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抗阻运动对女性大学生消极情绪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28 09:35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运动能够有效改善消极情绪体验。但很少有研究探讨抗阻运动对个体即时情绪体验的影响及时程效应。本研究将以女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中等强度的弹性短时抗阻运动对情绪体验的影响。研究一以年龄在1824岁的100名女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BFS心境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对有、无抗阻运动经历的女性大学生在负性情绪刺激条件下情绪的体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观看负性情绪电影后,有抗阻运动经历的女性大学生的愉悦性及平静性显著高于无抗阻运动经历的女大学生,愤怒性、焦虑和抑郁程度都显著低于无抗阻运动经历的女大学生。研究二以60名年龄在1824岁的无运动习惯的女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平均随机分组,每组各30名无运动习惯的女性大学生后,采用BFS心境量表、SAM情绪反应量表及情绪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单独试测。首先,在实验开始前测量被试的情绪,随即观看诱导消极情绪的影片后进行情绪测量;之后,运动组和静坐组分别进行30min的运动和静坐,每10min进行情绪测量;最后,待心率回复到基线水平...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观影前后抗阻经历者和无抗阻经历者愉悦性情绪变化图
图 3.2 观影前后抗阻经历者和无抗阻经历者愉悦性情绪变化图对 BFS 心境量表的平静性采用 2(组别)×2(实验阶段)重复测量方差分结果显示:实验阶段主效应显著,F(1,98)=293.302,p<0.001,η2=0.750,后被试的平静性(M=9.95,SD=2.78)显著低于观影前(M=15.57,SD=2.59)。主效应不显著,F(1,98)=2.818,p>0.05,η2=0.040。实验阶段和组别交互显著,F(1,98)=4.294,p<0.05,η2=0.028。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前,有抗阻经历的女性大学生(M=15.58,SD=2.74)和无抗阻经历者=15.56,SD=2.46)在平静性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观影后,抗阻者(M=10.64,SD=3.39)和无抗阻经历者(M=9.26,SD=1.76)有显著性差p<0.05),无抗阻经历者均值在观影前后差异较大(见图 3.3)。
15图 1 研究一实验流程示意图3.4 数据分析使用 SPSS19.0 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我们对有抗阻经历者和无抗阻经历者在诱导负性情绪之前和之后进行重复性方差和对 bfs心境量表进行多元方差分析检验。对 BFS 心境量表的愉悦性采用 2(组别:抗阻经历者和无抗阻经历者)×2(实验阶段:观影前、后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阶段主效应显著,F(1,98)=216.074,p<0.001,η2=0.688,观影后被试的愉悦性(M=10.05,SD=3.90)显著低于观影前(M=15.61,SD=3.19);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1,98)=0.18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理健康与现代大学生素质培养[J]. 吴彦璐,白宗刚. 时代教育. 2017(05)
[2]锻炼情绪效益的影响因素[J]. 蒋长好,朱姣,陈婷婷. 中国健康教育. 2016(09)
[3]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女大学生内隐与外显情绪调节效果的实验研究[J]. 杜吟,殷恒婵,李卫东,郭建富,陈爱国,王畅,崔蕾. 中国体育科技. 2015(04)
[4]身体活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元分析——来自实验研究的证据[J]. 徐雷. 体育科学. 2014(10)
[5]体育锻炼对抑郁女大学生抑郁状态、单胺递质的影响研究[J]. 李秋利,关尚一,尹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08)
[6]阻抗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综述[J]. 刘颖,黄梦怡,胡玮琪. 科技信息. 2014(02)
[7]什么样人更善于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研究[J]. 赵鑫,金戈,周仁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3)
[8]一次性身体锻炼及其辅以音乐欣赏的短期情绪效益比较研究[J]. 张韧仁,周成林.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4)
[9]冠心病患者抗阻运动康复进展[J]. 李广鹤,车琳. 实用老年医学. 2013(03)
[10]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修订[J]. 王玉洁,窦凯,刘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本文编号:3368267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观影前后抗阻经历者和无抗阻经历者愉悦性情绪变化图
图 3.2 观影前后抗阻经历者和无抗阻经历者愉悦性情绪变化图对 BFS 心境量表的平静性采用 2(组别)×2(实验阶段)重复测量方差分结果显示:实验阶段主效应显著,F(1,98)=293.302,p<0.001,η2=0.750,后被试的平静性(M=9.95,SD=2.78)显著低于观影前(M=15.57,SD=2.59)。主效应不显著,F(1,98)=2.818,p>0.05,η2=0.040。实验阶段和组别交互显著,F(1,98)=4.294,p<0.05,η2=0.028。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前,有抗阻经历的女性大学生(M=15.58,SD=2.74)和无抗阻经历者=15.56,SD=2.46)在平静性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观影后,抗阻者(M=10.64,SD=3.39)和无抗阻经历者(M=9.26,SD=1.76)有显著性差p<0.05),无抗阻经历者均值在观影前后差异较大(见图 3.3)。
15图 1 研究一实验流程示意图3.4 数据分析使用 SPSS19.0 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我们对有抗阻经历者和无抗阻经历者在诱导负性情绪之前和之后进行重复性方差和对 bfs心境量表进行多元方差分析检验。对 BFS 心境量表的愉悦性采用 2(组别:抗阻经历者和无抗阻经历者)×2(实验阶段:观影前、后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阶段主效应显著,F(1,98)=216.074,p<0.001,η2=0.688,观影后被试的愉悦性(M=10.05,SD=3.90)显著低于观影前(M=15.61,SD=3.19);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1,98)=0.18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理健康与现代大学生素质培养[J]. 吴彦璐,白宗刚. 时代教育. 2017(05)
[2]锻炼情绪效益的影响因素[J]. 蒋长好,朱姣,陈婷婷. 中国健康教育. 2016(09)
[3]运动与非运动群体女大学生内隐与外显情绪调节效果的实验研究[J]. 杜吟,殷恒婵,李卫东,郭建富,陈爱国,王畅,崔蕾. 中国体育科技. 2015(04)
[4]身体活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元分析——来自实验研究的证据[J]. 徐雷. 体育科学. 2014(10)
[5]体育锻炼对抑郁女大学生抑郁状态、单胺递质的影响研究[J]. 李秋利,关尚一,尹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08)
[6]阻抗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综述[J]. 刘颖,黄梦怡,胡玮琪. 科技信息. 2014(02)
[7]什么样人更善于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研究[J]. 赵鑫,金戈,周仁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3)
[8]一次性身体锻炼及其辅以音乐欣赏的短期情绪效益比较研究[J]. 张韧仁,周成林.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04)
[9]冠心病患者抗阻运动康复进展[J]. 李广鹤,车琳. 实用老年医学. 2013(03)
[10]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修订[J]. 王玉洁,窦凯,刘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本文编号:3368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36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