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年龄估计中的锚定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7 16:13

  本文关键词:年龄估计中的锚定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年龄估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的年龄估计不仅有助于我们与他人之间良好的互动,而且也能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在年龄估计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存在着年轻人倾向于低估个体年龄,而老年人则与之相反的现象,有研究者指出这可能是由于年龄估计中存在锚定效应。所谓年龄估计中的锚定效应,是指在年龄估计过程中,人们的估计会受到自己、熟识的人或最熟悉对象年龄信息的影响,以其作为锚定调整估计值,但这种调整往往不充分,使得其最后估计的年龄偏向该锚定的一种估计偏差现象。对年龄估计中的锚定效应的探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年龄估计过程及影响因素的理解。研究者们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对年龄估计中的锚定效应是否存在进行了验证,但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有研究者证实了这一效应,也有研究者否定了该效应,更有研究者提出该效应不稳定,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大多数研究者只是在年龄估计的相关研究中,采用简单相关对锚定效应进行了探索,并未对年龄估计中的锚定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年龄估计中是否存在锚定效应?以及锚定对象可能会是谁?自我、家人、朋友是否是个个体进行年龄估计的锚定对象?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去解答。为了探索这三个问题,本研究共设计和进行了四个实验研究。研究一设定了三个锚定组(低锚、中锚、高锚),旨在探究锚定值的高低是否会对年龄估计的结果产生影响,从而验证年龄估计中是否存在传统锚定效应;研究二旨在初步探索年龄估计可能的主要锚定对象(自我、家人、朋友),分析锚定对象年龄与年龄估计结果的相关关系,从而初步验证是否存在自我、家人、朋友锚定效应;实验三通过让被试将目标照片年龄与自我年龄进行对比的方式,来诱导其以自我为锚定,旨在探究自我锚定效应是否存在;实验四通过让被试回忆最熟悉家人或朋友成员五官特征,以及与他们一起完成的事情,来诱导其以该成员作为锚定,旨在探究家人、朋友锚定效应是否存在。研究结果表明:(1)年龄估计中存在传统锚定效应,随着锚定对象年龄增大,个体呈现更加高估目标照片年龄的趋势;(2)个体年龄与年龄估计误差、相对误差显著相关,家人、朋友年龄与年龄估计误差、相对误差显著相关。(3)年龄估计中存在自我锚定效应,在将自我年龄与目标照片年龄进行比较的实验组中,随着被试年龄增大,个体呈现出显著更高的评估目标照片年龄的趋势。(4)年龄估计中存在家人锚定效应、朋友锚定效应,在回忆成员五官特征及一起完成的事情的导入组中,随着成员年龄增大,个体呈现出显著更高的评估目标照片年龄的趋势。
【关键词】:年龄估计 锚定效应 传统锚定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文献综述10-19
  • 1.1 年龄估计10-13
  • 1.1.1 年龄估计的概念及研究意义10
  • 1.1.2 年龄估计的研究方法10-11
  • 1.1.3 年龄估计的相关研究11-13
  • 1.2 锚定效应13-16
  • 1.2.1 锚定效应的分类13-15
  • 1.2.2 锚定效应的心理机制15
  • 1.2.3 锚定效应的影响因素15-16
  • 1.3 年龄估计中的锚定效应16-19
  • 2 问题提出19-21
  • 2.1 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9
  • 2.2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9-20
  • 2.3 本研究的意义20-21
  • 3 研究一:年龄估计中的传统锚定效应21-25
  •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21
  • 3.2 实验方法21-23
  • 3.2.1 被试21
  • 3.2.2 研究材料与工具21-22
  • 3.2.3 实验设计和流程22-23
  • 3.2.4 实验指导语23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23-25
  • 4 研究二:年龄估计中锚定效应的初步探索-相关分析25-28
  •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25
  • 4.2 实验方法25-26
  • 4.2.1 被试25
  • 4.2.2 研究材料与工具25-26
  • 4.2.3 实验设计和流程26
  • 4.2.4 实验指导语26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26-28
  • 4.3.1 自我锚定效应相关分析26-27
  • 4.3.2 家人、朋友锚定效应相关分析27-28
  • 5 研究三:年龄估计中自我锚定效应28-32
  •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28
  • 5.2 实验方法28-29
  • 5.2.1 被试28
  • 5.2.2 研究材料与工具28
  • 5.2.3 实验设计与流程28-29
  • 5.2.4 实验指导语29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29-32
  • 6 研究四:家人、朋友锚定效应32-38
  • 6.1 研究目的与假设32
  • 6.2 实验方法32-34
  • 6.2.1 被试32
  • 6.2.2 研究材料与工具32-33
  • 6.2.3 实验设计与流程33
  • 6.2.4 实验指导语33-34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34-38
  • 6.3.1 家人锚定效应结果34-35
  • 6.3.2 朋友锚定效应结果35-38
  • 7 讨论38-43
  • 7.1 年龄估计中是否存在传统锚定效应39
  • 7.2 年龄估计中锚定效应的对象39-41
  • 7.2.1 自我锚定效应40
  • 7.2.2 家人、朋友锚定效应40-41
  • 7.3 年龄估计中锚定效应的心理机制41
  • 7.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41
  • 7.5 研究不足与展望41-43
  • 8 研究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8
  • 附录48-50
  • 致谢50-52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徐富明;王伟;邓子鹃;张军伟;;锚定效应的种类、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2 李斌;徐富明;马红宇;王伟;黄宝珍;王岚;;意识锚定加工对潜在锚定加工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1年02期

