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羞怯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共情的调节作用
发布时间:2017-07-13 13:13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羞怯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共情的调节作用
【摘要】:亲社会行为能使行为的受益者获得利益,是一种积极而有意义的社会友好行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在这个关键时期得以形成。探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促进其良好品性的形成及身心的健康发展。羞怯是指人际交往中较常出现的一种情绪,过度羞怯会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焦虑、紧张和痛苦的负性情感,给个体的发展与适应造成消极影响。而共情是指个体体会到他人的感情和他人的情绪,并做出与他人思想相类似的回应的过程。探讨羞怯、共情和亲社会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据此提出有针对的建议对教育实践中培养促进青春期儿童亲社会行为,促进其品性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济南市1200名初中生作为被试,采用初中生羞怯量表、青少年亲社会倾向测量量表和IRI多维度共情量表进行研究,以考察初中生在羞怯、共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的结论如下:1.初中生亲社会行为整体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匿名的亲社会行为维度上年级差异显著,初三被试得分低于初二被试;情绪性的亲社会行为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性别差异显著,女生被试得分高于男生。2.初中生羞怯整体属于中等水平。在面对异性羞怯维度上,初一学生高于初二学生;在面对负性评价、谦和性羞怯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面对异性羞怯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3.初中生共情整体属于中等偏高水平。观点采择维度年级差异显著,初三被试得分高于初一;想象、共情关注和个人悲伤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得分低于女生。4.相关研究表明,羞怯总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谦和性羞怯与亲社会行为的各个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自我表现性羞怯除与匿名的亲社会行为相关不显著之外,与其他五个维度都呈现显著负相关。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5.共情在初中生自我表现性羞怯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在谦和性羞怯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可能亦具有调节作用(谦和性羞怯与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交互效应达到边缘显著水平),未来需要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初中生 羞怯 亲社会行为 共情 调节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0-22
- 1 亲社会行为10-14
- 1.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10-11
- 1.2 与其他概念的区分11-12
- 1.3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12
- 1.4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2-14
- 2 羞怯14-17
- 2.1 羞怯的概念14-15
- 2.2 羞怯的测量与评估15
- 2.3 羞怯对个体的影响15-17
- 3 共情17-19
- 3.1 共情的概念17-18
- 3.2 共情的测量18-19
- 4 羞怯、共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19-21
- 4.1 羞怯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19
- 4.2 共情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19-20
- 4.3 共情的调节作用20-21
- 5 问题提出21
- 6 研究假设21-22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22-24
- 1 被试22
- 2 研究工具22-23
- 2.1 初中生羞怯量表22
- 2.2 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22
- 2.3 共情量表22-23
- 3 研究程序23-24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24-36
- 1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特点24-26
- 1.1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总体特点24
- 1.2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24-26
- 2 初中生羞怯的特点26-28
- 2.1 初中生羞怯的总体特点26
- 2.2 初中生羞怯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26-28
- 3 初中生共情的特点28-30
- 3.1 初中生共情的总体特点28
- 3.2 初中生共情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28-30
- 4 初中生共情、羞怯、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30-32
- 5 初中生共情对羞怯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32-36
- 5.1 初中生共情对自我表现性羞怯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33-34
- 5.2 初中生共情对谦和性羞怯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34-36
- 第四部分 讨论36-47
- 1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特点36-37
- 2 初中生羞怯的特点37-38
- 3 初中生共情的特点38-39
- 4 初中生羞怯与亲社会行为:共情的调节作用39-42
- 4.1 初中生羞怯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39-40
- 4.2 共情对初中生羞怯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40-42
- 5 研究启示42-43
- 6 教育建议43-47
- 第五部分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51-52
- 致谢52
本文编号:537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53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