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泥石流灾区高中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6 10:00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各种天灾人祸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这些灾难在夺去了大量鲜活的生命和人们的财产的同时,还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2010年8月8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瞬间夺走了成千上万的鲜活的生命,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抹不掉的记忆。笔者对该严重突发事件发生2年后,对亲身经历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程度进行了调查,并试图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恢复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为以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灾区高中生的调查发现创伤性事件发生两年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检出率仍然高达12.5%。同时,影响PTSD症状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受灾程度和暴露程度。尤其是家人的遇难对于青少年来说,其对青少年的PTSD症状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这主要因为家人在青少年的生活和情感上有很深的卷入度,亲人的突然失去,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失去了情感的依赖,如果在这个时候不能给予青少年专业的帮助和关爱,PTSD会伴随他们走过很长的路程。对PTSD显示阳性者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发现,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对PTSD的治疗主要体现在回避这个症状上,而心理剧技术...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严重突发事件和创伤性事件
            (一)严重突发事件
            (二)创伤性事件
            (三)严重突发事件和创伤性事件的关系
        二、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一)创伤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三)创伤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
    第二节 有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
        一、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年龄
            (二)性别
            (三)人格特质
            (四)其他因素
        四、几种创伤理论
        五、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阶段
        六、有关 PTSD 干预的研究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工具
第四章 研究一灾区高中生 PTSD 水平调查
    第一节 PTSD 的总体水平
    第二节 性别差异对 PTSD 的影响
    第三节 年纪差异对 PTSD 的影响
    第四节 受灾程度对 PTSD 的影响
    第五节 暴露程度对 PTSD 的影响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研究二 PTSD 检测呈阳性者的团体心理干预
    第一节 心理干预方法
        一、梅肯鲍姆认知行为矫正
        二、心理剧
            (一)心理剧的要素
            (二)心理剧所使用的技术
            (三)心理剧疗法的主要特点
            (四)心理剧与创伤
    第二节 实验设计
    第三节 实验过程
        一、认知组的实验过程
            (一)第一次活动:知你知我
            (二)第二次活动:了解自己
            (三)第三次活动:告别恐惧
            (四)第四次活动:告别愤怒
            (五)第五次活动:告别焦虑
            (六)第六次活动:告别抑郁
            (七)第七次活动:海阔天空
            (八)效果分析
        二、心理剧组的实验过程
            (一)第一次活动:有你有我,一路相随
            (二)第二次活动:福难同享,岁月静好
            (三)第三次活动:忧思哀惧,接纳情绪
            (四)第四次活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五)第五次活动:寸草之心,报春之晖
            (六)第六次活动:野火烧过,春来又生
            (七)第七次活动:原作葵子,向阳而生
            (八)效果分析
    第四节 心理剧技术和认知矫正技术的比较分析
        一、心理剧技术和认知矫正技术的效果分析
        二、心理剧技术和认知矫正技术相同的治疗机制
        三、心理剧技术和认知矫正技术不同的治疗机制
            (一)心理剧技术的治疗机制
            (二)认知矫正技术的治疗机制
            (三)心理剧技术和认知矫正技术的治疗效果的差异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分析
第七章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第一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妇女创伤后应激症状、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J]. 吴垠,陈雪军,郑希付.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01)
[2]汶川地震灾区1960名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调查[J]. 向莹君,熊国玉,董毅强,马道川,刘之月,刘潇霞,曾子倩,张驯,曹奕,袁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01)
[3]汶川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调查及体育干预方式研究[J]. 蔡兴林,杨远波.  中国体育科技. 2009(05)
[4]自然灾难后不同阶段的心理干预[J]. 付芳,伍新春,臧伟伟,林崇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5]灾后心理援助的组织与实施[J]. 陈雪峰,王日出,刘正奎.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3)
[6]消防救援官兵20例震灾后应激反应心理干预的分析[J]. 吴莉娜,张红娟,韩立宪,袁锦芳,崔拥军,黄玉华,李桂馨,石晓华.  职业与健康. 2008(24)
[7]灾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J]. 仝小玲,高静芳.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8(05)
[8]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沟通难题——从心理学角度的观察[J]. 梁哲,许洁虹,李纾,孙彦,刘长江,叶先宝.  自然灾害学报. 2008(02)
[9]地震后儿童心理干预与转变过程探索[J]. 李磊琼.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06)
[10]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特点及教育的启示[J]. 杨晓云,王娥蕊,李娜.  教育科学. 2007(02)

硕士论文
[1]汶川地震19个月后重庆地区地震志愿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D]. 吕悦.西南大学 2010
[2]救援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 安飞.第四军医大学 2010
[3]突发灾难事件中现场救援人员心理危机干预的前瞻性研究[D]. 任清涛.山东大学 2009
[4]地震灾区高中生人格特质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程度的研究[D]. 敏生才.西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85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085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0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