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共同方法变异是“致命瘟疫”吗?——论争、新知与应对

发布时间:2021-05-23 13:09
  共同方法变异是由构念间相似的测量方法特征引起的系统变异,可歪曲构念间的关系,造成共同方法偏差。60年来,这一问题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被反复提及,但它是否严重威胁研究效度尚无定论。虽然实证证据表明,共同方法变异普遍存在,数据来源、测量时间、问卷设计等因素可导致共同方法偏差,使自我报告的横断式调查研究饱受质疑,但部分学者从测量误差和非共同方法变异的制约作用等角度做出了回应和辩护,认为无需过度担忧。以测量为中心的新视角强调共同方法变异是测量方法和被测构念交互作用的产物,应从方法和构念两个维度评估共同方法变异风险。建议研究者树立均衡无偏的态度,接纳共同方法变异的存在,纠正对自我报告的偏见,着重通过改进研究设计做好预先应对。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2019,27(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貌合神离:共同方法变异与共同方法偏差之检测与辨析
3 辩护陈词:对共同方法变异“脱敏”
    3.1 自我报告法不可替代
    3.2 独立数据来源不是“救命稻草”
    3.3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测方法存在缺陷
    3.4 测量误差的抵消作用
    3.5 非共同方法变异与共同方法变异的消长
4 方法不代表一切:以测量为中心的新视角
5 总结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问卷数据建模前传[J]. 温忠麟,黄彬彬,汤丹丹.  心理科学. 2018(01)
[2]多维测验分数的报告与解释:基于双因子模型的视角[J]. 顾红磊,温忠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4)
[3]中国管理研究中问卷调查法的取样与测量合适性:评估与建议[J]. 刘洋,谢丽.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02)
[4]实证研究中的因果推理与分析[J]. 温忠麟.  心理科学. 2017(01)
[5]中国情境下变革型领导与绩效关系的Meta分析[J]. 陈春花,苏涛,王杏珊.  管理学报. 2016(08)
[6]互动公平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与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J]. 郑晓明,刘鑫.  心理学报. 2016(06)
[7]同源主观数据是否膨胀了变量间的相关性——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为例[J]. 苏中兴,段佳利.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8]正负性表述的方法效应:以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结构为例[J]. 张春雨,韦嘉,赵清清,张进辅.  心理学探新. 2015(01)
[9]方法影响结果?方法变异的本质、影响及控制[J]. 熊红星,张璟,郑雪.  心理学探新. 2013(03)
[10]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及其统计控制途径的模型分析[J]. 熊红星,张璟,叶宝娟,郑雪,孙配贞.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5)



本文编号:3202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02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9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