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任务难度和认知方式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21-05-21 12:13
情绪是一种比较复杂、变化迅速的心理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影响着我们。情绪对认知活动的影响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现象,也是现在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情绪影响认知的研究已经扩展到认知加工的各个领域,如知觉、注意、记忆、决策等,并且已经提出了很多情绪影响认知的理论模型,如情绪效价模型、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情绪动机维度模型等等,这些理论模型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在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情绪对注意加工过程的影响。注意灵活性(attentional flexibility)是一种在需要执行控制的认知操作中适时转换注意焦点的能力。在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的研究中,研究者从情绪效价维度进行的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促进注意灵活性,而消极情绪降低注意灵活性。最近,Gable与Harmon-Jones(2010a)认为情绪对注意的影响是更为复杂的,动机强度高的情绪窄化注意范围,而动机强度低的情绪扩展注意范围。那么,在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方面是否也符合情绪动机维度模型呢?我们设计了研究一探讨这一问题。在研究一中我们通过四个实验系统研究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前...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情绪概述
1.1 情绪的概念
1.2 情绪的基本理论
1.3 情绪的分类
1.4 情绪诱发的主要方法
1.5 情绪的评价方法
2 注意灵活性
2.1 注意灵活性的概念
2.2 注意灵活性的实验范式
3 情绪对注意的影响
3.1 情绪对注意广度的影响
3.2 情绪影响注意的脑机制
3.3 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4 任务难度和情绪对注意的影响
4.1 任务难度及其操纵
4.2 任务难度对情绪与认知成绩间关系的影响
4.3 任务难度影响情绪与注意间关系的理论解释
5 认知方式与情绪效应
5.1 认知方式的概念
5.2 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的特点
5.3 认知方式对情绪与认知关系的影响
6 问题提出
6.1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6.2 本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
6.3 研究目的
6.4 研究意义
7 研究假设
8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情绪材料评定
1 实验一 影片材料的评定
1.1 研究目的
1.2 方法
1.3 结果
1.4 结论
2 实验二 图片材料的评定
2.1 研究目的
2.2 方法
2.3 结果
2.4 结论
第三章 研究一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1 实验一 高趋近和低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注意灵活性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假设
1.3 方法
1.4 结果与分析
2 实验二 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条件下的注意灵活性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假设
2.3 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5 实验一与实验二的讨论
2.6 结论
3 实验三 高低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假设
3.3 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4 实验四 低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和中性情绪条件下的注意灵活性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假设
4.3 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5 实验三与实验四讨论
4.6 实验三与实验四结论
5 研究一总结论
第四章 研究二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任务难度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1 实验五任务难度对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的调节作用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假设
1.3 方法
1.4 结果与分析
2 实验六任务难度对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的调节作用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假设
2.3 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3 研究二讨论
4 研究二结论
第五章 研究三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认知方式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1 实验七认知方式对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的调节作用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假设
1.3 方法
1.4 结果与分析
2 实验八认知方式对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的调节作用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假设
2.3 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3 研究三讨论
4 研究三结论
第六章 总讨论
6.1 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6.2 任务难度对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注意灵活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6.3 认知方式对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注意灵活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6.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5 本研究的局限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七章 总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等强度情绪性图片的神经机制——一项fMRI研究[J]. 王艳梅,郭德俊,方平,岳珍珠.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01)
[2]超越效价和唤醒——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述评[J]. 邹吉林,张小聪,张环,于靓,周仁来.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9)
[3]注意瞬脱范式中的知觉负载对情绪面孔加工的影响[J]. 叶榕,余凤琼,蒋玉宝,汪凯. 心理学报. 2011(05)
[4]情绪性场景图片加工的ERP研究:成果与问题[J]. 李继波,黄希庭. 心理学探新. 2010(05)
[5]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语篇阅读中抑制外部干扰的眼动研究[J]. 李寿欣,徐增杰,陈慧媛. 心理学报. 2010(05)
