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命题人称在其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2-23 13:41
可辩驳推理(defeasible reasoning)是一种非单调性(non-monotonic)的推理,即结论可以被新的额外信息所推翻(Politzer,2007)。其相关研究多采用条件推理的MP形式。据此,这种推理中的可辩驳性可被看作是对条件推理中命题的内容联系方式(命题形式)的辩驳(胡竹菁,2000)。以往研究发现,前提和额外信息若存在相反的情绪效价,尤其当额外信息为负性而前提为正性时,其原有结论的接受度会被降低(Lupita,Bruno&Markus,2016)。Lupita等(2016)的研究存在两点不足:第一,没有控制情绪变量中另一重要维度—情绪唤醒。第二,实验材料中全部以第一人称“我”进行命题。情绪性对推理的信息加工过程存在很大的影响,而命题人称也会影响这一过程。但在此之前,先要考虑情绪唤醒的影响。所以本实验采用可辨驳推理范式,实验一考察不同情绪效价和情绪唤醒的额外信息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采用2(前提情绪效价:正、负)×2(额外信息情绪效价:正、负、)×2(额外信息的情绪唤醒:强、弱)被试内设计。在这之后,实验二在控制了材料情绪唤醒的情况下,考察人们在对不同人称(...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可辩驳推理及其影响因素
1.1.1 可辨驳推理
1.1.2 可辩驳推理的影响因素
1.2 推理与情绪
1.2.1 情绪对推理的抑制效应
1.2.2 情绪对推理的促进效应
1.3 可辩驳推理中的负性情绪辩驳力偏向
1.3.1 情绪唤醒对推理及其他认知活动的影响
1.3.2 命题人称对情绪性信息的影响
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3 实验一 额外信息的情绪效价和情绪唤醒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3.1 实验目的
3.2 研究内容
3.2.1 实验设计
3.2.2 被试对象
3.2.3 实验材料及评定
3.2.4 实验程序
3.3 结果与统计分析
3.3.1 接受率结果
3.3.2 辩驳力指数
3.3.3 情绪辩驳力指数
3.3.4 反应时结果
3.3.5 确信程度评分
3.4 讨论
3.4.1 前提情绪性对可辨驳推理的影响
3.4.2 额外信息情绪性对可辨驳推理的影响
4 实验二 不同命题人称的情绪性信息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内容
4.2.1 实验设计
4.2.2 实验对象
4.2.3 实验材料
4.2.4 实验仪器
4.2.5 实验程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接受率结果
4.3.2 眼动结果
4.4 讨论
4.4.1 不同命题人称的情绪性信息对可辨驳推理的结果的影响
4.4.2 不同命题人称的情绪性信息对可辨驳推理的推理过程的影响
5 总讨论
5.1 情绪性信息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5.2 不同命题人称的情绪性信息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他人危机决策信息加工过程的差异:来自眼动的证据[J]. 王大伟,王粟雅,李家瑞,胡艺馨. 心理科学. 2018(03)
[2]唤醒度对汉语情绪词情绪启动效应的影响[J]. 范宁,许骁,周芳洁. 心理学探新. 2017(01)
[3]情绪效价和唤醒对熟悉性和回想的不同影响[J]. 徐慧芳,张钦,郭春彦. 心理科学. 2015(02)
[4]依赖于唤醒与效价的情绪记忆增强效应:自动与控制加工[J]. 康诚,王振宏. 心理学报. 2013(09)
[5]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J]. 闫国利,熊建萍,臧传丽,余莉莉,崔磊,白学军.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4)
[6]材料情绪性对条件推理影响的眼动研究[J]. 林珠梅,高华. 心理学探新. 2012(06)
[7]对整合模型和占优启发式模型的检验:基于信息加工过程的眼动研究证据[J]. 汪祚军,李纾. 心理学报. 2012(02)
硕士论文
[1]情绪效价对解释水平的影响及其与心理距离的交互作用[D]. 华生旭.西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47683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可辩驳推理及其影响因素
1.1.1 可辨驳推理
1.1.2 可辩驳推理的影响因素
1.2 推理与情绪
1.2.1 情绪对推理的抑制效应
1.2.2 情绪对推理的促进效应
1.3 可辩驳推理中的负性情绪辩驳力偏向
1.3.1 情绪唤醒对推理及其他认知活动的影响
1.3.2 命题人称对情绪性信息的影响
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3 实验一 额外信息的情绪效价和情绪唤醒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3.1 实验目的
3.2 研究内容
3.2.1 实验设计
3.2.2 被试对象
3.2.3 实验材料及评定
3.2.4 实验程序
3.3 结果与统计分析
3.3.1 接受率结果
3.3.2 辩驳力指数
3.3.3 情绪辩驳力指数
3.3.4 反应时结果
3.3.5 确信程度评分
3.4 讨论
3.4.1 前提情绪性对可辨驳推理的影响
3.4.2 额外信息情绪性对可辨驳推理的影响
4 实验二 不同命题人称的情绪性信息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内容
4.2.1 实验设计
4.2.2 实验对象
4.2.3 实验材料
4.2.4 实验仪器
4.2.5 实验程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接受率结果
4.3.2 眼动结果
4.4 讨论
4.4.1 不同命题人称的情绪性信息对可辨驳推理的结果的影响
4.4.2 不同命题人称的情绪性信息对可辨驳推理的推理过程的影响
5 总讨论
5.1 情绪性信息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5.2 不同命题人称的情绪性信息对可辩驳推理的影响
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他人危机决策信息加工过程的差异:来自眼动的证据[J]. 王大伟,王粟雅,李家瑞,胡艺馨. 心理科学. 2018(03)
[2]唤醒度对汉语情绪词情绪启动效应的影响[J]. 范宁,许骁,周芳洁. 心理学探新. 2017(01)
[3]情绪效价和唤醒对熟悉性和回想的不同影响[J]. 徐慧芳,张钦,郭春彦. 心理科学. 2015(02)
[4]依赖于唤醒与效价的情绪记忆增强效应:自动与控制加工[J]. 康诚,王振宏. 心理学报. 2013(09)
[5]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J]. 闫国利,熊建萍,臧传丽,余莉莉,崔磊,白学军.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4)
[6]材料情绪性对条件推理影响的眼动研究[J]. 林珠梅,高华. 心理学探新. 2012(06)
[7]对整合模型和占优启发式模型的检验:基于信息加工过程的眼动研究证据[J]. 汪祚军,李纾. 心理学报. 2012(02)
硕士论文
[1]情绪效价对解释水平的影响及其与心理距离的交互作用[D]. 华生旭.西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47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47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