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正念训练降低手机依赖者手机依赖水平的随机对照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0 20:10
  正念是一种有意识地不加评判地注意一刻接着一刻的当下经验的特殊意识状态(Brown&Ryan,2003),而正念训练(Mindfulness Training,MT)则是用以达到这种正念状态或获得这种正念技巧的脚手架(Kabat-Zinn,2005)。正念训练主要包括静坐、身体扫描、观呼吸、正念行走等技术。早期正念训练旨在缓解慢性疼痛、改善个体身心健康;后逐渐用于研究和改善个体的认知功能、成瘾行为等领域。手机依赖(Mobile Phone Dependence,MPD),又称为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ddiction)或手机过度使用(Mobile Phone Overuse),是一种由于过度使用手机而形成的成瘾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手机依赖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使其正常生活受到消极影响。研究在探究手机依赖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水平、手机渴求和抑制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积极的训练方法,对手机依赖大学生的依赖行为进行积极干预,从而降低其手机依赖水平。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对本校的530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问卷施测,对问卷得分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筛选出手机依赖者50名,非...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手机依赖概述
        1.1.1 手机依赖的定义
        1.1.2 手机依赖的表现
        1.1.3 手机依赖的消极后果
        1.1.4 手机依赖的测量工具
    1.2 手机依赖的理论基础
    1.3 手机依赖与抑制功能的关系
    1.4 正念训练概述
        1.4.1 正念训练:起源及发展简介
        1.4.2 正念训练的机制
        1.4.3 正念水平的测量工具
    1.5 手机依赖的干预方案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
    2.3 本研究意义及创新性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3 研究一: 手机依赖者的抑制功能特征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研究设计
        3.2.3 研究工具
        3.2.4 研究程序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描述性统计
        3.3.2 手机依赖组和非手机依赖组在抑制功能任务上的差异
        3.3.3 手机依赖组和非手机依赖组在其他变量上的差异
        3.3.4 手机依赖水平、正念觉知水平与个体执行控制能力之间的关系
    3.4 讨论
    3.5 结论
4 研究二: 正练训练改善手机依赖者手机依赖水平的效果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研究设计
        4.2.3 研究工具
        4.2.4 干预程序
        4.2.5 干预方案
    4.3 研究结果
        4.3.1 干预方案对手机成瘾水平的影响
        4.3.2 干预方案对手机渴求量表得分的影响
        4.3.3 干预方案对手机渴求图片评分的影响
        4.3.4 干预方案对手机APP数据记录时长的影响
        4.3.5 干预方案对一般抑制功能的影响
        4.3.6 干预方案对手机抑制功能的影响
        4.3.7 干预方案对正念水平的影响
        4.3.8 练习率与手机依赖水平下降率相关分析
        4.3.9 干预方案对手机渴求图片诱发的生理指标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干预方案对手机成瘾水平的影响
        4.4.2 干预方案对手机渴求水平的影响
        4.4.3 干预方案对手机APP数据记录时长的影响
        4.4.4 干预方案对抑制功能的影响
        4.4.5 干预方案对正念水平的影响
        4.4.6 练习率与手机依赖水平下降率相关分析
        4.4.7 干预方案对手机渴求图片诱发的生理指标的影响
    4.5 结论
5 总讨论
    5.1 手机依赖水平、正念觉知水平与个体执行控制能力之间关系
    5.2 两种干预方案的干预效果的比较
    5.3 创新点
    5.4 研究的不足之处
    5.5 研究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手机依赖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研究[J]. 邓征星,王丹,邓磊.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11)
[2]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困扰、网络交往与手机依赖的关系[J]. 许磊,丁倩,杜红芹,张春梅.  心理研究. 2016(02)
[3]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自尊、孤独感的关系[J]. 崔玉玲,彭美,韩玉莹,黄敏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08)
[4]不同手机依赖程度大学生的抑制控制特点[J]. 汪海彬,陶炎坤,徐宏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03)
[5]“媒介依赖”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交”成瘾——以对四川大学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的调查为例[J]. 朱亚希.  今传媒. 2015(02)
[6]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课堂学习效率的关系研究[J]. 许国成,黄黎,魏莉莉,朱丹丹.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4(12)
[7]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对疏离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J]. 姜永志,白晓丽.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4(05)
[8]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的初步编制[J]. 苏双,潘婷婷,刘勤学,陈潇雯,王宇静,李明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05)
[9]大学生手机依赖对课堂教学的不良影响及应对[J]. 刘芳.  黑河学刊. 2014(01)
[10]手机依赖的研究进程与构想[J]. 陈彦君.  社会心理科学. 2013 (07)

博士论文
[1]手机依赖大学生抑制控制和情绪加工特点及其干预研究[D]. 祖静.东北师范大学 2017
[2]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D]. 李丽.吉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705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05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d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