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性自我意识情绪对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02 08:50
说谎是个体有意地隐瞒事实而做出虚假言语表述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在4-6岁时,说谎行为的出现频率不仅达到高峰,其说谎的策略技巧也丰富多样。习惯性说谎会对个体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比如破坏他人的信任,损害友谊等。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幼儿的说谎行为发生率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问题。现有的一些方法都侧重于影响幼儿认知状态,却忽略了情绪因素对幼儿说谎行为的作用。当个体的行为违背了社会准则时,随之产生的内疚和羞耻情绪会帮助个体认识到错误,约束个体的不良行为。现有的研究表明,4岁左右的幼儿已经能较好地体验内疚和羞耻情绪,并可以依据自己的情绪状态而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内疚和羞耻这两种负性自我意识情绪对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共有336名4-6岁幼儿参与测试,包括以下3个实验:(1)实验1使用经典抵制诱惑范式测试幼儿的说谎行为,使用过失情境范式诱发幼儿的内疚情绪。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无情绪诱发,内疚情绪诱发条件下的4-6岁幼儿说谎行为发生率显著更低。(2)实验2使用经典抵制诱惑范式测试幼儿的说谎行为,分别使用任务失败情境范式和违反规定情境范式诱发幼儿的成就羞耻和违规羞耻情绪...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不同情绪条件下幼儿的说谎行为发生率??3.1.4分析与小结??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负性自我意识情绪对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100.00%?1??90.00%???iS6.67%??^?SO.OO%?^pfj??,:nl?I??0?60.00.O?54.84%??S?50.00%??f?B?■■口且??-■?■?■?■?5岁组??20.00%?-?_[?'VS?議??〇.〇〇%?->—— ̄L???UH??UH——??违规羞耻?成就羞耻?基线??图3.不同情绪条件下幼儿的说谎行为发生率??3.2.4分析与小结??根据实验2的结果,与没有情绪诱发的基线条件组幼儿相比,诱发幼儿的成??就羞耻和违规羞耻情绪对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违规羞耻情绪可以显著??降低幼儿违规偷看玩具后的说谎率,而成就羞耻情绪不能降低幼儿的说谎率。??该结果符合本实验的预期,说明幼儿也可以由于体验到违规羞耻情绪,从而??更少地选择说谎。这可能是因为,违规羞耻与内疚一样,都是在违反社会规范的??情境下产生的。幼儿在违反规范之后,有机会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进行评估,??促进社会规范的内化。因此,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习得了道德经验。这也符合很多??研宄者对自我意识情绪的分类,即认为违规羞耻和内疚都属于道德情绪的范畴??[49,5G];与违规羞耻不同的是,成就羞耻是个体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导致任务失败??而产生的。虽然幼儿在社会比较失败之后,也能唤起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理解??他人的评价,可是该情绪的诱发情境并没有让幼儿习得任何与道德行为相关的经??验。因此,成就羞耻也就不具有道德反馈的功能,因而不能降低幼儿的说谎率。??根据内疚和羞耻的定义可知,两种情绪的负性情绪效价都
的幼儿偷看率均没有显著差异。??3.3.3.2幼儿的说谎行为??本研究主要关注情绪对幼儿偷看玩具后说谎行为发生的影响,仅对有违规偷??看的幼儿进行分析。以幼儿发生偷看行为后是否说谎(1=说谎,0=诚实)为因变??量,以年龄组别(1=4岁组,2=5岁组)和情境条件(1=基线,2=难过)为自??变量,进行二元逻辑回归。??结果显不,回归模型没有统计学意义,Nagelkerke?=?.01,f?=?.58,?>.05。??年龄组别的主效应、情境条件的主效应和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见图4)。??这表明,不同情境条件、不同年龄组别的幼儿说谎率均没有显著差异。??100.00%?1??90.00%?90.00*。??fmg¥m???86.67%??so.00%?p讓國??80.00%?-??1?_議?___??5?60.00%?-?1?續??g?■?口4岁组??.5岁组??S?40.00%?-??I?I??20.00%?-?__?隱_??國?圍??0.00%?J??Luna???难过?基线??图4.不同情绪条件下幼儿的说谎行为发生率??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前儿童说谎的一般特征及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 董会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2]3~4岁幼儿谎言概念理解的特点及心理理论、父母教养方式的作用[J]. 徐芬,郭筱琳,张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05)
[3]承诺对学前儿童违规及相关行为的影响[J]. 林佳燕,傅根跃. 心理科学. 2010(05)
[4]父母养育压力及日常活动对婴儿气质的影响[J]. 张明浩,陈平,邓慧华,陆祖宏. 中国妇幼保健. 2009(29)
[5]自我意识情绪:聚焦于自我的道德情绪研究[J]. 俞国良,赵军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2)
[6]不同奖励条件对儿童诚实和说谎行为的影响[J]. 傅根跃,王丽.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Z1)
