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注意训练对非临床的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和压力反应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23 20:17
  社交焦虑是指个体本能地对社交情境有强烈担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在临床上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对环境中的威胁线索存在优先注意的倾向,表现为对环境中的负性情绪线索高度敏感,或者对威胁信息存在注意脱离困难。研究者认为,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不仅是社交焦虑障碍的产物,而且个体自动把注意分配到威胁相关刺激可能通过增强对威胁的知觉和探测来维持焦虑状态。本研究旨在证明非临床的高低社交焦虑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具有注意偏向,并通过注意训练改变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使其偏向于中性或者积极的事物,避免社交焦虑个体产生过度的焦虑反应和消极情绪,这将有利于社交焦虑个体更好地进行生活、学习和工作。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来筛选被试,以30分作为区分高低社交焦虑个体的分界线。以不同情绪词语和表情面孔为刺激材料,来检验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是否存在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研究结果表明,高社交焦虑被试对威胁词语的注意偏向指数显著高于低社交焦虑被试,即高社交焦虑个体对威胁刺激的探测要快于中性刺激。研究二中,运用基于注意成分理论的注意训练程序,使用认知控制策略来故意改变社交焦虑被试的注意焦点。通过把...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社交焦虑
        1.1 社交焦虑的概念
        1.2 社交焦虑的测量
    2. 注意偏向
        2.1 注意偏向的概念
        2.2 注意偏向的研究范式及测量
    3. 社交焦虑与注意偏向
    4. 社交焦虑与注意训练
第二部分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
    1. 现有研究不足
    2. 问题的提出
    3. 理论构想及假设
    4. 研究思路
    5. 研究意义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实证研究
        1. 研究目的与假设
        2. 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研究二 注意训练对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注意偏向和压力反应的影响
        1. 研究目的与假设
        2. 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第四部分 总讨论与结论
    1.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
    2.注意训练的作用机制
    3.外显与内隐学习的效果比较
    4.研究不足与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特征——以词语和面孔表情为刺激材料的实验研究[J]. 甘淑珍,李国瑞.  心理科学. 2010(03)
[2]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 卢勤.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04)
[3]社交焦虑个体对于不同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J]. 钱铭怡,王慈欣,刘兴华.  心理科学. 2006(06)
[4]情绪信息与注意偏向[J]. 彭晓哲,周晓林.  心理科学进展. 2005(04)
[5]焦虑个体对威胁性信息的注意偏向[J]. 刘兴华,钱铭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05)
[6]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差实验研究[J]. 陈曦,钟杰,钱铭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12)
[7]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关系评述[J]. 郭秀艳.  心理科学进展. 2004(02)
[8]社交焦虑障碍研究进展[J]. 李元吉,汤宜朗,蔡焯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03)



本文编号:3358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58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0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