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注意偏向矫正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5 18:51
注意偏向矫正是缓解抑郁症状个体负性注意偏向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注意偏向矫正对大学生负性注意偏向进行矫正,检验该改变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并探索注意控制对矫正效果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DI-II)筛选出得分大于13分的大学生被试104人。排除其中贝克抑郁量表I条目得分大于2分者;不愿配合完成实验者;未填写知情同意书者;有精神科诊断或正在服药或正接受心理咨询者,最终参加实验被试有73人。将73人随机分配到正性组、中性组以及对照组。采用点探测任务进行为期4周的矫正。在前测、后测以及3个月后的追踪时进行注意偏向、抑郁症状、以及注意控制的测量。结果:1.注意偏向矫正3(组别:中性、正性、对照)×3(时间:前测、后测、追踪)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组别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1,62)=2.58,p=0.047,η2=0.08)。经过注意偏向矫正,中性组、正性组的注意偏向分数出现负分,且后测组间有显著差异(F=6.59,p=0.00)。矫正前后注意偏向得分进行t检验,证明正性组与中性组个体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分数显著性下降(t(20)=4.21,p=0.00;t(2...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抑郁症状
2.1.1 抑郁症状的概念
2.1.2 Beck的抑郁认知理论
2.2 注意偏向及其矫正
2.2.1 注意偏向及其矫正的概念
2.2.2 抑郁症状与注意偏向矫正的关系研究
2.3 注意控制
2.3.1 注意控制的概念及方法
2.3.2 注意控制对注意偏向与抑郁症状关系的作用研究
2.4 研究假设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程序
3.3.1 注意偏向的测量与矫正
3.3.2 点探测任务(Dot-probeTask)
3.3.3 注意偏向测量程序
3.3.4 注意偏向矫正程序
3.4 实验工具
3.4.1 一般人口学资料
3.4.2 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
3.4.3 注意控制量表
3.5 实施过程
3.6 数据分析
3.7 研究过程
3.7.1 实施过程
3.7.2 技术路线图
3.8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被试人口学变量的一般特征
4.2 注意偏向矫正对注意偏向分数的影响
4.3 注意偏向矫正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4.4 抑郁症状、注意偏向与注意控制的关系
4.4.1 抑郁症状、注意偏向与注意控制的相关分析
4.4.2 注意偏向矫正对抑郁症状的改变:注意控制的调节作用
第五章 讨论
5.1 注意偏向矫正对注意偏向的影响
5.2 注意偏向矫正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5.3 注意控制在注意偏向矫正对抑郁症状改变中的调节作用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贝克抑郁量表(BDI-II)
特质焦虑量表
注意控制量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情绪状态下运动员情绪调节策略与注意控制对注意偏向的影响[J]. 张慧籽,姜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11)
[2]阈下抑郁个体对负性情绪刺激的注意解脱困难[J]. 李海江,卢家楣,张庆林,邱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5)
[3]注意训练对亚临床抑郁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影响[J]. 刘海宁,曾维希,李现文,李晓敏,张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6 (01)
[4]复发性抑郁缓解期个体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J]. 徐西良,刘明矾.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5 (09)
[5]创伤个体注意控制、焦虑及情绪对闯入记忆的影响[J]. 杨慧芳,党晓姣,黄珊珊,窦伟伟,董梦晨,郑希付. 心理科学. 2013(01)
[6]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大一学生中的试用[J]. 杨文辉,吴多进,彭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6)
[7]注意偏向:抑郁患者的研究证据[J]. 葛国宏,陈传锋,张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7)
[8]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J]. 龚栩,黄宇霞,王妍,罗跃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01)
[9]重复呈现情绪面孔对抑郁症状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影响[J]. 刘阳娥,冯正直,戴琴,王凤,廖承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09)
[10]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J]. 戴琴,冯正直.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2)
博士论文
[1]特质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和注意控制特点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 于永菊.第三军医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注意偏向训练对中学生抑郁症的干预作用[D]. 彭芳.湖南师范大学 2013
[2]注意偏向纠正训练改善抑郁症状的效果[D]. 戴婷.湖南师范大学 2012
[3]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 甘淑珍.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及脑功能磁共振研究[D]. 李梅.宁波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05835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抑郁症状
2.1.1 抑郁症状的概念
2.1.2 Beck的抑郁认知理论
2.2 注意偏向及其矫正
2.2.1 注意偏向及其矫正的概念
2.2.2 抑郁症状与注意偏向矫正的关系研究
2.3 注意控制
2.3.1 注意控制的概念及方法
2.3.2 注意控制对注意偏向与抑郁症状关系的作用研究
2.4 研究假设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程序
3.3.1 注意偏向的测量与矫正
3.3.2 点探测任务(Dot-probeTask)
3.3.3 注意偏向测量程序
3.3.4 注意偏向矫正程序
3.4 实验工具
3.4.1 一般人口学资料
3.4.2 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
3.4.3 注意控制量表
3.5 实施过程
3.6 数据分析
3.7 研究过程
3.7.1 实施过程
3.7.2 技术路线图
3.8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被试人口学变量的一般特征
4.2 注意偏向矫正对注意偏向分数的影响
4.3 注意偏向矫正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4.4 抑郁症状、注意偏向与注意控制的关系
4.4.1 抑郁症状、注意偏向与注意控制的相关分析
4.4.2 注意偏向矫正对抑郁症状的改变:注意控制的调节作用
第五章 讨论
5.1 注意偏向矫正对注意偏向的影响
5.2 注意偏向矫正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5.3 注意控制在注意偏向矫正对抑郁症状改变中的调节作用
第六章 总结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贝克抑郁量表(BDI-II)
特质焦虑量表
注意控制量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情绪状态下运动员情绪调节策略与注意控制对注意偏向的影响[J]. 张慧籽,姜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11)
[2]阈下抑郁个体对负性情绪刺激的注意解脱困难[J]. 李海江,卢家楣,张庆林,邱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5)
[3]注意训练对亚临床抑郁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影响[J]. 刘海宁,曾维希,李现文,李晓敏,张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6 (01)
[4]复发性抑郁缓解期个体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J]. 徐西良,刘明矾.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5 (09)
[5]创伤个体注意控制、焦虑及情绪对闯入记忆的影响[J]. 杨慧芳,党晓姣,黄珊珊,窦伟伟,董梦晨,郑希付. 心理科学. 2013(01)
[6]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大一学生中的试用[J]. 杨文辉,吴多进,彭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6)
[7]注意偏向:抑郁患者的研究证据[J]. 葛国宏,陈传锋,张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7)
[8]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J]. 龚栩,黄宇霞,王妍,罗跃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01)
[9]重复呈现情绪面孔对抑郁症状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影响[J]. 刘阳娥,冯正直,戴琴,王凤,廖承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09)
[10]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J]. 戴琴,冯正直.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2)
博士论文
[1]特质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和注意控制特点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 于永菊.第三军医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注意偏向训练对中学生抑郁症的干预作用[D]. 彭芳.湖南师范大学 2013
[2]注意偏向纠正训练改善抑郁症状的效果[D]. 戴婷.湖南师范大学 2012
[3]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 甘淑珍.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及脑功能磁共振研究[D]. 李梅.宁波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05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0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