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共情走向智能体共情
发布时间:2021-06-23 13:00
随着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重要性的增强,人们开始关注其传统智能以外的其它能力,如共情。基于共情的经典理论,本文以新兴的智能体共情(artificial empathy)为主题,同时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系统地阐述了现有与智能体共情有关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并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对该领域研究宏观现状进行可视化呈现。指出在未来研究中,借鉴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注重机器人理论模型的建构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对机器人共情系统的建构有着重要作用,而其间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 2019,42(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传统共情理论模型及其启示
2 智能体共情及其计算机模型
3 智能体共情实现的实证探索
4 研究展望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器人伦理中的道德责任问题研究[J]. 杜严勇. 科学学研究. 2017(11)
[2]拟人化:从“它”到“他”[J]. 许丽颖,喻丰,邬家骅,韩婷婷,赵靓. 心理科学进展. 2017(11)
[3]处理流程视角下的大数据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 陆泉,张良韬.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7(04)
[4]共情的时代变迁:一项横断历史元分析[J]. 颜志强,苏金龙,苏彦捷.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10)
[5]共情研究主题的变化——来自文献计量学的证据[J]. 颜志强,苏彦捷. 心理科学. 2017(03)
[6]从AlphaGo到BetaGo—–基于任务可完成性分析的定性人工智能的定量实现[J]. 苏剑波,陈叶飞,马哲,黄瑶,向国菲,陈若冰.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6(12)
[7]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从认知科学五个层级的理论看人机大战[J]. 蔡曙山,薛小迪.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8]拟人化:人机交互中的心理学应用[J]. 宗阳,王广新.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05)
[9]机器学习及其算法和发展研究[J]. 张润,王永滨.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10]科学选择与伦理身份:阿西莫夫小说中的人机伦理关系[J]. 陈涛. 华中学术. 2015(02)
本文编号:3244984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 2019,42(0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传统共情理论模型及其启示
2 智能体共情及其计算机模型
3 智能体共情实现的实证探索
4 研究展望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器人伦理中的道德责任问题研究[J]. 杜严勇. 科学学研究. 2017(11)
[2]拟人化:从“它”到“他”[J]. 许丽颖,喻丰,邬家骅,韩婷婷,赵靓. 心理科学进展. 2017(11)
[3]处理流程视角下的大数据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 陆泉,张良韬.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7(04)
[4]共情的时代变迁:一项横断历史元分析[J]. 颜志强,苏金龙,苏彦捷.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10)
[5]共情研究主题的变化——来自文献计量学的证据[J]. 颜志强,苏彦捷. 心理科学. 2017(03)
[6]从AlphaGo到BetaGo—–基于任务可完成性分析的定性人工智能的定量实现[J]. 苏剑波,陈叶飞,马哲,黄瑶,向国菲,陈若冰.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6(12)
[7]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从认知科学五个层级的理论看人机大战[J]. 蔡曙山,薛小迪.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8]拟人化:人机交互中的心理学应用[J]. 宗阳,王广新.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05)
[9]机器学习及其算法和发展研究[J]. 张润,王永滨.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10]科学选择与伦理身份:阿西莫夫小说中的人机伦理关系[J]. 陈涛. 华中学术. 2015(02)
本文编号:3244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4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