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消极完美主义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02:04

  本文关键词:消极完美主义的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消极完美主义干预 拖延 中庸 心理咨询 催眠疗法


【摘要】:本文从实证研究中寻找消极完美主义干预的理论指导,在访谈中对消极完美主义特征形成感性认识,在心理咨询中从认知和行为层面对消极完美主义进行干预,引导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中庸思维,探索性的寻找消极完美主义的干预方法。实证研究部分:探究两类完美主义、中庸和拖延之间的关系,意在寻找影响消极完美主义的相关因素,为其干预提供理论指导。该部分采用中文版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中庸信念/价值量表、Aitken拖延问卷对319名被试进行施测,对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消极完美主义者占总人数的4.39%,具有消极完美主义倾向者占21.32%。消极完美主义、拖延和中庸在年级、性别上存在差异。消极完美主义程度越高拖延行为越严重,积极完美主义和中庸思维越高拖延行为越少;积极完美主义越高中庸思维越高。个体存在越多的担心错误、行动疑虑,拖延行为越严重;中庸思维越高的个体越少的担心错误,具有越高的个人标准。消极完美主义和积极完美主义对拖延具有预测作用,中庸对拖延有负向预测作用,中庸对积极完美主义的回归效应显著。研究表明:消极完美主义干预应该引起心理咨询工作者的重视;干预应考虑性别、年级等信息;干预可以从拖延行为方面进行;干预可以进行中庸思维和积极完美主义思维方式的引导。访谈部分:为了对消极完美主义特征进行进一步挖掘,形成对其的感性认识,该部分立足于质性研究,采用访谈法对具有消极完美主义特质的5名被试进行访谈,通过对消极完美主义受访者的谈话进行文本分析和总结发现:除了前人总结的基本特征,消极完美主义者还易出现归因偏差、自我牺牲、易使用批评这种交流方式的特征。心理咨询报告部分:通过心理咨询实践对咨询方案进行有效性总结,为消极完美主义的干预提供借鉴。该部分通过对求助者的诊断评估,制定针对求助者的咨询方案,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进行干预,综合采用了求助者中心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催眠疗法、归因训练、自我接纳训练以及时间管理训练等,并进行中庸思维和积极完美主义的引导。历时4个月8次咨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果表明:解决消极完美主义造成的拖延问题时,时间管理训练起了主要作用;解决消极完美主义带来的考研焦虑问题时,求助者中心疗法和催眠疗法疗效显著;在破除其不合理认知时,合理情绪疗法和归因训练起了重要作用;建立自我概念过程中,自我接纳训练和中庸思维引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对于偏内向型、焦虑型的求助者来说,使用求助中心疗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本身就是一种疗愈。本研究总结论:消极完美主义干预需引起重视,并且必须要考虑求助者性别、年级等基本信息;消极完美主义者特征除了前人总结的以外,还易出现归因偏差、自我牺牲、易使用批评这种交流方式的特征;干预可以从消极认知和拖延行为两方面共同干预;干预要进行方向性引导,可以引导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中庸思维和积极完美主义思维方式;干预可以综合或部分采用时间管理训练、求助者中心疗法、催眠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归因训练、自我接纳训练和中庸引导等方法。
【关键词】:消极完美主义干预 拖延 中庸 心理咨询 催眠疗法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1
  • 2 研究综述11-16
  • 2.1 消极完美主义研究综述11-13
  • 2.1.1 消极完美主义特征及界定11-12
  • 2.1.2 消极完美主义的成因及测量12-13
  • 2.1.3 消极完美主义的干预13
  • 2.2 中庸思维概况13-14
  • 2.3 拖延行为概况14-15
  • 2.4 消极完美主义、积极完美主义与中庸、拖延关系综述15-16
  • 3 消极完美主义、积极完美主义与拖延、中庸的关系研究16-25
  • 3.1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16
  • 3.2 研究方法16-17
  • 3.2.1 研究被试16
  • 3.2.2 研究工具16-17
  • 3.2.3 统计方法17
  • 3.3 结果与分析17-22
  • 3.3.1 完美主义、拖延和中庸的描述性统计17-18
  • 3.3.2 完美主义、拖延和中庸的差异性分析18-19
  • 3.3.3 完美主义、拖延和中庸的相关分析19-20
  • 3.3.4 消极完美主义、积极完美主义和拖延、中庸之间的回归分析20-22
  • 3.4 讨论22-24
  • 3.4.1 完美主义、中庸和拖延的现状分析22-23
  • 3.4.2 完美主义、拖延和中庸的关系23-24
  • 3.5 结论24-25
  • 4 消极完美主义的访谈概况25-28
  • 4.1 访谈目的25
  • 4.2 对象和方法25
  • 4.3 访谈结果概述25-27
  • 4.4 访谈总结27-28
  • 5 消极完美主义干预的案例咨询报告28-44
  • 5.1 一般资料28
  • 5.2 主诉和个人自述28-29
  • 5.3 评估与诊断29-30
  • 5.3.1 诊断结果29
  • 5.3.2 诊断依据29-30
  • 5.3.3 鉴别诊断30
  • 5.4 原因分析30-31
  • 5.4.1 生物原因30-31
  • 5.4.2 社会原因31
  • 5.4.3 心理原因31
  • 5.5 咨询目标的确定31
  • 5.5.1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31
  • 5.5.2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31
  • 5.6 咨询方案的制定31-35
  • 5.6.1 咨询的主要方案31-32
  • 5.6.2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32-35
  • 5.7 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35-36
  • 5.7.1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35
  • 5.7.2 咨询师应遵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35-36
  • 5.7.3 咨询安排36
  • 5.8 咨询过程36-42
  • 5.8.1 第一次咨询36
  • 5.8.2 第二次咨询36-38
  • 5.8.3 第三次咨询38-40
  • 5.8.4 第四次咨询40
  • 5.8.5 第五至六次咨询40-41
  • 5.8.6 第七次咨询41-42
  • 5.8.7 第八次咨询42
  • 5.9 咨询效果的评估42-43
  • 5.9.1 求助者自我评估42
  • 5.9.2 其他人的评估42
  • 5.9.3 咨询师的评估42-43
  • 5.9.4 心理测验的前后评估43
  • 5.10 咨询讨论与总结43-44
  • 6 总结与展望44-46
  • 6.1 消极完美主义干预研究的讨论44-45
  • 6.2 消极完美主义干预研究的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49-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丽;李娟;梁宝勇;李艳苓;;以完美主义为尺度对人群进行分类的研究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2期

2 訾非;;消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3 张燕;谨朝霞;;大学生学业拖延及其干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陈智敏;贾义敏;;大学生学业拖延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黄文斐;陶然;;网络成瘾与完美主义相关性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6 张斌;王莹莹;贺达仁;蔡太生;;完美主义及其认知-行为治疗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04期

7 任丽;刘爱书;;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图片的注意偏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4期

8 孙旭;严鸣;储小平;;坏心情与工作行为:中庸思维跨层次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4年11期



本文编号:622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22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6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