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经历与竞争态度、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09:04
本文关键词:童年经历与竞争态度、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
【摘要】:童年经历是指在童年期(18岁以前)所遭受的影响到生理或心理健康发展的各种良好与不良经历,包括躯体的、情感的、精神的或家庭社会环境带来的深刻体验。本研究在文献分析、访谈研究与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建构了童年经历问卷的结构框架,编制了童年经历问卷,并对问卷的题项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等统计分析。通过自编的童年经历问卷与现有的竞争态度量表、人际信任量表来考察645名成年人被试的童年经历、竞争态度与人际信任水平的现状以及探讨三者间的相关关系,并采取独裁者博弈的实验范式,探讨对160名被试进行竞争关系中信任受损后的信任修复问题,深入发掘竞争与信任的关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自编的童年经历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包括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情感与躯体虐待、性侵犯、家庭暴力、家庭成员关系、关爱、同伴数量和同伴友谊共九个维度,经统计分析,该问卷可以作为测量个体童年经历的研究工具。(2)645名被试总体童年经历良好,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童年经历总分及各维度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男性与女性在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情感与躯体虐待、性侵犯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得分高于女性;在家庭成员关系、关爱、同伴友谊及童年经历总分上,女性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在年龄上,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在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性侵犯、家庭暴力、关爱、同伴友谊及童年经历总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婚姻状况上,未婚、已婚及单身(离异或丧偶)人士在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关爱、同伴友谊及童年经历总分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职业上,公司职员的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得分显著高于学生,学生的关爱、同伴友谊、童年经历总分得分显著高于公司职员。(3)645名被试总体竞争态度处于中等水平。竞争态度总分及各维度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职业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男性与女性在过度竞争态度、良性竞争态度与竞争态度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男性得分高于女性。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独生子女的竞争态度总分大于非独生子女。在职业上,公务员的良性竞争态度得分、竞争态度总分显著低于公司职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其他职业人员。(4)645名被试总体人际信任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37岁以上人群的人际信任得分显著低于23~27岁、33~37岁人群。(5)在童年经历总分上,童年经历与良性竞争态度、人际信任呈显著正相关,与过度竞争态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人际信任总分与良性竞争态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过度竞争态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童年经历各维度上,良性竞争态度和情感与躯体虐待、性侵犯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关爱、同伴数量、同伴友谊呈显著的正相关;过度竞争态度与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情感与躯体虐待、性侵犯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家庭成员关系、关爱、同伴友谊呈显著的负相关;人际信任总分与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情感与躯体虐待、家庭暴力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家庭成员关系、关爱、同伴友谊呈显著的正相关;竞争态度总分与童年经历总分及其各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6)童年经历对过度竞争态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人际信任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关爱、同伴友谊对良性竞争态度有正向预测作用;过度竞争态度对人际信任有负向预测作用,而良性竞争态度对人际信任有正向预测作用。(7)竞争关系会显著增强竞争态度,有竞争关系会降低人际信任度,信任破损后的修复水平也较低。信任违背会显著增强竞争态度,竞争态度会显著影响信任修复。
【关键词】:童年经历 竞争态度 人际信任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
【目录】:
- 中文摘要2-4
- Abstract4-7
- 中文文摘7-13
- 第一章 绪论13-17
- 1.1 研究背景13-15
- 1.1.1 现实背景13-14
- 1.1.2 理论背景14-15
- 1.2 研究意义15-17
- 1.2.1 理论意义15
- 1.2.2 实践意义15-17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7-29
- 2.1 童年经历的研究综述17-21
- 2.1.1 童年经历的定义17-18
- 2.1.2 童年经历的维度与特征18-19
- 2.1.3 童年经历的研究方法19
- 2.1.4 童年经历的相关研究19-21
- 2.2 竞争态度的研究综述21-24
- 2.2.1 竞争态度的概念21-22
- 2.2.2 竞争态度的类型22
- 2.2.3 竞争态度的测量方法22-23
- 2.2.4 竞争态度的相关研究23-24
- 2.3 人际信任的研究综述24-29
- 2.3.1 人际信任的概念24-25
- 2.3.2 人际信任的分类25-26
- 2.3.3 人际信任的测量方法26-27
