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隔离:心理反应与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03-31 07:4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们为了抗击疫情接受了不同形式的隔离,这可能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隔离的特征、隔离造成的心理影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发现,隔离的时长、方式和地点等不同特征会造成不同的心理影响;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隔离会在个体和人际层面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但社会支持等保护因素可以降低隔离的消极影响,甚至促进个体和人际的积极改变。心理援助工作者应充分重视隔离可能造成的消极心理影响,并做好对被隔离重点人群的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文章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隔离
(一)隔离的时长
(二)隔离的方式
(三)隔离的地点
二、隔离引发的心理反应
(一)隔离在个体层面的心理影响
(二)隔离在人际层面的心理影响
三、隔离引发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
(一)危险因素
(二)保护因素
四、启示与建议
(一)对重点群体应提供持续的心理援助
(二)应同时关注隔离在个体和人际层面的不良影响
(三)努力降低危险因素的不利影响
(四)尽力增加保护因素,促进危机转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疫情心理援助与典型案例剖析[J]. 赵静波,范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 董人齐,周霞,焦小楠,郭炳杉,孙立平,王芹. 康复学报. 2020(01)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生理心理状况调查[J]. 马楷轩,张燚德,侯田雅,吴明兰,蔡文鹏,文童. 中国临床医学. 2020(01)
[4]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辩证认识——基于整合-比较的视角[J]. 伍新春,周宵,王文超,田雨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5]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J]. 陈杰灵,伍新春,安媛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6]美国9·11事件对个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影响——灾难心理学视角的回顾与展望[J]. 安媛媛,伍新春,陈杰灵,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本文编号:3111073
【文章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隔离
(一)隔离的时长
(二)隔离的方式
(三)隔离的地点
二、隔离引发的心理反应
(一)隔离在个体层面的心理影响
(二)隔离在人际层面的心理影响
三、隔离引发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
(一)危险因素
(二)保护因素
四、启示与建议
(一)对重点群体应提供持续的心理援助
(二)应同时关注隔离在个体和人际层面的不良影响
(三)努力降低危险因素的不利影响
(四)尽力增加保护因素,促进危机转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疫情心理援助与典型案例剖析[J]. 赵静波,范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 董人齐,周霞,焦小楠,郭炳杉,孙立平,王芹. 康复学报. 2020(01)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生理心理状况调查[J]. 马楷轩,张燚德,侯田雅,吴明兰,蔡文鹏,文童. 中国临床医学. 2020(01)
[4]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辩证认识——基于整合-比较的视角[J]. 伍新春,周宵,王文超,田雨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5]创伤后成长的促进: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J]. 陈杰灵,伍新春,安媛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6]美国9·11事件对个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影响——灾难心理学视角的回顾与展望[J]. 安媛媛,伍新春,陈杰灵,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本文编号:3111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11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