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方向对自闭症儿童表情视觉搜索影响的眼动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孔方向对自闭症儿童表情视觉搜索影响的眼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自闭症儿童 面孔方向 面孔倒置效应 视觉搜索 眼动研究
【摘要】:以自闭症儿童和智力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普通儿童各28名为被试,采用同一身份识别的表情图片群作为刺激材料,并借助分离式眼动仪采集和分析被试的眼动数据,探讨面孔方向对自闭症儿童表情视觉搜索的影响。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对高兴表情目标的首进入时间都显著快于对愤怒表情目标的首进入时间;自闭症儿童在倒立面孔条件下对表情目标的首进入时间显著快于在正立面孔条件下的首进入时间;自闭症儿童在倒立面孔方向中对于高兴表情目标的首进入时间和正确反应时均显著快于愤怒表情。研究者认为:自闭症儿童面孔倒置效应的部分反转可能与其采用特征信息加工有关;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均存在正性情绪突显,对高兴表情存在知觉优势,且受面孔方向影响较小;面孔倒置效应研究对自闭症儿童的临床干预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面孔方向 面孔倒置效应 视觉搜索 眼动研究
【基金】: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学前融合教育中幼儿挑战性行为的功能特点研究”(项目批准号:Y201328488) 2013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学前儿童图画书阅读加工的眼动研究”(项目批准号:LQ13C09003) 2013年浙江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改革项目“拓展资源在‘特殊儿童发展通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QN2013005)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前言自闭症儿童的特征历来是特殊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面孔表情作为一种兼具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的外显视觉刺激,更是成为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和认知发展研究的长期焦点。1978年,Langdell最先考察了智力年龄及生理年龄相匹配的自闭症个体和普通个体在不同掩蔽条件下对面孔识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治国;张侃;;视觉搜索有记忆参与[J];心理科学;2009年01期
2 汪亚珉;黄雅梅;;面孔识别中的构形加工与特征加工[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3 汪海玲;傅世敏;;面孔倒置效应的研究与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11期
4 林云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颜色视觉突显的眼动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5期
5 林云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环境图片威胁知觉的眼动研究[J];心理科学;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艳丽;杨文;蒋重清;吴琦;;集情绪与性别二维信息于一体的实验材料标准化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 琚长庭;汪亚珉;;面孔识别中种族效应的认知神经基础[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李富洪;曹碧华;肖风;李红;;抑制控制在极小概率目标搜索任务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1年05期
4 汪海玲;傅世敏;;面孔倒置效应的研究与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11期
5 马建苓;陈旭;王婧;;本族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3期
6 周璐;;面孔适应范式研究综述[J];科技资讯;2012年27期
7 王军利;王静梅;任静婷;卢英俊;;卡通面孔分类与知觉加工的ERP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13年02期
8 冉光明;赵乐;陈旭;丁毅;潘彦谷;刘燕;邹文谦;;发展性面孔失认的认知机制及其神经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5期
9 姚素英;;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技巧[J];中国民康医学;2013年10期
10 阴国恩;杨文;肖艳丽;王正光;;面孔相似性判断中各部件的权重分配[J];心理科学;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晖;遗传性面孔失认症(HPA)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程蕾;5、7、9岁儿童自我面孔的认知发展特点[D];西南大学;2012年
3 林云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威胁知觉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文;面孔部件相似性与整体相似性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亮;注意资源限制对小学儿童返回抑制容量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1年
2 王小东;工作记忆对视觉搜索的引导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琚长庭;面孔识别中种族效应加工方式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志静;不同清晰度下各类面孔信息对面孔识别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2年
5 陈晶晶;基于倒置范式的面孔与汉字认知神经通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茜;化妆品中年女性消费群面部年龄感知关注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樊倩;面孔知觉中的特征加工、结构加工和整体加工策略:来自眼动的证据[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相儒;初中教师的面孔再认同龄效应及影响因素[D];郑州大学;2013年
9 王雪;面孔识别中Garner干扰效应的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10 戴骏翔;社会关系信息对客体间物理距离感知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芳;刘长江;俞国良;;颜色知觉突显对预览效益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2 汪亚珉;傅小兰;;区分度在面部表情与面孔身份识别交互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7年02期
3 汪亚珉;王志贤;黄雅梅;蒋静;丁锦红;;空间频率信息对面孔身份与表情识别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1年04期
4 徐岩,张亚旭,周晓林;面孔加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5 汪亚珉,傅小兰;面部表情识别与面孔身份识别的独立加工与交互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6 周国梅;张璐然;曾伟贤;;面孔识别的本族效应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7 李明芳;张烨;张庆林;;面孔识别中脑电成分N170的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8 陶维东;孙弘进;张旭东;郑剑虹;;非面孔物体倒置效应形成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9 汪亚珉;黄雅梅;;面孔识别中的构形加工与特征加工[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10 丁军;苏林雁;高雪屏;马静;冯哲;文慧;;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APS)在中国10-12岁儿童的初步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自闭症儿童疗育事工经验交流会在杭州召开[J];天风;2007年15期
2 徐旭荣;刘懿;;浅谈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康复教育[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年01期
3 杨明;;自闭症人的独孤之舞[J];大江周刊(焦点纪实);2008年05期
4 刘凤琴;;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的改善作用[J];中国音乐教育;2009年07期
5 杨娟;周世杰;;自闭症儿童执行功能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6 任登峰;;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训有效性的探讨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自闭症疗法小常识[J];三月风;2008年04期
8 周念丽;;走进自闭症障碍儿童的世界[J];幼儿教育;2009年11期
9 蔡蓓瑛,孔克勤;自闭症儿童行为评定与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10 唐超;自闭症儿童音乐智能开发培养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楠;方晓义;;关于自闭症儿童完成非言语错误信念任务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丁艳云;路多;赵俊峰;;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郭炳德 通讯员 张利军;“星星的孩子”何时不再孤独?[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记者 杨宝迪;让这个特殊群体不再“孤独”[N];长春日报;2010年
3 荣宝玉;谁来关爱“自闭症”孩子?[N];山西科技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王纯;放飞孩子的心灵[N];健康时报;2003年
5 乔颖;大象治疗师,可瞬间点燃自闭儿童情感[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记者杨宝迪;提高心理咨询服务水平是当务之急[N];长春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顺森;自闭症幼儿面孔加工特点的眼动研究:社会认知缺陷指标的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周念丽;自闭症幼儿社会认知实验及干预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美丽;整合性游戏团体对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会互动能力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怡娜;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与箱庭治疗[D];河北大学;2009年
3 江雪芳;提示线索对自闭症儿童社交注意的影响[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韦淑亭;自闭症儿童面部表情模仿的特点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汪巧玲;视线方向对自闭症儿童目光加工的影响[D];闽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熊立芳;自闭症儿童箱庭疗法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朔希;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蕾;对八例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箱庭治疗[D];河北大学;2010年
9 赵润平;家庭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个案干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杨振;父母干预状态、主观幸福感与其对自闭症子女康复评价的关系[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07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0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