- 2.3.4 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27-29
- 第三章 研究设计29-31
- 3.1 问题提出29
- 3.2 研究目的29
- 3.3 研究假设29-30
- 3.4 研究流程30-31
- 第四章 童年经历问卷的编制31-43
- 4.1 问卷编制的目的与意义31
- 4.2 研究过程31-35
- 4.2.1 问卷编制的程序31-33
- 4.2.2 被试与方法33-35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35-42
- 4.3.1 项目分析35
- 4.3.2 探索性因素分析35-39
- 4.3.3 验证性因素分析39-41
- 4.3.4 信度分析41
- 4.3.5 效度分析41-42
- 4.4 研究小结42-43
- 第五章 童年经历与竞争态度、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43-61
- 5.1 研究目的43
- 5.2 研究对象43-44
- 5.3 研究工具44-45
- 5.3.1 童年经历问卷44
- 5.3.2 竞争态度量表(中国版)44
- 5.3.3 人际信任量表44-45
- 5.4 施测过程45
- 5.5 数据处理45
- 5.6 研究结果与分析45-61
- 5.6.1 总体被试童年经历与竞争态度、人际信任的现状分析45-46
- 5.6.2 总体被试童年经历与竞争态度、人际信任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46-57
- 5.6.3 总体被试童年经历与竞争态度、人际信任的相关关系57-58
- 5.6.4 总体被试童年经历与竞争态度、人际信任的回归分析58-61
- 第六章 竞争关系背景下竞争态度对人际信任修复影响的实验研究61-67
- 6.1 问题提出61-62
- 6.2 研究设计与思路62
- 6.3 研究目的62-63
- 6.4 研究假设63
- 6.5 研究方法63-64
- 6.5.1 研究对象63
- 6.5.2 研究工具63-64
- 6.5.3 研究材料与程序64
- 6.6 实验结果与分析64-67
- 6.6.1 有无竞争关系对竞争态度、人际信任水平及信任修复水平的差异分析65-66
- 6.6.2 信任违背前后竞争态度的差异分析66
- 6.6.3 竞争态度与人际信任、信任修复水平的相关分析66-67
- 第七章 讨论与分析67-73
- 7.1 总体样本童年经历的特点67-69
- 7.1.1 总体样本童年经历总体状况分析67
- 7.1.2 性别在童年经历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分析67-68
- 7.1.3 年龄在童年经历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分析68
- 7.1.4 婚姻状况在童年经历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分析68
- 7.1.5 职业在童年经历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分析68-69
- 7.2 总体样本竞争态度的特点69-70
- 7.2.1 总体样本竞争态度总体状况分析69
- 7.2.2 性别在竞争态度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分析69
- 7.2.3 是否独生子女在竞争态度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分析69
- 7.2.4 职业在竞争态度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分析69-70
- 7.3 总体样本人际信任的特点70-71
- 7.3.1 总体样本人际信任总体状况分析70
- 7.3.2 年龄在人际信任上的差异分析70
- 7.3.3 其他人口统计变量在人际信任上的无差异分析70-71
- 7.4 童年经历与竞争态度、人际信任的相关分析71-72
- 7.4.1 童年经历与竞争态度的不显著相关71
- 7.4.2 童年经历与良性竞争态度的显著正相关71
- 7.4.3 童年经历与过度竞争态度的显著负相关71
- 7.4.4 童年经历与人际信任的显著正相关71
- 7.4.5 竞争态度与人际信任的显著相关71-72
- 7.5 竞争态度与人际信任修复的关系分析72-73
- 7.5.1 竞争关系对竞争态度、人际信任及信任修复的影响分析72
- 7.5.2 信任违背对竞争态度的促进作用72
- 7.5.3 竞争态度与人际信任、信任修复的相关分析72-73
- 第八章 总论与展望73-81
- 8.1 童年经历的结构构建73
- 8.2 主要研究成果73-75
- 8.3 建议75-78
- 8.3.1 重视童年经历对个体的影响75
- 8.3.2 保持良性竞争态度,降低过度竞争态度75-77
- 8.3.3 提高人际信任水平,正确修复信任关系77-78
- 8.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78-81
- 8.4.1 研究的创新之处78-79
- 8.4.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79-81
- 附录1:童年经历开放式问卷81-82
- 附录2:童年经历预测问卷82-86
- 附录3:童年经历与竞争态度、人际信任问卷86-91
- 参考文献91-97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97-99
- 致谢99-101
- 个人简历101-1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得勇;;信任、信任的起源与信任的变迁[J];开放时代;2008年04期
2 赵玲叶;陆桂芝;;竞争态度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3 陈欣;叶浩生;;行为博弈视野下信任研究的回顾[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4 张宁;张雨青;吴坎坎;;信任的心理和神经生理机制[J];心理科学;2011年05期
5 辛自强;周正;;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3期
6 姚琦;乐国安;赖凯声;张涔;薛婷;;信任修复:研究现状及挑战[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6期
7 张智,阎秀冬,杜丽华;三校大学生竞争/合作策略取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心理学探新;2001年03期
8 井维华;张庆强;;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信任度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年02期
9 郭兰婷 ,张志群;中学生抑郁情绪与童年经历、家庭和学校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7期
10 黄灿泽;宋东峰;栾融融;温雅;傅文青;;边缘型人格障碍大学生的童年期创伤经历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雍那;抑郁症患者攻击行为、脑影像学改变与童年受虐经历的关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24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24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