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干扰对低频汉字和形声字记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25 17:50
记忆的知觉干扰(促进)效应是指在被试对单词进行学习时加入乱码掩蔽即干扰,反而会使记忆增强的一种现象,换言之,知觉的干扰对记忆起到了反直觉的促进作用。知觉干扰效应实验采用经典的“学习-测验”范式,学习阶段随机呈现知觉干扰和无知觉干扰两种编码条件。知觉干扰条件下,依次呈现:单词100ms(或110ms),乱码掩蔽2400ms;无干扰条件下,只持续呈现单词2500ms。学习段结束后,依次进入分心任务阶段和测验阶段。对知觉干扰效应进行解释的理论很多,各个假说之间仍争论不休。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假说有:精细加工假说,选择性复述假说,补偿加工假说,项目特异性关联假说。影响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因素主要有:实验材料的属性、实验设计、实验采用的测验方式以及学习阶段靶刺激的呈现时间等。目前知觉干扰效应的研究以英文居多,对汉字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研究还很少。张洁尉等人高频汉字为材料进行的知觉干扰效应研究发现,汉字与英文单词不同,不存在知觉干扰效应,并首次发现汉字记忆中的反知觉干扰效应。我们假定,所谓的知觉干扰效应和记忆材料的加工、编码特异性有关。英文的知觉干扰效应与英文单词具有语音加工优势有关,而汉字存在的反知觉...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
1.2 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的实验范式
1.3 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的理论解释
1.3.1 语义精细加工假说
1.3.2 选择性复述假说
1.3.3 补偿加工假说
1.3.4 项目特异关联假说
1.4 影响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的因素
1.5 汉字的知觉干扰效应研究
2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3 研究内容和假设
3 研究的意义
4 实验一 低频汉字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
4.1 实验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和程序
4.3 结果
4.4 讨论
5 实验二 低频中文双字词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
5.1 实验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
5.2.2 实验材料
5.2.3 实验设计和程序
5.3 实验结果
5.4 讨论
6 实验三 低频汉字形声字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
6.1 实验目的
6.2 研究方法
6.2.1 被试
6.2.2 实验材料
6.2.3 实验设计和程序
6.3 实验结果
6.4 讨论
7 总讨论
8 结论
9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9.1 实验自变量水平存在的问题
9.2 实验可能存在的无关变量
9.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与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字的反知觉干扰效应:来自ERP的证据[J]. 张洁尉,王权红,陆其林. 心理科学. 2010(05)
[2]线索起点模糊水平和注视时间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J]. 李菲菲,王权红. 心理科学. 2008(05)
[3]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研究概述[J]. 汪媛媛,王权红,李辉.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3)
[4]高、低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J]. 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04)
[5]汉语词汇产生中的义、音信息提取时间进程的ERP研究[J]. 郭桃梅,彭聃龄,卢春明,刘宏艳. 心理学报. 2005(05)
[6]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Ⅱ)[J]. 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 心理学报. 2003(05)
[7]在词汇通达中双字词的语音类似作用存在吗?[J]. 林泳海,钱琴珍,宋凤宁,张必隐. 心理科学. 2002(04)
[8]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Ⅰ)[J]. 陈宝国,彭聃龄. 心理学报. 2001(01)
[9]汉字的心理贮存和认知历程[J]. 刘伟,张必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5)
[10]从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度看现代汉字的性质[J]. 王小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1)
硕士论文
[1]知觉干扰对汉字和英文单词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洁尉.西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59825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
1.2 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的实验范式
1.3 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的理论解释
1.3.1 语义精细加工假说
1.3.2 选择性复述假说
1.3.3 补偿加工假说
1.3.4 项目特异关联假说
1.4 影响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的因素
1.5 汉字的知觉干扰效应研究
2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3 研究内容和假设
3 研究的意义
4 实验一 低频汉字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
4.1 实验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和程序
4.3 结果
4.4 讨论
5 实验二 低频中文双字词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
5.1 实验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
5.2.2 实验材料
5.2.3 实验设计和程序
5.3 实验结果
5.4 讨论
6 实验三 低频汉字形声字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
6.1 实验目的
6.2 研究方法
6.2.1 被试
6.2.2 实验材料
6.2.3 实验设计和程序
6.3 实验结果
6.4 讨论
7 总讨论
8 结论
9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9.1 实验自变量水平存在的问题
9.2 实验可能存在的无关变量
9.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与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字的反知觉干扰效应:来自ERP的证据[J]. 张洁尉,王权红,陆其林. 心理科学. 2010(05)
[2]线索起点模糊水平和注视时间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J]. 李菲菲,王权红. 心理科学. 2008(05)
[3]记忆的知觉干扰效应研究概述[J]. 汪媛媛,王权红,李辉.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3)
[4]高、低频汉字形音义激活的时间进程[J]. 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04)
[5]汉语词汇产生中的义、音信息提取时间进程的ERP研究[J]. 郭桃梅,彭聃龄,卢春明,刘宏艳. 心理学报. 2005(05)
[6]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Ⅱ)[J]. 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 心理学报. 2003(05)
[7]在词汇通达中双字词的语音类似作用存在吗?[J]. 林泳海,钱琴珍,宋凤宁,张必隐. 心理科学. 2002(04)
[8]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Ⅰ)[J]. 陈宝国,彭聃龄. 心理学报. 2001(01)
[9]汉字的心理贮存和认知历程[J]. 刘伟,张必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5)
[10]从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度看现代汉字的性质[J]. 王小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1)
硕士论文
[1]知觉干扰对汉字和英文单词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洁尉.西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59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59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