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两难困境中自恋者的道德决策

发布时间:2023-03-24 00:13
  自恋是一种好坏参半的人格特质:一方面自恋者寻求他人钦羡与社会地位,富有个人魅力,具备冒险精神;另一方面,他们不具备怜悯之心,脆弱敏感,警惕环境中的威胁,通过攻击贬低他人获得成就感。自恋者行为与决策的核心目的在于服务其膨胀且脆弱的自我概念,人格心理学家构建了自恋特质模型、动态自我调节模型等多种理论假说统合自恋者捉摸不透的性格与行为。钦羡-竞争自恋模型(NARC)认为自恋人格包含钦羡与竞争两个维度,前者表现自恋者寻求钦羡并主动调节人际交往策略,追求自我提升的积极方面;后者更多体现自恋者适应不良的阴暗性格,脆弱敏感并主动贬低报复他人等消极特质。两个维度高度相关并且存在固定的层面结构。已有研究结果表明,NARC能够有效解释自恋者在社会交际和浪漫关系中的行为特点。以往研究发现,使用自恋人格问卷(NPI)和黑暗十二条量表(DD)测得的自恋人格与两难困境中的道德决策相关,即自恋者偏好“杀一救五”的功利性道德决策。然而,这些实验设计侧重考察决策倾向,并没有涉及自恋者道德决策的中介机制以及积极自恋人格特质与道德决策的关系,同时回避了“如何评价两难决策”的难题。本研究立足于钦羡-竞争自恋人格结构,首先考察...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研究综述
    1.1 自恋人格
        1.1.1 自恋的概念与神经生理基础
        1.1.2 自恋人格与决策
        1.1.3 自恋的测量
        1.1.4 钦羡-竞争自恋模型
    1.2 两难困境中的道德决策
        1.2.1 道德决策及其神经生理基础
        1.2.2 道德两难困境——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1.2.3 义利之辩——道德两难困境中的决策
        1.2.4 道德两难困境研究的局限与突破
第2章 问题提出与假设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问题与假设
        2.2.1 钦羡-竞争自恋模型的文化适应性
        2.2.2 钦羡-竞争自恋模型能否预测道德两难决策
        2.2.3 社会评价对自恋者道德决策的调节作用
        2.2.4 自恋者是否符合德性伦理的道德标准
第3章 研究内容
    3.1 研究一:钦羡-竞争自恋模型的适应性研究
        3.1.1 研究目的
        3.1.2 被试与研究材料
        3.1.3 研究过程
        3.1.4 数据分析
        3.1.5 讨论与小结
    3.2 研究二:自恋人格与道德决策的相关研究
        3.2.1 研究目的
        3.2.2 被试与研究材料
        3.2.3 数据分析
        3.2.4 讨论与小结
    3.3 研究三:公开-非公开评价情境中自恋者的道德决策
        3.3.1 研究目的
        3.3.2 预实验
        3.3.3 实验设计与流程
        3.3.4 数据分析
        3.3.5 讨论与小结
    3.4 研究四:社会评价影响自恋者的道德决策
        3.4.1 研究目的
        3.4.2 实验设计与流程
        3.4.3 数据分析
        3.4.4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讨论与总结
    4.1 钦羡-竞争自恋模型的文化适应性研究
    4.2 钦羡/竞争自恋不能直接预测道德决策的倾向
    4.3 突破两难悖论——自恋者是否为“有德之人”
    4.4 研究局限与展望
    4.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道德两难困境材料
    附录B 研究使用的人格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69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69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