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新颖性和有效性的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14 17:04
空间隐喻是以空间概念为始源域映射到其他抽象的目标域上。目前有关创造力的隐喻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哪些具身方式或者哪些隐喻因素可以影响创造力任务的表现,而有关创造力的两个主要特征——有效性和新颖性的空间隐喻机制仍不得而知。因此,研究一通过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讨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隐喻映射的双向性。实验1a采用迫选法,发现“常规-左、新颖-右”的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实验1b采用启动范式,在水平空间启动条件下探讨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的理解中是不是存在由目标域向始源域的映射,结果显示存在“右是新颖”,不存在“左是常规”。实验1c采用启动范式,在新颖性启动下探讨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的理解中是不是存在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结果显示存在“新颖是右”,不存在“常规是左”。实验2的三个实验范式同实验1。实验2a结果显示“有效-上、无效-下”的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实验2b结果显示存在“上是有效”,不存在“下是无效”。实验2c结果显示存在“有效是上”,不存在“无效是下”。研究二(实验3和实验4)探讨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对认知的影响。实验3探讨创造力新颖...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第3章研究一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隐喻映射的双向性3.1实验1: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隐喻映射的双向性3.1.1实验1a: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3.1.1.1实验目的采用迫选法,验证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3.1.1.2实验材料采用有关创造性产品的图片108张(Renetal.,2020),按照创造性产品的两个维度(新颖性和有效性)分为三类:常规有效产品(低新颖性、高有效性)、新颖有效产品(高新颖性、高有效性)、新颖无效产品(高新颖性、低有效性)(如图1)。之所以没有常规无效的产品(低新颖性、低有效性),是因为无效的产品没有社会价值,往往都是不常见的、新颖的产品,因此很难具有新颖性和有效性都低的产品(Krgeretal.,2013;Rutteretal.,2012)。常规有效产品新颖有效产品新颖无效产品图2产品图片举例选取19名在校大学生对三类产品的新颖性进行评分(1-7评分,1=非常不新颖,7=非常新颖),并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被试对三类产品新颖性的评分差异显著,F(2,17)=2607.14,p<0.001,ηp2=0.72。事后检验结果显示,新颖有效产品(M=5.57,SD=1.36)显著高于常规有效产品(M=1.43,SD=0.75),p<0.001;新颖无效产品(M=5.39,SD=1.39)显著高于常规有效产品(M=1.43,SD=0.75),p<0.001;新颖有效产品(M=5.57,SD=1.36)显著高于新颖无效产品
产品(M=1.76,SD=1.11),p<0.001;常规有效产品(M=5.66,SD=1.22)显著高于新颖无效产品(M=1.76,SD=1.11),p<0.001;新颖有效产品(M=5.82,SD=1.08,)显著高于常规有效产品(M=5.66,SD=1.22),p<0.05。实验1a选取其中常规有效产品图片和新颖有效产品图片各35张,挑选其中6张(3张常规有效产品图片、3张新颖有效产品图片)作为练习实验材料,剩余64张(32张常规有效产品图片、32张新颖有效产品图片)作为正式实验材料。另外采用Casasanto(2009)在研究中使用过的卡通人物图,按照新颖性空间隐喻的方向,在卡通人物左边和右边呈现方框(如图3)。被试在观看过产品图片后,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将产品放在卡通人物左边或者右边的框中。这一范式在许多研究中被多次使用,用于测量被试的外显隐喻联结(鲁忠义等,2017;王锃,鲁忠义,2013;翟冬雪等,2016;张亚慧,鲁忠义,2019)。为了方便图片的随机呈现,本文在这一范式基础上加以改进,将纸笔测试变为由eprime呈现,然后口头报告答案的方式进行。图3实验1a中使用的卡通人物图3.1.1.3实验设计实验为2×2两因素被试内设计,一个自变量为产品类型:常规有效产品、新颖有效产品;另一个自变量为空间位置:左、右。因变量是被试把两类产品分别放在左边或右边的频数和比率。3.1.1.4被试河北大学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30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7人,平均年龄为20.13±1.4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少年犯罪者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及其原因[J]. 张亚慧,鲁忠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06)
[2]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对空间关系判断的影响[J]. 贾宁,冯新明,鲁忠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03)
[3]创造性产品评价中的从众效应[J]. 张红,任靖远,刘晨阳,罗劲. 心理学报. 2019(06)
[4]句子启动范式下的道德概念空间隐喻:匹配抑制还是匹配易化?[J]. 贾宁,陈换娟,鲁忠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5)
[5]空间语言标记影响亲属关系的容器隐喻[J]. 汪新筱,江珊,张积家. 心理学报. 2018(09)
[6]融合视角下的西方创造力系统观[J]. 张亚坤,陈龙安,张兴利,施建农.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5)
[7]具身理论分歧:概念隐喻与知觉符号观[J]. 李子健,张积家,乔艳阳.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8(02)
[8]身体与认知表征:见解与分歧[J]. 叶浩生,麻彦坤,杨文登. 心理学报. 2018(04)
[9]卷入欺负行为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J]. 鲁忠义,郭娟,冯晓慧. 心理科学. 2017(05)
[10]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理解中的映射:双向性及不平衡性[J]. 鲁忠义,贾利宁,翟冬雪. 心理学报. 2017(02)
博士论文
[1]创作者信息对创造性观念评价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D]. 韩建涛.华东师范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道德概念的水平空间隐喻及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 赵益.四川师范大学 2019
