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人类镜像系统参与音乐情绪的自动加工:来自EEG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1-03-08 11:40
  大脑中线电极诱发的μ抑制波(包括α和β频段)是人类镜像系统活动的电生理指标。尽管音乐情绪表现被认为是通过模仿个体的心理状态来实现的,但是尚未有研究探讨人类镜像系统与音乐情绪加工的关系。本研究通过EEG技术,采用跨通道情绪启动范式,探究人类镜像系统是否参与和弦情绪的自动加工。愉悦或不愉悦的和弦启动情绪一致与不一致的目标面孔。行为结果显示,被试对情绪一致面孔的反应显著快于情绪不一致面孔的反应。EEG结果显示,在听觉刺激出现后的500~650ms之间,与情绪一致条件相比,情绪不一致条件诱发了β频段的去同步化。在听觉刺激出现后的300~450 ms,无论是情绪一致,还是不一致条件,都诱发了α频段的去同步化。源分析结果显示,μ抑制波主要出现在人类镜像系统的相关脑区。这些结果表明,音乐情绪的自动加工与人类镜像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 

【文章来源】:心理学报. 2019,51(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人类镜像系统参与音乐情绪的自动加工:来自EEG的证据


实验刺激样例

频率分析,频段,电极,情绪


段的去同步化,因此,我们对这两个条件下的α频段进行平均。结果显示,α频段的信号主要来源于大脑中前部。事实上,人类镜像系统中的额下回、前运动皮层,以及顶叶都分布在大脑中前部区域(见图3-b)。4讨论本研究通过情绪启动范式探究音乐情绪自动加工的电生理机制。行为结果表明,与情绪不一致条件相比,被试对情绪一致面孔的反应时更短。EEG时频分析结果显示,在听觉刺激出现后500~650ms,与情绪一致条件相比,情绪不一致条件诱发β频段的去同步化。在听觉刺激出现后的300~450ms,无论是情绪一致,还是不一致条件,图2Fz电极点β和α频段的频率分析结果注:(a)为情绪不一致条件,(b)为情绪一致条件,黑色虚线框内是本实验分析的频段和时间。

频段,情绪


800心理学报第51卷图3β频段(a)和α频段(b)源分析结果都诱发了α频段的去同步化。同时,这些效应主要出现在人类镜像系统的核心脑区,即顶下小叶、额下回和前运动皮层等。本研究结果表明,人类镜像系统参与了音乐情绪的自动加工。在行为层面,本研究结果显示,被试对情绪一致面孔的反应较快。根据激活扩散理论(Collins&Loftus,1975),概念是以节点的方式储存在联结网络之中,对启动刺激概念表征的加工可以在概念水平上预先激活与之概念一致的其他节点的表征,从而促进对相关表征的加工。本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对情绪和弦的知觉自动激活了情绪表征,从而促进了与和弦情绪相一致的情绪图片的加工,产生了启动效应。这些研究结果与先前研究结果一致(Steinbeis&Koelsch,2008,2011),表明听者能够对音乐情绪进行自动化加工。在神经生理层面上,本研究发现,在听觉刺激呈现后500~650ms之间,与情绪一致条件相比,情绪不一致条件诱发β频段的去同步化。该频段的抑制效应并不缘于图片情绪的加工差异,这是因为,在一致与不一致两种条件下,目标刺激(情绪面孔)都是相同的,因此,一致和不一致条件相减得出的β频段去同步化应该归因于和弦刺激的作用:它是促进,还是抑制了目标图片的加工。的确,在已有的情绪启动研究中,研究者也发现,无论对于情绪面孔,还是情感韵律,只要情绪不一致,被试的加工都会诱发β频段的去同步化(Chenetal.,2016)。β频段的去同步化与运动准备有关(Stanáketal.,1997;Tzagarakisetal.,2010;Zhangetal.,2008)。与已有研究相似,本研究出现的β频段去同步化也与运动准备有关。具体来说,当和弦情绪与面孔情绪一致时,被试无需再次进行相应的动作准备;相反,当和弦情绪与面孔情绪不一致时,被试需要再次进行相应的动作准备,由此体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J]. 龚栩,黄宇霞,王妍,罗跃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01)



本文编号:3070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70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a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