[7]幼儿说谎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心理理论水平的关系[J]. 徐芬,王卫星,张文静. 心理学报. 2005(01)
[8]对学前儿童羞愧感的实验研究[J]. 刘守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02)
硕士论文
[1]榜样对3-5岁幼儿说谎的影响[D]. 付莹.浙江理工大学 2017
[2]内疚与羞耻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影响的差异研究[D]. 杜灵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3]不同榜样呈现模式对5岁儿童说谎行为的影响[D]. 荆春燕.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14977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不同情绪条件下幼儿的说谎行为发生率??3.1.4分析与小结??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负性自我意识情绪对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100.00%?1??90.00%???iS6.67%??^?SO.OO%?^pfj??,:nl?I??0?60.00.O?54.84%??S?50.00%??f?B?■■口且??-■?■?■?■?5岁组??20.00%?-?_[?'VS?議??〇.〇〇%?->—— ̄L???UH??UH——??违规羞耻?成就羞耻?基线??图3.不同情绪条件下幼儿的说谎行为发生率??3.2.4分析与小结??根据实验2的结果,与没有情绪诱发的基线条件组幼儿相比,诱发幼儿的成??就羞耻和违规羞耻情绪对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违规羞耻情绪可以显著??降低幼儿违规偷看玩具后的说谎率,而成就羞耻情绪不能降低幼儿的说谎率。??该结果符合本实验的预期,说明幼儿也可以由于体验到违规羞耻情绪,从而??更少地选择说谎。这可能是因为,违规羞耻与内疚一样,都是在违反社会规范的??情境下产生的。幼儿在违反规范之后,有机会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进行评估,??促进社会规范的内化。因此,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习得了道德经验。这也符合很多??研宄者对自我意识情绪的分类,即认为违规羞耻和内疚都属于道德情绪的范畴??[49,5G];与违规羞耻不同的是,成就羞耻是个体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导致任务失败??而产生的。虽然幼儿在社会比较失败之后,也能唤起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理解??他人的评价,可是该情绪的诱发情境并没有让幼儿习得任何与道德行为相关的经??验。因此,成就羞耻也就不具有道德反馈的功能,因而不能降低幼儿的说谎率。??根据内疚和羞耻的定义可知,两种情绪的负性情绪效价都
的幼儿偷看率均没有显著差异。??3.3.3.2幼儿的说谎行为??本研究主要关注情绪对幼儿偷看玩具后说谎行为发生的影响,仅对有违规偷??看的幼儿进行分析。以幼儿发生偷看行为后是否说谎(1=说谎,0=诚实)为因变??量,以年龄组别(1=4岁组,2=5岁组)和情境条件(1=基线,2=难过)为自??变量,进行二元逻辑回归。??结果显不,回归模型没有统计学意义,Nagelkerke?=?.01,f?=?.58,?>.05。??年龄组别的主效应、情境条件的主效应和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见图4)。??这表明,不同情境条件、不同年龄组别的幼儿说谎率均没有显著差异。??100.00%?1??90.00%?90.00*。??fmg¥m???86.67%??so.00%?p讓國??80.00%?-??1?_議?___??5?60.00%?-?1?續??g?■?口4岁组??.5岁组??S?40.00%?-??I?I??20.00%?-?__?隱_??國?圍??0.00%?J??Luna???难过?基线??图4.不同情绪条件下幼儿的说谎行为发生率??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前儿童说谎的一般特征及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 董会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2]3~4岁幼儿谎言概念理解的特点及心理理论、父母教养方式的作用[J]. 徐芬,郭筱琳,张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05)
[3]承诺对学前儿童违规及相关行为的影响[J]. 林佳燕,傅根跃. 心理科学. 2010(05)
[4]父母养育压力及日常活动对婴儿气质的影响[J]. 张明浩,陈平,邓慧华,陆祖宏. 中国妇幼保健. 2009(29)
[5]自我意识情绪:聚焦于自我的道德情绪研究[J]. 俞国良,赵军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2)
[6]不同奖励条件对儿童诚实和说谎行为的影响[J]. 傅根跃,王丽.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Z1)
[7]幼儿说谎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心理理论水平的关系[J]. 徐芬,王卫星,张文静. 心理学报. 2005(01)
[8]对学前儿童羞愧感的实验研究[J]. 刘守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02)
硕士论文
[1]榜样对3-5岁幼儿说谎的影响[D]. 付莹.浙江理工大学 2017
[2]内疚与羞耻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影响的差异研究[D]. 杜灵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3]不同榜样呈现模式对5岁儿童说谎行为的影响[D]. 荆春燕.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14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1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