[2]肢体残疾人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及双向映射[D]. 高颖.陕西师范大学 2018
[3]反应模式对时间空间一致性效应的影响[D]. 郝海平.河北大学 2018
[4]个体的创造力水平对创造性产品评价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D]. 葛樱.华东师范大学 2018
[5]顿悟在错误记忆中的加工优势效应[D]. 胡兆辉.河北大学 2017
[6]身体状态对创造性想法产生的影响[D]. 周艳云.西南大学 2016
[7]道德概念的水平人际距离隐喻表征的双向性[D]. 肖玉珠.河北师范大学 2015
[8]现代汉语社会地位的空间隐喻实验研究[D]. 许晓迪.上海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84543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第3章研究一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隐喻映射的双向性3.1实验1: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隐喻映射的双向性3.1.1实验1a: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3.1.1.1实验目的采用迫选法,验证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3.1.1.2实验材料采用有关创造性产品的图片108张(Renetal.,2020),按照创造性产品的两个维度(新颖性和有效性)分为三类:常规有效产品(低新颖性、高有效性)、新颖有效产品(高新颖性、高有效性)、新颖无效产品(高新颖性、低有效性)(如图1)。之所以没有常规无效的产品(低新颖性、低有效性),是因为无效的产品没有社会价值,往往都是不常见的、新颖的产品,因此很难具有新颖性和有效性都低的产品(Krgeretal.,2013;Rutteretal.,2012)。常规有效产品新颖有效产品新颖无效产品图2产品图片举例选取19名在校大学生对三类产品的新颖性进行评分(1-7评分,1=非常不新颖,7=非常新颖),并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被试对三类产品新颖性的评分差异显著,F(2,17)=2607.14,p<0.001,ηp2=0.72。事后检验结果显示,新颖有效产品(M=5.57,SD=1.36)显著高于常规有效产品(M=1.43,SD=0.75),p<0.001;新颖无效产品(M=5.39,SD=1.39)显著高于常规有效产品(M=1.43,SD=0.75),p<0.001;新颖有效产品(M=5.57,SD=1.36)显著高于新颖无效产品
产品(M=1.76,SD=1.11),p<0.001;常规有效产品(M=5.66,SD=1.22)显著高于新颖无效产品(M=1.76,SD=1.11),p<0.001;新颖有效产品(M=5.82,SD=1.08,)显著高于常规有效产品(M=5.66,SD=1.22),p<0.05。实验1a选取其中常规有效产品图片和新颖有效产品图片各35张,挑选其中6张(3张常规有效产品图片、3张新颖有效产品图片)作为练习实验材料,剩余64张(32张常规有效产品图片、32张新颖有效产品图片)作为正式实验材料。另外采用Casasanto(2009)在研究中使用过的卡通人物图,按照新颖性空间隐喻的方向,在卡通人物左边和右边呈现方框(如图3)。被试在观看过产品图片后,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将产品放在卡通人物左边或者右边的框中。这一范式在许多研究中被多次使用,用于测量被试的外显隐喻联结(鲁忠义等,2017;王锃,鲁忠义,2013;翟冬雪等,2016;张亚慧,鲁忠义,2019)。为了方便图片的随机呈现,本文在这一范式基础上加以改进,将纸笔测试变为由eprime呈现,然后口头报告答案的方式进行。图3实验1a中使用的卡通人物图3.1.1.3实验设计实验为2×2两因素被试内设计,一个自变量为产品类型:常规有效产品、新颖有效产品;另一个自变量为空间位置:左、右。因变量是被试把两类产品分别放在左边或右边的频数和比率。3.1.1.4被试河北大学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30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7人,平均年龄为20.13±1.4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少年犯罪者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及其原因[J]. 张亚慧,鲁忠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06)
[2]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对空间关系判断的影响[J]. 贾宁,冯新明,鲁忠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9(03)
[3]创造性产品评价中的从众效应[J]. 张红,任靖远,刘晨阳,罗劲. 心理学报. 2019(06)
[4]句子启动范式下的道德概念空间隐喻:匹配抑制还是匹配易化?[J]. 贾宁,陈换娟,鲁忠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5)
[5]空间语言标记影响亲属关系的容器隐喻[J]. 汪新筱,江珊,张积家. 心理学报. 2018(09)
[6]融合视角下的西方创造力系统观[J]. 张亚坤,陈龙安,张兴利,施建农.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5)
[7]具身理论分歧:概念隐喻与知觉符号观[J]. 李子健,张积家,乔艳阳.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8(02)
[8]身体与认知表征:见解与分歧[J]. 叶浩生,麻彦坤,杨文登. 心理学报. 2018(04)
[9]卷入欺负行为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J]. 鲁忠义,郭娟,冯晓慧. 心理科学. 2017(05)
[10]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理解中的映射:双向性及不平衡性[J]. 鲁忠义,贾利宁,翟冬雪. 心理学报. 2017(02)
博士论文
[1]创作者信息对创造性观念评价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D]. 韩建涛.华东师范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道德概念的水平空间隐喻及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 赵益.四川师范大学 2019
[2]肢体残疾人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及双向映射[D]. 高颖.陕西师范大学 2018
[3]反应模式对时间空间一致性效应的影响[D]. 郝海平.河北大学 2018
[4]个体的创造力水平对创造性产品评价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D]. 葛樱.华东师范大学 2018
[5]顿悟在错误记忆中的加工优势效应[D]. 胡兆辉.河北大学 2017
[6]身体状态对创造性想法产生的影响[D]. 周艳云.西南大学 2016
[7]道德概念的水平人际距离隐喻表征的双向性[D]. 肖玉珠.河北师范大学 2015
[8]现代汉语社会地位的空间隐喻实验研究[D]. 许晓迪.上海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84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28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