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2-08-02 18:36
内疚作为一种典型的道德情绪,被认为具有亲社会作用,但很多研究却发现内疚并不总能促进亲社会行为。为了明确内疚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分析造成结论分歧的可能原因,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了特质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状态内疚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共有46篇文献92个独立样本纳入元分析(N=17248)。元分析结果表明:(1)特质内疚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到亲社会行为类型的调节,相比较捐赠、助人、环保行为等,特质内疚与补偿之间的相关更强;(2)启动内疚状态能显著提升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但两者之间的关联呈较小的效应量,亲社会行为对象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感到内疚的个体更愿意对受害方做出亲社会行为;(3) p曲线(p-curve)分析发现,两个元分析研究的p曲线均呈显著右偏态,表明特质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状态内疚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均存在真实的效应,而不是出版偏倚或者p hacking导致。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1.1 背景及意义
1.2 影响内疚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因素
1.2.1 内疚的不同诱发方法
1.2.2 内疚的不同测量工具
1.2.3 内疚的不同种类
1.2.4 亲社会行为的不同种类
1.2.5 亲社会行为的不同对象
1.2.6 对照组的设置不同
1.3 本研究的目的
2 方法
2.1 文献搜索
2.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搜索及文献纳入结果
2.4 文献特征编码
2.4 元分析过程
2.4.1 效应量计算
2.4.2 模型的选定
2.4.3 发表偏差
2.4.4 p-curve分析
2.4.5 数据分析及处理程序
3 研究结果
3.1 异质性检验
3.2 发表偏差检验
3.3 主效应
3.4 p曲线 (p-curve) 分析结果
3.5 调节效应检验
4 讨论
4.1 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4.2 内疚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影响因素
4.3 研究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内疚感与亲社会倾向关系实证研究[J]. 方圆.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2]中文版内疚和羞耻倾向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 王小凤,占友龙,燕良轼.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5)
[3]内疚的认知和情绪活动及其脑区调控[J]. 冷冰冰,王香玲,高贺明,李富洪. 心理科学进展. 2015(12)
[4]道德视野下的内疚[J]. 张琨,方平,姜媛,于悦,欧阳恒磊.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0)
[5]初中生内疚情绪体验的发展及其对公平行为的影响[J]. 丁芳,周鋆,胡雨. 心理科学. 2014(05)
[6]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关系的元分析[J]. 吴鹏,刘华山. 心理学报. 2014(08)
[7]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关系的元分析[J]. 王洁,陈健芷,杨琳,高爽. 心理科学进展. 2013(10)
[8]试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及其根源[J]. 曹萍. 社科纵横. 2012(11)
[9]儿童内疚情绪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 张晓贤,桑标. 心理科学. 2012(02)
[10]对不公正历史事件的情绪反应——群体内疚[J]. 石伟,闫现洋,刘杰.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2)
硕士论文
[1]群体内疚与群体羞耻的差异研究[D]. 吕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2]初中生的内疚水平及其与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关系[D]. 黄晓娇.上海师范大学 2016
[3]初中生内疚情绪对其禁止性道德行为和指定性道德行为的影响[D]. 孙铭鸿.沈阳师范大学 2015
[4]道德补偿行为的发生机制:道德情绪和道德认同的不同作用[D]. 丁菀.浙江师范大学 2015
[5]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康家慧.河北师范大学 2014
[6]内疚与羞耻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影响的差异研究[D]. 杜灵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7]外显、内隐利他行为及其预测源研究[D]. 李磊.西北师范大学 2012
[8]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毛静思.四川师范大学 2012
[9]社会情绪和社会规范对独裁者博弈中公平行为的影响研究[D]. 刘谞.浙江大学 2011
[10]不同虚拟内疚类型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选择研究[D]. 刘金梅.西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69037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1.1 背景及意义
1.2 影响内疚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因素
1.2.1 内疚的不同诱发方法
1.2.2 内疚的不同测量工具
1.2.3 内疚的不同种类
1.2.4 亲社会行为的不同种类
1.2.5 亲社会行为的不同对象
1.2.6 对照组的设置不同
1.3 本研究的目的
2 方法
2.1 文献搜索
2.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搜索及文献纳入结果
2.4 文献特征编码
2.4 元分析过程
2.4.1 效应量计算
2.4.2 模型的选定
2.4.3 发表偏差
2.4.4 p-curve分析
2.4.5 数据分析及处理程序
3 研究结果
3.1 异质性检验
3.2 发表偏差检验
3.3 主效应
3.4 p曲线 (p-curve) 分析结果
3.5 调节效应检验
4 讨论
4.1 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4.2 内疚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影响因素
4.3 研究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内疚感与亲社会倾向关系实证研究[J]. 方圆.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2]中文版内疚和羞耻倾向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 王小凤,占友龙,燕良轼.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5)
[3]内疚的认知和情绪活动及其脑区调控[J]. 冷冰冰,王香玲,高贺明,李富洪. 心理科学进展. 2015(12)
[4]道德视野下的内疚[J]. 张琨,方平,姜媛,于悦,欧阳恒磊. 心理科学进展. 2014(10)
[5]初中生内疚情绪体验的发展及其对公平行为的影响[J]. 丁芳,周鋆,胡雨. 心理科学. 2014(05)
[6]道德推理与道德行为关系的元分析[J]. 吴鹏,刘华山. 心理学报. 2014(08)
[7]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关系的元分析[J]. 王洁,陈健芷,杨琳,高爽. 心理科学进展. 2013(10)
[8]试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及其根源[J]. 曹萍. 社科纵横. 2012(11)
[9]儿童内疚情绪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 张晓贤,桑标. 心理科学. 2012(02)
[10]对不公正历史事件的情绪反应——群体内疚[J]. 石伟,闫现洋,刘杰.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2)
硕士论文
[1]群体内疚与群体羞耻的差异研究[D]. 吕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2]初中生的内疚水平及其与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关系[D]. 黄晓娇.上海师范大学 2016
[3]初中生内疚情绪对其禁止性道德行为和指定性道德行为的影响[D]. 孙铭鸿.沈阳师范大学 2015
[4]道德补偿行为的发生机制:道德情绪和道德认同的不同作用[D]. 丁菀.浙江师范大学 2015
[5]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康家慧.河北师范大学 2014
[6]内疚与羞耻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影响的差异研究[D]. 杜灵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7]外显、内隐利他行为及其预测源研究[D]. 李磊.西北师范大学 2012
[8]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 毛静思.四川师范大学 2012
[9]社会情绪和社会规范对独裁者博弈中公平行为的影响研究[D]. 刘谞.浙江大学 2011
[10]不同虚拟内疚类型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选择研究[D]. 刘金梅.西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69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69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