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罪犯对威胁信息注意偏向的时程特点及习惯化倾向
发布时间:2021-09-29 12:34
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在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65%,是一个相当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等,有不少研究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过探讨,发现犯罪青少年多来自存在个体和家庭紊乱、经济困难等诸多问题的家庭,McNulty和Bellair(2003)研究也发现,青少年因为他们的家庭和所居住的社区处于不利的社会经济状况更容易卷入暴力行为中。在对青少年犯罪情绪状况的相关研究就发现,青少年罪犯情绪障碍的发生频数较正常人群更高,其具有与常人不同的独特心理结构,情绪不稳定,易冲动、自制力差,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研究指出少年犯的情绪智力与同龄中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较低的情绪智力反映出少年犯的情绪感知能力、评价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及利用情绪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相对较差;青少年罪犯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其在情绪方面显现抑郁的明显多于正常少年。结合大量对情绪障碍与威胁信息注意偏向的研究,分析青少年罪犯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存在与普通青少年不同的特点。近年来注意偏向的变化研究开始受到关注,注意偏向因刺激呈现时间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的相关研究发现,高低焦虑者在...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问题提出
1.1.1 青少年犯罪的理论
1.1.2 青少年犯罪的注意偏向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述评
2.1 注意偏向的主要研究范式
2.1.1 情绪stroop范式
2.1.2 点探测范式
2.1.3 视觉搜索范式
2.1.4 线索-靶子范式
2.1.5 负启动范式
2.1.6 Garner范式
2.2 注意偏向的原因
2.2.1 注意成分
2.2.2 图式理论
2.2.3 注意资源理论
2.2.4 平行分布处理(PDP)模型
2.3 注意偏向的变化特点
2.4 现有研究的局限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方法与程序
4 实验一:青少年罪犯对威胁性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在时间进程上的特点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对象
4.4 研究方法
4.4.1 实验材料
4.4.2 实验设计
4.4.3 实验程序
4.5 数据转换和处理
4.6 统计分析
4.7 结果与分析
4.7.1 呈现时间为100ms
4.7.2 呈现时间为500ms
4.7.3 呈现时间为1250ms
4.8 讨论
4.8.1 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特点
4.8.2 注意偏向机制的时间进程特点
5 实验二:青少年罪犯对威胁性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习惯化特点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对象
5.4 研究方法
5.4.1 实验材料
5.4.2 实验设计
5.4.3 实验程序
5.5 数据转换和处理
5.6 统计分析
5.7 结果与分析
5.7.1 四因素方差分析
5.7.2 偏向分数和回避分数
5.8 讨论
5.8.1 注意偏向的习惯化特点
5.8.2 注意偏向机制的习惯化特点
6 综合讨论
6.1 本研究方法论的讨论
6.2 青少年罪犯反应时特点及提示效应
6.3 青少年罪犯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
6.4 青少年罪犯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习惯化倾向
6.5 本研究的创新点
6.6 本研究的不足
7 研究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TSD青少年对威胁图片注意偏向的时程特点及习惯化倾向[J]. 王海涛,黄珊珊,黄月胜,孙孝游,郑希付.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03)
[2]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 操学诚,路琦,牛凯,王星.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06)
[3]青少年罪犯焦虑、抑郁情绪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 邹志礼,蒙华庆,胡华,王慧,李明高,卢军,梁华平,杜莲,傅一笑,罗庆华,邱海棠,邱田,屈远,雍那,程雪,刘海霞,赵雯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12)
[4]青少年暴力犯罪人格问卷的编制[J]. 肖利军,刘旭峰,苗丹民. 实用预防医学. 2010(11)
[5]重度抑郁症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J]. 乐洪波,马树华,程晓玲,王兆新,胡治国,张慧红,丘春柳,李惠,张龚巍,廖玲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11)
[6]攻击者的注意偏向与归因偏向及其关系[J]. 喻丰,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4)
[7]重复呈现情绪面孔对抑郁症状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影响[J]. 刘阳娥,冯正直,戴琴,王凤,廖承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09)
[8]搜索威胁:负性情绪图片的选择性注意[J]. 郝芳,俞国良.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06)
[9]惊恐障碍的认知偏向研究[J]. 安献丽,郑希耕.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2)
[10]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J]. 戴琴,冯正直.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2)
硕士论文
[1]青少年负性情绪加工的发展及性别差异:ERP研究[D]. 鞠恩霞.西南大学 2011
[2]未成年罪犯家庭功能、自我意识、犯罪心理结构的现状调查及其关系研究[D]. 彭新波.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不同神经质水平大学生对情绪图片刺激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 吴小琴.江西师范大学 2010
