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自我信息的反应抑制优势:来自神经振荡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1-08-05 22:00
  为探明个体对自我信息的反应抑制神经机制,记录了被试在完成面孔识别的停止信号任务时的脑电信号。神经振荡结果显示,反应任务中,加工自我面孔引发了更大的同步化δ节律和去同步化β节律;停止任务中,自我面孔引发了更大的去同步化β节律,特别在大脑前额区和中线上。表明,自我信息的反应抑制优势发生在抑制控制阶段,在于增强的β节律的去同步化促进了运动准备,提高了后续的动作抑制的速度。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 2019,42(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方法
    2.1 被试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程序
    2.4 脑电数据记录与分析
        2.4.1 脑电数据记录
        2.4.2 脑电数据预处理
        2.4.3 脑电时频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行为结果
    3.2 神经振荡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相关信息对视觉搜索主动抑制的易化作用[J]. 李杨卓,钱浩悦,朱敏,高湘萍.  心理学报. 2018(01)
[2]运动区Beta节律的活动特点及功能意义[J]. 郝俊懿,廖渝.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9)
[3]自我面孔对空间注意的调控:来自Posner空间线索范式的证据(英文)[J]. 刘明慧,王凌云,隋洁,张明.  心理科学. 2012(01)



本文编号:3324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24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5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