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高校心理咨询中的结案阶段 ————咨询师行为与当事人视角

发布时间:2023-03-24 00:30
  结束咨询的过程包含了“分离”、“告别”、“完成”等元素,这些元素对于咨询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且近年来国内大学生心理咨询需求量激增,利用结案阶段巩固和延续当事人的咨询收获,是提升高校咨询效率的重要途径。然而学界对结案阶段的关注度并不高,缺乏结案阶段的实证研究。故本研究旨在探索结案阶段的咨询师行为和当事人视角,以此为结案阶段的实践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包含两个质性研究。研究一以16个完整咨询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咨询师在实际咨询中的结案行为;研究二以15位刚结案的当事人为研究对象,从当事人视角探讨了咨询师在结案阶段做的工作以及当事人对结案的看法。两个研究都使用协商一致的质性研究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两个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对实践工作的建议:(1)高校心理咨询师与结案有关的行为主要包括商定结案、引向完结、检查和巩固效果、讨论未来、处理分离。(2)大学生当事人在结案中的感受是多样的;认为结案阶段有帮助的事主要有当事人可以重返咨询、咨询师给予总结和建议、咨询师推动当事人直面问题、咨询师表达鼓励和认可、咨询师表达关心,不满意的事主要有结案仓促、被动结案、帮助不够、没仪式感...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结案阶段
        2.1.1 结案阶段的界定
        2.1.2 结案阶段的概念化
    2.2 咨询师的结案行为
        2.2.1 咨询流派与结案行为
        2.2.2 结案行为的共识性
        2.2.3 结案行为的作用
    2.3 小结
    2.4 问题提出
        2.4.1 已有研究的局限与本研究的改进之处
        2.4.2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3 研究一: 高校心理咨询中的结案阶段——咨询师行为
    3.1 方法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内容
        3.1.3 研究对象
        3.1.4 研究小组
        3.1.5 数据收集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商定结案
        3.2.2 检查和巩固效果
        3.2.3 讨论未来
        3.2.4 处理分离
    3.3 讨论
        3.3.1 商定结案
        3.3.2 检查和巩固效果
        3.3.3 讨论未来
        3.3.4 处理分离
4 研究二: 高校心理咨询中的结案阶段——当事人视角
    4.1 方法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内容
        4.1.3 研究对象
        4.1.4 研究小组
        4.1.5 访谈提纲
        4.1.6 数据收集
        4.1.7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结案的提出与确定
        4.2.2 结案阶段的咨询工作
        4.2.3 结案过程中的感受
        4.2.4 对结案工作的评价
        4.2.5 对结案的期待和建议
        4.2.6 对结案的理解
    4.3 讨论
        4.3.1 结案的提出与确定
        4.3.2 结案阶段的咨询工作
        4.3.3 结案过程中的感受
        4.3.4 对结案工作的评价
        4.3.5 对结案的期待和建议
        4.3.6 对结案的理解
5 讨论
    5.1 心理咨询中的结案阶段——咨询师行为与当事人视角的对比
        5.1.1 结案阶段与结案行为的必要性
        5.1.2 次数规定对结案阶段的影响
    5.2 本研究的价值与不足
        5.2.1 本研究的价值
        5.2.2 本研究的不足
6 结论与对实践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邀请函
    附录3: 访谈知情同意书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69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69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d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