3 周俊;;学会“锚定效应”,不再被忽悠[J];青年博览;2014年15期

4 李美;蒋京川;;不确定情境下个体决策偏差之锚定效应的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06期

5 王晓庄;白学军;;判断与决策中的锚定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6 赵俊峰;王林召;马红灿;;学习风格中的锚定效应[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张中杰;王重鸣;;认知决策中锚定效应的量子模型研究[J];应用心理学;2010年01期

8 李斌;徐富明;王伟;;锚定效应的潜意识加工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2年04期

9 蒋多;;你真的捡到便宜了吗?[J];大众心理学;2013年04期

10 陈世平;刘畅;王晓庄;;从态度改变视角看锚定效应心理机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广乾;李建标;;不确定性条件下决策的锚定效应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李斌;徐富明;王伟;黄宝珍;王岚;;锚定效应的意识加工对潜在加工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汪飞;李艳霞;司继伟;;锚定方式对不同数感水平小学六年级儿童数学估计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斌;徐富明;;锚定效应的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黎晓婷;;“罪”初印象:刑事审判中的锚定效应研究——以基层法院刑事一审活动为视角[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6 朱丹;梁滔;王琰;吴政星;徐涛;;SNARE蛋白复合物的形成不参与囊泡锚定过程[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曲琛;周立明;罗跃嘉;;锚定判断中的心理刻度效应:来自ERP的证据[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俞军;曹家和;;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中的锚定效应[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丹尼斯·麦克纳马拉;;美国全球网络与本土的纽带:锚定外商投资[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斌;徐富明;王伟;;无所不在的锚定效应——锚定效应的潜意识加工[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泰君安期货 高琳琳;投资中的锚定效应[N];期货日报;2014年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业安;移民热背后的锚定效应[N];中国保险报;2013年

3 刘晓丹;为什么艺术品投资者容易被锚定[N];美术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陈哲;田明:朗诗锚定“轻资产” “小股操盘”步骤已明确[N];经济观察报;2014年

5 大摩华鑫基金公司;锚定效应影响投资[N];中国证券报;2014年

6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吕毅 黄石;磁锚定 消化外科微创新模式[N];健康报;2012年

7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 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协会(南加州)会长 孙涤;锚定价位与买卖不对称[N];上海证券报;2010年

8 恒泰大通 关威;非农数据“锚定”美元跌势[N];中国证券报;2012年

9 应丽斋 陈雪峰 薛佳红    ;锚定支点,寻求更稳健的科学发展[N];嘉兴日报;2012年

10 万联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部;政策底线锚定 小反弹格局不变[N];中国证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典典;管理判断中锚定效应的生成机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王晓庄;决策中的锚定效应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关荣华;液晶材料表面物理——界面效应和锚定能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家丽;我国房地产市场锚定效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穆文燕;中国在东亚汇率协调机制中的作用探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祝春晓;芸薹生链格孢AbPbs2基因功能及下游MAPK锚定作用位点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4 刘泓利;年龄估计中的锚定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马希荣;通胀预期中的锚定效应及对经济决策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晓艳;内源性的锚定值对锚定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姚欣;锚定效应的内在机制及其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肖刘威;基本锚定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微微;基于眼动跟踪技术的利用锚定效应的营销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10 李艳霞;数感水平、锚定信息对小学生数学估计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年龄估计中的锚定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490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6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