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个体对社会人际信息注意偏向特点的眼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04:01
本文关键词:社会排斥个体对社会人际信息注意偏向特点的眼动研究
【摘要】:社会排斥现象充斥在我们生活和工作当中,社会排斥会给个体带来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负性影响,而个体在受到社会排斥后渴望被他人所接纳,维持一种积极稳定的社会关系,这是人类最普遍、最基本的归属需要。为了重新建立社会关系,个体可能会对社会性信息更加敏感从而对其产生注意偏向。本研究采用眼动技术结合点探测任务范式研究受到社会排斥的大学生是否对社会性人际信息产生注意偏向以及探究其注意偏向的特点,并且比较积极和消极的社会性信息导致的注意偏向是否在成分构成上有差别。本研究中的社会性人际信息包括语言性的人际评价词语和非语言性的情绪面孔,分别用于两个实验。实验一被试47人,采用2(排斥组,对照组)×2(积极-中性人际词语对,消极-中性人际词语对)的混合设计,探查其对人际相关词语的注意偏向;实验二被试46人,使用2(排斥组,对照组)×2(积极-中性情绪面孔对,消极-中性情绪面孔对)的混合设计,探查其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两个实验均使用抛球范式排斥被试,并测量其归属需要。对行为数据和眼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社会排斥会导致个体的归属需求增加;(2)社会排斥个体对积极的人际评价信息主要存在注意的定向偏向,部分存在加速探测偏向和最初的注意固着;对消极的人际评价信息主要存在最初的注意固着,部分存在注意定向偏向和总体的注意固着,这说明被排斥个体对积极的人际评价信息更加敏感,但注意力在消极的人际评价信息上保持更长时间;(3)社会排斥个体对积极情绪面孔信息存在注意的定向偏向、加速探测偏向、最初的注意固着和总体的注意固着;对消极的人际评价信息主要存在注意的定向偏向和总体的注意固着,这说明被排斥个体对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信息都很敏感,但注意力主要保留在积极的情绪信息上。
【关键词】:社会排斥 抛球游戏 注意偏向 眼动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引言12-13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3-21
- 1.1 社会排斥的研究13-17
- 1.1.1 社会排斥的定义及类别13
- 1.1.2 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13-16
- 1.1.3 社会排斥的相关研究16-17
- 1.2 注意偏向的研究17-21
- 1.2.1 注意偏向的内涵17-18
- 1.2.2 注意偏向的研究范式18-21
-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21-25
- 2.1 问题提出21-22
- 2.2 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22-23
- 2.3 研究意义23-25
- 第三章 预实验25-28
- 3.1 实验目的25
- 3.2 实验方法25-26
- 3.2.1 被试25
- 3.2.2 实验材料25
- 3.2.3 实验程序25-26
- 3.3 实验结果26-28
- 第四章 实验一28-42
- 4.1 实验目的28
- 4.2 实验方法28-30
- 4.2.1 被试28
- 4.2.2 实验材料28-29
- 4.2.3 实验仪器29
- 4.2.4 实验程序29-30
- 4.3 实验结果30-39
- 4.3.1 数据准备30-32
- 4.3.2 社会排斥对情绪体验和归属需要的差异检验32-33
- 4.3.3 反应时数据33-34
- 4.3.4 眼动数据34-39
- 4.4 结果讨论39-42
- 4.4.1 排斥组与对照组的情绪体验和归属需要情况39-40
- 4.4.2 排斥组和对照组对于人际相关词语的反应时注意偏向分数40
- 4.4.3 排斥组和对照组对于人际相关词语的眼动数据分析40-42
- 第五章 实验二42-54
- 5.1 实验目的42
- 5.2 实验方法42-44
- 5.2.1 被试42
- 5.2.2 实验材料42-43
- 5.2.3 实验仪器43
- 5.2.4 实验程序43-44
- 5.3 实验结果44-52
- 5.3.1 数据准备44-45
- 5.3.2 社会排斥对情绪体验和归属需要的差异检验45-46
- 5.3.3 反应时数据46-47
- 5.3.4 眼动数据47-52
- 5.4 结果讨论52-54
- 5.4.1 排斥组与对照组的情绪体验和归属需要情况52
- 5.4.2 排斥组和对照组对于情绪面孔的反应时注意偏向分数52-53
- 5.4.3 排斥组和对照组对于情绪面孔图片的眼动数据分析53-54
- 第六章 总的讨论与结论54-57
- 6.1 社会排斥个体的情绪体验与归属需要54
- 6.2 社会排斥个体对积极和消极社会性信息的注意偏向54-55
- 6.3 社会排斥个体对社会人际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55-57
- 第七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6
- 附录66-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华民;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一个欧盟社会政策的分析路径[J];南开学报;2005年01期
2 吴惠君;孙靓樱;张姝s,
本文编号:623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2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