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追踪研究方法在国内心理研究中的应用述评

发布时间:2017-08-01 23:16

  本文关键词:追踪研究方法在国内心理研究中的应用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追踪研究方法 设计特征 数据分析方法 文献述评


【摘要】:以1982~2012年中国期刊网收录的88例追踪研究为对象,从应用现状、设计特征、数据处理三方面分析和评估追踪研究方法在国内心理研究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2005年之前追踪研究方法应用增长缓慢,2005年开始呈显著增长趋势,研究对象以未成年及成年早期群体为主。主要采用固定样本追踪设计,大部分研究测量2-3次、样本量在10~300之间、持续时间在3年内。61例有缺失的研究中,38例用删除法处理缺失;主要运用HLM、方差分析、t检验和SEM分析追踪数据。相当部分研究存在测量次数少、样本量较小、持续时间短、被试缺失严重及数据处理方法相对陈旧问题。追踪研究方法的应用应注意,根据理论模型和研究有效性要求确定设计类型和设计特征,根据数据特征选择缺失处理方法和追踪数据分析方法。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追踪研究方法 设计特征 数据分析方法 文献述评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GFA111009)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一般项目(GD13CXL01)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190016)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XGS100019) 广州市基础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系统(二期)(GZIT2013-ZB0465)
【分类号】:B841
【正文快照】: 1前言追踪研究可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个体间差异,探索变化规律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刘红云,张雷,2003),在发展、社会、教育和临床等心理研究领域有广泛应用。Singer和Willet(2003)对OVID数据库中1982~2002年间发表的心理学领域的追踪研究文章进行文献分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铃,陈会昌,彭晓明,陈欣银;儿童早期到中期社交退缩行为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4期

2 胡宁;邓林园;张锦涛;方晓义;陈蕾;梅海燕;;家庭功能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追踪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04期

3 张文新,纪林芹,宫秀丽,张茜,王益文,陈欣银;3~4岁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4 隋光远;中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归因训练效果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5 盖笑松,张向葵;多层线性模型在纵向研究中的运用[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6 周斌;刘俊升;刘柏涛;;书法练习对儿童多元智力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年06期

7 茅于燕,周志芳;初生至三十六个月儿童智能发展的追踪研究(一)[J];心理学报;1986年02期

8 姚琦;马华维;李强;;对新员工入职期望变化的一项纵向研究[J];心理学报;2007年06期

9 张晓;陈会昌;张桂芳;周博芳;吴巍;;亲子关系与问题行为的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对儿童早期的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08年05期

10 赵冬梅;周宗奎;孙晓军;Yeh Hsueh;Robert Cohen;;小学儿童互选友谊的发展趋势及攻击行为的影响:3年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金荣;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瑾辉;;应用SCL-90对427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及对策探讨[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陈衍;陈新宇;;亲子关系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罗湘林;;运动归因训练效果的跨情境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4 钱建龙;赵望娣;;大学体育对心理健康功效研究文献的元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5 张小飞;;温二职专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才智;2011年08期

6 杨斐然;蔡卓倪;;提高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的对策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2期

7 郑艳;;归因训练在高中学生学习成功感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09年02期

8 李萍;;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刘成新,邹建梅;教师信息化焦虑问题调查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10 卢镜;;英语学习者个体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夏雪;;家庭及教师特征与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关系——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经验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孟秀红;何成森;;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曹明芹;李晓松;;多水平统计模型在卫生领域的应用及其进展[A];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潘伟颖;房地产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相关因素和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馨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金荣;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范伶俐;广东区域气象水文环境下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吴文峰;儿童抑郁症状应激—认知易感模型的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静;美国德克萨斯州儿童青少年肌肉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京慧;高考特长科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红;80后大学毕业生工作倦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陈成全;江西省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陈艳;城市灾害处理信息展示系统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卢师承;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期望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秋月;初中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与英语学习态度之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斐;无纸化考试试卷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顾亚楠;回报计划对活期储蓄客户交易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10 阮彩霞;品牌童装风格形象认同度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泓,周晖,周燕;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杨丽珠,宋辉;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1期

3 张丽华,杨丽珠;3~8岁儿童自尊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4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王艳祯;滕洪昌;张进辅;;不同家庭结构下儿童人格特征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年02期

6 马国亮;;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功能的相关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2期

7 孙大飞,陈志国,刘文举;基于EM算法的极大似然参数估计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吴康敏,杨速飞,罗红裔,廖礼平,刘书琼,徐波;足月小样儿生长发育纵向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9 肖倩;洪黛玲;;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10 何资桥;;亲子分离特征对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影响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谭雪晴;童年中期关系攻击行为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汗青;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魏昕;缺失数据对微观计量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璨;熊敏平;张敏强;;心理学研究数据类型与统计方法——谈函数型数据分析的引入[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2 岳慧兰;;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现状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6期

3 文小辉;李国强;刘强;;视听整合加工及其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7期

4 薛贵;陈传升;吕忠林;董奇;;脑成像技术及其在决策研究中的应用(英文)[J];心理学报;2010年01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红云;张雷;骆方;;多元追踪数据分析方法新进展与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谢天;郑全全;;对显著性检验几个问题的思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谢凤凰;阎力;;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及其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吴艳红;魏景汉;;系列位置曲线不同部分项目提取过程的ERP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勇剑;成教生压力源、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程亮;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碧月;澳门初中生之压力来源、因应行为与身心健康之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侯海艳;重庆市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06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06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e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