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故我在?自我声音识别机制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1-08-27 23:28
自我声音属于自我相关信息,同时也是个体识别身份时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声音骨传导和空气传导的传导方式和个体动机水平的差异都会影响个体自我声音识别。在进行自我声音识别认知加工的过程中,会激活右半球额叶大部分脑区,并且在P3和N2成分上与非我身份声音识别中同样存在显著差异。从声音刺激和个体动机两种角度来开展自我声音识别研究,并结合进化心理学与脑成像技术探索其神经机制,宜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 2020,43(03)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声音身份识别的修正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威胁刺激对返回抑制的影响[J]. 徐欣颖,高湘萍. 心理科学. 2017(02)
[2]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听觉掩蔽环境下的言语识别[J]. 吴超,吴玺宏,李量.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6)
[3]内侧前额叶皮质——“自我”的神经基础[J]. 杨帅,黄希庭,傅于玲.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6)
[4]自我面孔识别的脑机制[J]. 关丽丽,齐铭铭,张庆林,杨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9)
[5]中国学生的自我面孔识别(英文)[J]. 朱滢,戚健俐,张剑. 心理学报. 2004(04)
本文编号:3367312
【文章来源】:心理科学. 2020,43(03)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声音身份识别的修正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威胁刺激对返回抑制的影响[J]. 徐欣颖,高湘萍. 心理科学. 2017(02)
[2]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听觉掩蔽环境下的言语识别[J]. 吴超,吴玺宏,李量.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6)
[3]内侧前额叶皮质——“自我”的神经基础[J]. 杨帅,黄希庭,傅于玲.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6)
[4]自我面孔识别的脑机制[J]. 关丽丽,齐铭铭,张庆林,杨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9)
[5]中国学生的自我面孔识别(英文)[J]. 朱滢,戚健俐,张剑. 心理学报. 2004(04)
本文编号:3367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67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