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舌尖现象研究的选题条件和情绪对舌尖现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23 17:42
  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以下简称TOT)即人们确定自己知道某个词语或信息,但暂时回忆不起来,伴有熟悉感和即将回忆出的迫切感的现象。近年TOT来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是有关情绪与TOT的关系研究尚不够充分。本研究通过考察TOT研究时回答问题范式下的选题条件来为TOT的研究提供选材依据,通过比较在不同情绪状态和不同情绪强度下TOT发生率和TOT问题再认率的不同,来考察情绪对TOT的影响。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研究一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以50名大学三年级学生为被试,以不同熟悉度和信息量的90道题为实验材料,采用3(熟悉度:高、中、低)×2(信息量:多、少)混合设计,考察TOT研究的选题条件,为TOT的研究提供选材依据。研究二分为两个分实验,实验一以66名大学三年级在校生为被试,随机分为正性、负性和中性情绪组,通过看不同的电影片段来启动情绪,之后比较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TOT发生率以及TOT问题再认率的差异。实验二以42名大学三年级在校生为被试,随机分为高度正性情绪组和高度负性情绪组,以实验一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组为比较对象,考察被试在不同情...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舌尖现象的研究概述
        1.1 舌尖现象的定义
        1.2 舌尖现象的研究范式
        1.3 舌尖现象的认知机制理论
        1.4 舌尖现象的相关研究
    2 舌尖现象研究的选题条件
    3 情绪对舌尖现象的影响
    4 小结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实践意义
    3 研究目的
    4 研究假设
    5 研究框架
    6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预实验
        1 实验目的
        2 实验程序
    研究一 舌尖现象研究的选题条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被试
            3.2 实验设计
            3.3 实验材料与工具
            3.4 实验程序
            3.5 计分标准
            3.6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4.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熟悉度和信息量问题的 TOT 发生率的总体情况
            4.2 不同熟悉度和信息量问题的 TOT 发生率的差异分析
        5.讨论
            5.1 不同熟悉度问题对 TOT 发生率的影响
            5.2 不同信息量问题对 TOT 发生率的影响
            5.3 TOT 研究的选题条件
        6.小结
    研究二 不同情绪状态及其强度对舌尖现象的影响
        (一)不同情绪状态对舌尖现象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被试
                3.2 实验设计
                3.3 实验材料与工具
                3.4 实验程序
                3.5 计分标准
                3.6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4.结果与分析
                4.1 关于情绪启动情况的结果分析
                4.2 不同情绪状态对 TOT 发生率影响的结果分析
                4.3 不同情绪状态对 TOT 问题再认率影响的结果分析
            5.讨论
                5.1 不同情绪状态对 TOT 发生率的影响
                5.2 不同情绪状态对 TOT 问题再认率的影响
            6.小结
        (二)不同情绪强度对舌尖现象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实验被试
                3.2 实验设计
                3.3 实验材料与工具
                3.4 实验程序
                3.5 计分标准
                3.6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4.结果与分析
                4.1 关于情绪诱发情况的结果分析
                4.2 不同情绪强度对 TOT 发生率影响的结果分析
                4.3 不同情绪强度对 TOT 问题再认率影响的结果分析
            5.讨论
                5.1 不同情绪强度对 TOT 发生率的影响
                5.2 不同情绪强度对 TOT 问题再认率的影响
            6.小结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舌尖现象研究的选题条件
    2.不同情绪状态对舌尖现象的影响
    3.不同情绪强度对舌尖现象的影响
    4.舌尖现象作为元认知主观体验进行研究的意义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第六部分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问题熟悉程度调查问卷(部分内容)
    附录 B 情绪自评量表
    附录 C 舌尖现象研究所选问题(部分内容)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TOT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阐释[J]. 李文,郑艳艳.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2]言语产生中的舌尖现象研究综述[J]. 姜敏敏,李虎.  沈阳大学学报. 2011(01)
[3]为什么会出现“舌尖现象”?——TOT现象发生机制之争[J]. 苏玲,陈俊.  心理科学. 2011(01)
[4]舌尖现象和知晓感的关系研究[J]. 崔振菊,田凤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5]关于“舌尖”现象的两种理论假说[J]. 沐守宽,李文.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2)
[6]自尊对失败后抑郁、焦虑反应的缓冲效应[J]. 张向葵,田录梅.  心理学报. 2005(02)
[7]舌尖现象的研究进展[J]. 郭桃梅,彭聃龄.  心理科学. 2005(02)
[8]不同情绪模式的图片刺激启动效应[J]. 郑希付.  心理学报. 2003(03)
[9]FOK:是线索熟悉,还是目标提取?[J]. 杨治良,杜建政.  心理学报. 2000(03)
[10]对FOK的线索熟悉性假说的重新检验[J]. 罗劲,林仲贤.  心理学报. 1998(03)



本文编号:3245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45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e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