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具身知觉符号理论视角下的情绪启动效应

发布时间:2021-07-14 08:18
  从知觉符号理论出发对情绪启动效应进行解读,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涉及的知觉符号相似性、框架相似性及模态激活延续性是情绪启动效应产生的可能机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情绪启动的知觉符号匹配假说,并建构情绪启动效应认知加工模型,对现有情绪启动理论进行整合和拓展,以促进情绪启动刺激材料的拓展、提高研究生态效度;促进情绪启动效应操作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其应用价值。情绪启动研究亦能反哺于知觉符号理论,促进其发展。 

【文章来源】:心理学探新. 2020,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具身知觉符号理论视角下的情绪启动效应


知觉符号理论认知加工模型

知觉,符号,示例,情绪


基于此,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加工之间的情绪启动效应取决于模拟装置中各自模拟器所包含的知觉符号的匹配程度。以前文所描述的Scherer和Larsen(2011)的实验为例说明知觉符号、模拟器在情绪启动效应中的作用机制,其启动加工流程如下图2所示。该实验以情绪性音频为启动刺激,以情绪词语为目标刺激,以词语效价判断为加工任务。情绪性音频和语义词汇刺激的模拟器中均包含情绪模态PS(PSI和PSII),存在知觉符号上的相似性;启动刺激听觉PSI、目标刺激语义PSII与情绪PS之间都有良好的通达性,存在框架的相似性;当两者情绪PS的效价一致时其通达性更高,模型中情绪PSI与情绪PSII之间交叉部分越多,启动效应也就更显著。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没有”为什么隐含着“消极情绪”?——否定加工中的情绪表征[J]. 高志华,鲁忠义.  心理学报. 2019(02)
[2]具身效应何处寻:解决可重复性危机的分析性途径[J]. 刘传军,廖江群.  心理科学进展. 2018(12)
[3]具身的情绪调节:面部表情对内隐情绪的影响[J]. 鲍婧,傅纳.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02)
[4]躯体表情与面部表情加工进程比较[J]. 丁小斌,康铁君,赵鑫,付军军.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3)
[5]镜像神经元的意义[J]. 叶浩生.  心理学报. 2016(04)
[6]情绪概念加工与情绪面孔知觉的相互影响[J]. 刘文娟,沈曼琼,李莹,王瑞明.  心理学报. 2016(02)
[7]身心融合学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意蕴[J]. 殷明,刘电芝.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7)
[8]具身化、隐喻理解与情绪启动[J]. 陈巍,黄家裕.  浙江社会科学. 2012(08)
[9]情绪具身观:情绪研究的新视角[J]. 刘亚,王振宏,孔风.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1)
[10]情绪启动研究[J]. 蒋重清,杨丽珠.  心理科学. 2005(02)



本文编号:3283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83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4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