[6]情绪与认知方式对决策的影响[J]. 宋灵青,李玉环,刘儒德.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1)
[7]不同场认知风格个体的羞耻与悲伤记忆差异[J]. 王觅,高隽,汪智艳,张智丰,钱铭怡.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05)
[8]情绪对认知活动的影响[J]. 侯然. 心理研究. 2009(01)
[9]外倾性和正性情绪关系的研究述评[J]. 何媛媛,袁加锦,伍泽莲,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6)
[10]场依存—独立认知方式干扰抑制的比较[J]. 宋广文,韩树杰.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02)
本文编号:3199687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情绪概述
1.1 情绪的概念
1.2 情绪的基本理论
1.3 情绪的分类
1.4 情绪诱发的主要方法
1.5 情绪的评价方法
2 注意灵活性
2.1 注意灵活性的概念
2.2 注意灵活性的实验范式
3 情绪对注意的影响
3.1 情绪对注意广度的影响
3.2 情绪影响注意的脑机制
3.3 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4 任务难度和情绪对注意的影响
4.1 任务难度及其操纵
4.2 任务难度对情绪与认知成绩间关系的影响
4.3 任务难度影响情绪与注意间关系的理论解释
5 认知方式与情绪效应
5.1 认知方式的概念
5.2 不同认知方式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的特点
5.3 认知方式对情绪与认知关系的影响
6 问题提出
6.1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6.2 本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
6.3 研究目的
6.4 研究意义
7 研究假设
8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情绪材料评定
1 实验一 影片材料的评定
1.1 研究目的
1.2 方法
1.3 结果
1.4 结论
2 实验二 图片材料的评定
2.1 研究目的
2.2 方法
2.3 结果
2.4 结论
第三章 研究一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1 实验一 高趋近和低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注意灵活性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假设
1.3 方法
1.4 结果与分析
2 实验二 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条件下的注意灵活性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假设
2.3 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5 实验一与实验二的讨论
2.6 结论
3 实验三 高低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假设
3.3 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4 实验四 低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和中性情绪条件下的注意灵活性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假设
4.3 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5 实验三与实验四讨论
4.6 实验三与实验四结论
5 研究一总结论
第四章 研究二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任务难度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1 实验五任务难度对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的调节作用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假设
1.3 方法
1.4 结果与分析
2 实验六任务难度对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的调节作用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假设
2.3 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3 研究二讨论
4 研究二结论
第五章 研究三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认知方式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1 实验七认知方式对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的调节作用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假设
1.3 方法
1.4 结果与分析
2 实验八认知方式对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的调节作用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假设
2.3 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3 研究三讨论
4 研究三结论
第六章 总讨论
6.1 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6.2 任务难度对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注意灵活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6.3 认知方式对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注意灵活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6.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5 本研究的局限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七章 总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等强度情绪性图片的神经机制——一项fMRI研究[J]. 王艳梅,郭德俊,方平,岳珍珠.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01)
[2]超越效价和唤醒——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述评[J]. 邹吉林,张小聪,张环,于靓,周仁来.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9)
[3]注意瞬脱范式中的知觉负载对情绪面孔加工的影响[J]. 叶榕,余凤琼,蒋玉宝,汪凯. 心理学报. 2011(05)
[4]情绪性场景图片加工的ERP研究:成果与问题[J]. 李继波,黄希庭. 心理学探新. 2010(05)
[5]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在语篇阅读中抑制外部干扰的眼动研究[J]. 李寿欣,徐增杰,陈慧媛. 心理学报. 2010(05)
[6]情绪与认知方式对决策的影响[J]. 宋灵青,李玉环,刘儒德.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1)
[7]不同场认知风格个体的羞耻与悲伤记忆差异[J]. 王觅,高隽,汪智艳,张智丰,钱铭怡.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05)
[8]情绪对认知活动的影响[J]. 侯然. 心理研究. 2009(01)
[9]外倾性和正性情绪关系的研究述评[J]. 何媛媛,袁加锦,伍泽莲,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6)
[10]场依存—独立认知方式干扰抑制的比较[J]. 宋广文,韩树杰.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02)
本文编号:3199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9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