交焦虑:解释偏向的调节作用[J]. 余红玉,钱铭怡,周鹏,姚泥沙.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3]积极关注对社交焦虑者焦虑及认知偏差的影响[J]. 余红玉,钱铭怡,姚泥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6)
[4]人类的笑:进化论与社会互动论的视角[J]. 刘超. 心理科学进展. 2015(11)
[5]社交焦虑者的认知偏差及其干预策略[J]. 贾江晓. 社会心理科学. 2015(Z2)
[6]罗夏测验的情结激活效应[J]. 蔡成后,李琼,余萌,申荷永,方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11)
[7]父母冲突影响青少年抑郁和社交焦虑——基于认知-情境理论和情绪安全感理论[J]. 王明忠,范翠英,周宗奎,陈武. 心理学报. 2014(01)
[8]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研究范式、特征及矫正[J]. 李涛,冯菲. 心理科学进展. 2013(12)
[9]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刺激的解释偏差[J]. 姚泥沙,李松蔚,钱铭怡,余红玉,王小玲,林沐雨,赵欣. 心理科学. 2012(06)
[10]全科医学中的心理健康病案研究(十)——社交焦虑障碍[J]. Fiona Judd,Grant Blashki,Leon Piterman,杨辉. 中国全科医学. 2012(28)
本文编号:3046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4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