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时间距离与社会距离在消费决策中的作用:来自眼动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7-08-11 13:01

  本文关键词:时间距离与社会距离在消费决策中的作用:来自眼动的证据


  更多相关文章: 时间距离 社会距离 美德产品 恶习产品


【摘要】:时间距离(Temporal Distance)是指人们以当下的时间点为基准线,对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自身关系远近的感觉与知觉,比如近期将来(一周以后)和远期将来(一年以后);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是指个体以自我为基准线,对事件主体与自身关系远近程度的感觉与知觉,例如自我与他人。人们对事件解释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所感知到的心理距离(时间距离、社会距离、空间距离等)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并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决策过程。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要在那些长期效用高但在短期内效用较低的产品,与可以提供短期高效用即“美德产品”,但长期内效用低甚至为负(如对人体有害)即“恶习产品”的两类产品中做出取舍。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时间距离与社会距离对消费选择偏好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进行了三个实验,通过对所收集的选择偏好结果与兴趣区域眼动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获得以下研究结论:(1)在产品信息以产品名称+图片形式呈现的条件下,当消费者为自己做出选择时,相较于现在,更倾向于较远时间以后选择美德产品;当消费者为他人做出选择时,相较于现在,更倾向于较远时间以后选择美德产品;当消费者为现在做出选择时,相较于为自己选择,更倾向于为他人选择美德产品;当消费者为未来做出选择时,相较于为自己选择,更倾向于为他人选择美德产品。AOI1(美德产品)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的时间距离、社会距离主效应显著,二者不存在交互作用。AOI2(恶习产品)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的时间距离主、社会距离主效应显著,二者存在交互作用。(2)在产品信息以美德产品名称+短期效用/享乐属性描述、恶习产品名称+长期效用/功能属性描述形式呈现的条件下,消费者在现在和一周以后,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做出选择,都没有显著差异;AOI3(美德产品)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的时间距离主效应显著,社会距离主效应显著,时间距离与社会距离存在交互作用。AOI4(恶习产品)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的时间距离主效应显著,社会距离主效应显著,时间距离与社会距离存在交互作用。(3)在产品信息以产品名称+短期效用/享乐属性描述和长期效用/功能属性描述形式呈现的条件下,消费者在现在和一周以后,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做出选择,都没有显著差异;AOI5(美德产品)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的时间距离主效应显著,社会距离主效应不显著,时间距离与社会距离存在交互作用,AOI6(恶习产品)的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的时间距离主效应显著,社会距离主效应显著,时间距离与社会距离不存在交互作用。
【关键词】:时间距离 社会距离 美德产品 恶习产品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前言9-24
  • 1.1 文献综述9-20
  • 1.1.1 消费决策9-11
  • 1.1.2 时间距离在消费选择中的作用11-14
  • 1.1.3 社会距离在消费选择中的作用14-15
  • 1.1.4 解释水平理论15-17
  • 1.1.5 眼动技术17-20
  • 1.2 问题的提出20
  • 1.3 研究设想与研究方法20-24
  • 1.3.1 研究设想20-21
  • 1.3.2 研究方法21-24
  • 第二章 实验研究一24-35
  • 2.1 实验目的24
  • 2.2 实验方法24-27
  • 2.2.1 被试24
  • 2.2.2 实验设计24
  • 2.2.3 实验仪器24-25
  • 2.2.4 实验材料25-26
  • 2.2.5 实验程序26-27
  • 2.3 实验结果分析27-35
  • 2.3.1 美德产品与恶习产品选择结果分析27-29
  • 2.3.2 兴趣区域眼动指标分析29-35
  • 第三章 实验研究二35-46
  • 3.1 实验目的35
  • 3.2 实验方法35-38
  • 3.2.1 被试35
  • 3.2.2 实验设计35
  • 3.2.3 实验仪器35-36
  • 3.2.4 实验材料36-37
  • 3.2.5 实验程序37-38
  • 3.3 实验结果分析38-46
  • 3.3.1 美德产品与恶习产品选择结果分析38-39
  • 3.3.2 兴趣区域眼动指标分析39-46
  • 第四章 实验研究三46-56
  • 4.1 实验目的46
  • 4.2 实验方法46-49
  • 4.2.1 被试46
  • 4.2.2 实验设计46
  • 4.2.3 实验仪器46-47
  • 4.2.4 实验材料47-48
  • 4.2.5 实验程序48-49
  • 4.3 实验结果分析49-56
  • 4.3.1 美德产品与恶习产品选择结果分析49-50
  • 4.3.2 兴趣区域眼动指标分析50-56
  • 第五章 总讨论56-63
  • 5.1 本研究的总结论56-61
  • 5.1.1 实验研究一的讨论56-57
  • 5.1.2 实验研究二的讨论57-58
  • 5.1.3 实验研究三的讨论58-60
  • 5.1.4 总讨论60-61
  •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61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61-63
  • 参考文献63-66
  • 附录66-74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74-75
  • 致谢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明;朱泓;杨昭宁;;参照群体和信息可信性对大学生自我—预期他人消费决策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656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56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4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