[4]青少年罪犯人格特征与犯罪相关因素分析[D]. 李瑞.中南大学 2010
[5]特质焦虑者对愤怒面孔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 何卓.河北师范大学 2010
[6]PTSD初中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 苟娜.西南大学 2009
[7]恐惧情绪下高低物质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研究[D]. 林国志.第二军医大学 2009
[8]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与气质、情绪的关系[D]. 张蔚.山东师范大学 2007
[9]青少年犯罪心理探讨[D]. 樊颖.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13715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问题提出
1.1.1 青少年犯罪的理论
1.1.2 青少年犯罪的注意偏向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述评
2.1 注意偏向的主要研究范式
2.1.1 情绪stroop范式
2.1.2 点探测范式
2.1.3 视觉搜索范式
2.1.4 线索-靶子范式
2.1.5 负启动范式
2.1.6 Garner范式
2.2 注意偏向的原因
2.2.1 注意成分
2.2.2 图式理论
2.2.3 注意资源理论
2.2.4 平行分布处理(PDP)模型
2.3 注意偏向的变化特点
2.4 现有研究的局限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方法与程序
4 实验一:青少年罪犯对威胁性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在时间进程上的特点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对象
4.4 研究方法
4.4.1 实验材料
4.4.2 实验设计
4.4.3 实验程序
4.5 数据转换和处理
4.6 统计分析
4.7 结果与分析
4.7.1 呈现时间为100ms
4.7.2 呈现时间为500ms
4.7.3 呈现时间为1250ms
4.8 讨论
4.8.1 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特点
4.8.2 注意偏向机制的时间进程特点
5 实验二:青少年罪犯对威胁性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习惯化特点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对象
5.4 研究方法
5.4.1 实验材料
5.4.2 实验设计
5.4.3 实验程序
5.5 数据转换和处理
5.6 统计分析
5.7 结果与分析
5.7.1 四因素方差分析
5.7.2 偏向分数和回避分数
5.8 讨论
5.8.1 注意偏向的习惯化特点
5.8.2 注意偏向机制的习惯化特点
6 综合讨论
6.1 本研究方法论的讨论
6.2 青少年罪犯反应时特点及提示效应
6.3 青少年罪犯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
6.4 青少年罪犯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习惯化倾向
6.5 本研究的创新点
6.6 本研究的不足
7 研究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TSD青少年对威胁图片注意偏向的时程特点及习惯化倾向[J]. 王海涛,黄珊珊,黄月胜,孙孝游,郑希付.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03)
[2]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 操学诚,路琦,牛凯,王星.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06)
[3]青少年罪犯焦虑、抑郁情绪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 邹志礼,蒙华庆,胡华,王慧,李明高,卢军,梁华平,杜莲,傅一笑,罗庆华,邱海棠,邱田,屈远,雍那,程雪,刘海霞,赵雯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12)
[4]青少年暴力犯罪人格问卷的编制[J]. 肖利军,刘旭峰,苗丹民. 实用预防医学. 2010(11)
[5]重度抑郁症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J]. 乐洪波,马树华,程晓玲,王兆新,胡治国,张慧红,丘春柳,李惠,张龚巍,廖玲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11)
[6]攻击者的注意偏向与归因偏向及其关系[J]. 喻丰,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4)
[7]重复呈现情绪面孔对抑郁症状大学生注意偏向的影响[J]. 刘阳娥,冯正直,戴琴,王凤,廖承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09)
[8]搜索威胁:负性情绪图片的选择性注意[J]. 郝芳,俞国良.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06)
[9]惊恐障碍的认知偏向研究[J]. 安献丽,郑希耕.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2)
[10]抑郁患者的注意偏向[J]. 戴琴,冯正直.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2)
硕士论文
[1]青少年负性情绪加工的发展及性别差异:ERP研究[D]. 鞠恩霞.西南大学 2011
[2]未成年罪犯家庭功能、自我意识、犯罪心理结构的现状调查及其关系研究[D]. 彭新波.湖南师范大学 2011
[3]不同神经质水平大学生对情绪图片刺激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 吴小琴.江西师范大学 2010
[4]青少年罪犯人格特征与犯罪相关因素分析[D]. 李瑞.中南大学 2010
[5]特质焦虑者对愤怒面孔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 何卓.河北师范大学 2010
[6]PTSD初中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D]. 苟娜.西南大学 2009
[7]恐惧情绪下高低物质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研究[D]. 林国志.第二军医大学 2009
[8]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与气质、情绪的关系[D]. 张蔚.山东师范大学 2007
[9]青少年犯罪心理探讨[D]. 樊颖.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13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41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