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离在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溢出效应中的作用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发布时间:2021-08-09 12:48
研究表明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所导致的消极应变反应会向职场之外溢出,然而对于这一溢出效应的发生机制和边界条件尚未明确,且通常为横向研究。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对员工在职场之外生心和行为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本研究将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区分为具体一天的和慢性的,采用分段测量的方式,考查某一天(周一)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对员工睡眠状况和心理健康的影响;选取“与工作的心理分离”变量,考查它在当天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经历对当天晚上的工作-家庭冲突中的中介对比调节作用,并观察作为对以往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经历的整体知觉和整体评价的慢性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在这一中介效应中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证明了一个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溢出效应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主要结果包括:1)当天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正向预测员工当天下班前和晚上在家中受损的心理健康;2)当天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当天的睡眠状况(包括睡眠时间和整体的睡眠质量)无关;3)当天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负向预测员工当天晚上的“与工作的心理分离”和工作-家庭冲突;4)当天的“与工作的心理分离”在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对当天的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
2.1.1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概念和内涵
2.1.2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测量
2.1.3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
2.1.4 对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研究的评价
2.2 与工作的心理分离
2.2.1 “与工作的心理分离”的概念和内涵
2.2.2 “与工作的心理分离”的测量
2.2.3 “与工作的心理分离”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
2.2.4 对“与工作的心理分离”研究的评价
2.3 工作-家庭冲突
2.3.1 工作-家庭冲突的概念和内涵
2.3.2 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
2.3.3 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
2.3.4 对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的评价
3 本研究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假设
3.2.1 当天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和当天的心理健康
3.2.2 当天的/慢性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和当天的“与工作的心理分离”
3.2.3 当天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和当天的工作-家庭冲突、当天的睡眠状况
3.2.4 当天的“与工作的心理分离”和当天的工作-家庭冲突
3.2.5 当天的“与工作的心理分离”的调节和中介作用
3.2.6 慢性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在当天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溢出效应中的调节作用
3.3 研究的整体框架图
4 研究方法
4.1 被试和程序
4.2 测量工具
5 结果
5.1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总体情况
5.2 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员工在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经历状况上的比较
5.3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各结果变量的相关分析
5.4 当天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对当天的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5.5 当天的心理分离在当天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和当天的工作-家庭冲突关系中的作用分析
5.6 慢性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调节作用:有调节的中介分析
6 讨论
6.1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现状的讨论
6.2 人口学变量上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差异讨论
6.3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消极结果讨论
6.4 心理分离在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溢出效应中的作用讨论
7 研究意义和启示
8 研究不足和展望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越不文明:从消极无礼的恶化升级到积极的文明干预[J]. 严瑜,李佳丽.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2)
[2]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的溢出和交叉效应:超越职场范围的负性作用机制[J]. 严瑜,王轶鸣. 心理科学进展. 2016(12)
[3]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竞争还是替补?[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学报. 2014(05)
[4]基于认知和情绪反应的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发展模型[J]. 严瑜,吴艺苑,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1)
[5]工作场所的不文明行为[J]. 毛畅果,孙健敏.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9)
[6]中国情境下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的结构探讨[J]. 刘嫦娥,戴万稳. 管理学报. 2011(12)
[7]国外工作-家庭平衡研究的现状述评[J]. 王晶,吴明霞,廖礼惠,吴梅宝.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8)
[8]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 心理学报. 2004(05)
硕士论文
[1]企业员工工作要求、心理脱离及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研究[D]. 蒋学.深圳大学 2017
[2]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D]. 高雅.湖南师范大学 2015
[3]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D]. 王淑星.河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32095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
2.1.1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概念和内涵
2.1.2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测量
2.1.3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
2.1.4 对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研究的评价
2.2 与工作的心理分离
2.2.1 “与工作的心理分离”的概念和内涵
2.2.2 “与工作的心理分离”的测量
2.2.3 “与工作的心理分离”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
2.2.4 对“与工作的心理分离”研究的评价
2.3 工作-家庭冲突
2.3.1 工作-家庭冲突的概念和内涵
2.3.2 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
2.3.3 工作-家庭冲突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
2.3.4 对工作-家庭冲突研究的评价
3 本研究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假设
3.2.1 当天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和当天的心理健康
3.2.2 当天的/慢性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和当天的“与工作的心理分离”
3.2.3 当天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和当天的工作-家庭冲突、当天的睡眠状况
3.2.4 当天的“与工作的心理分离”和当天的工作-家庭冲突
3.2.5 当天的“与工作的心理分离”的调节和中介作用
3.2.6 慢性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在当天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溢出效应中的调节作用
3.3 研究的整体框架图
4 研究方法
4.1 被试和程序
4.2 测量工具
5 结果
5.1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总体情况
5.2 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员工在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经历状况上的比较
5.3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各结果变量的相关分析
5.4 当天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对当天的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5.5 当天的心理分离在当天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和当天的工作-家庭冲突关系中的作用分析
5.6 慢性的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调节作用:有调节的中介分析
6 讨论
6.1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现状的讨论
6.2 人口学变量上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差异讨论
6.3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消极结果讨论
6.4 心理分离在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溢出效应中的作用讨论
7 研究意义和启示
8 研究不足和展望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越不文明:从消极无礼的恶化升级到积极的文明干预[J]. 严瑜,李佳丽.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2)
[2]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的溢出和交叉效应:超越职场范围的负性作用机制[J]. 严瑜,王轶鸣. 心理科学进展. 2016(12)
[3]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竞争还是替补?[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学报. 2014(05)
[4]基于认知和情绪反应的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发展模型[J]. 严瑜,吴艺苑,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1)
[5]工作场所的不文明行为[J]. 毛畅果,孙健敏.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9)
[6]中国情境下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的结构探讨[J]. 刘嫦娥,戴万稳. 管理学报. 2011(12)
[7]国外工作-家庭平衡研究的现状述评[J]. 王晶,吴明霞,廖礼惠,吴梅宝.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8)
[8]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 心理学报. 2004(05)
硕士论文
[1]企业员工工作要求、心理脱离及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研究[D]. 蒋学.深圳大学 2017
[2]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D]. 高雅.湖南师范大学 2015
[3]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D]. 王淑星.河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32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3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