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时间距离与调节定向对创造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11 14:37

  本文关键词:时间距离与调节定向对创造力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时间距离 调节定向 创造力


【摘要】:创造力作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已经成为青少年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中胜出的核心能力(Florida,2002;Shalley,Zhou,Oldham,2004)。开发个体的创造力也因此成为当代教育的主题。为了开发个体创造力,关于创造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Niu,2007)。时间距离是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提出来的,代表了时间的心理距离维度。国外有研究表明,时间距离会对不同的认知任务产生深刻影响(Forster,FriedmanLiberman,2004)。创造力作为认知性任务之一,时间距离也会对创造力产生影响。那么影响的性质怎样?机制如何?这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国内外有关时间距离的研究主要集于消费决策、风险偏好、谈判与说服、道德与后悔等领域,在创造力领域中的研究较为少见。鉴于此,本文试图将时间距离概念引入创造力领域,探讨人们在面对创造性的问题时,时间距离对创造力的影响。并假设时间距离影响创造力,调节定向作为动机因素在时间距离与创造力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设计了六个研究来考察时间距离对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支持了假设,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远时间距离能够促进被试在全局性任务(发散思维任务)上的表现,而近时间距离则促进被试在细节性任务(比较异同任务)上的表现。(2)远时间距离能够诱发被试的促进定向,而近时间距离则诱发被试的预防定向。(3)时间距离影响创造力机制的研究表明:促进定向在远时间距离与全局性任务间起中介作用,而预防定向在近时间距离与细节性任务间起中介作用。这一结果在远距离联想任务及发散思维任务中均得到验证。(4)被试在远时间距离条件下对具有创意的广告信息评价显著高于近时间距离条件下的评价,而被试在近时间距离条件下对具有细节性的广告信息评价显著高于远时间距离条件下的评价。(5)被试没有意识到远/近时间距离对其在完成全局性/细节性任务时表现的影响。
【关键词】:时间距离 调节定向 创造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一、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11-18
  • 1 创造力12-13
  • 1.1 创造力的定义12-13
  • 2 时间距离13-14
  • 2.1 时间距离的定义13
  • 2.2 时间距离对创造力的影响13-14
  • 3 调节定向14-16
  • 3.1 调节定向的定义14
  • 3.2 时间距离对调节定向的影响14-16
  • 3.3 调节定向对创造力的影响16
  • 4 问题提出16-18
  • 4.1 已有研究的不足16
  • 4.2 问题提出16-17
  • 4.3 研究假设17-18
  • 二、研究一 时间距离对创造力的影响18-22
  • 1 研究目的18
  • 2 研究方法18-20
  • 2.1 被试18
  • 2.2 研究设计18
  • 2.3 研究材料18-19
  • 2.4 研究程序19-20
  • 3 结果与讨论20-22
  • 3.1 时间距离启动效果检验20
  • 3.2 时间距离对全局性/细节性任务的影响20-22
  • 三、研究二 时间距离对调节定向的影响22-25
  • 1 研究目的22
  • 2 研究方法22-23
  • 2.1 被试22
  • 2.2 研究设计22
  • 2.3 研究材料22-23
  • 2.4 研究程序23
  • 3 结果与讨论23-25
  • 3.1 时间距离启动效果检验23
  • 3.2 时间距离对调节定向的影响23-25
  • 四、研究三 调节定向在时间距离与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基于远距离联想任务的创造力测量25-30
  • 1 研究目的25
  • 2 研究方法25-27
  • 2.1 被试25
  • 2.2 研究设计25
  • 2.3 研究材料25-26
  • 2.4 研究程序26-27
  • 3 结果与讨论27-30
  • 3.1 时间距离启动效果检验27
  • 3.2 描述统计27
  • 3.3 中介作用分析结果27-30
  • 五、研究四 调节定向在时间距离与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基于发散思维任务的创造力测量30-34
  • 1 研究目的30
  • 2 研究方法30-31
  • 2.1 被试30
  • 2.2 研究设计30
  • 2.3 研究材料30-31
  • 2.4 研究程序31
  • 3 结果与讨论31-34
  • 3.1 时间距离启动效果检验31
  • 3.2 描述统计31-32
  • 3.3 中介作用分析结果32-34
  • 六、研究五 时间距离对广告信息评价的影响34-37
  • 1 研究目的34
  • 2 研究方法34-35
  • 2.1 被试34
  • 2.2 研究设计34
  • 2.3 研究材料34-35
  • 2.4 研究程序35
  • 3 结果与讨论35-37
  • 3.1 时间距离启动效果检验35
  • 3.2 时间距离对广告信息评价的影响35-37
  • 七、研究六 全局性任务/细节性任务对时间距离选择的影响37-39
  • 1 研究目的37
  • 2 研究方法37
  • 2.1 被试37
  • 2.2 研究设计37
  • 2.3 研究程序37
  • 3 结果与讨论37-39
  • 八、总讨论39-44
  • 1 时间距离对创造力任务的影响40
  • 2 时间距离对调节定向的影响40-41
  • 3 调节定向在时间距离与创造力任务间的中介作用分析41-42
  • 4 生态效度和表面效度42
  • 5 研究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42-44
  • 九、研究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9
  • 附录 研究工具(部分)49-55
  • 附录1 时间距离启动任务49
  • 附录2 时间距离启动效果检验49-50
  • 附录3 全局性任务—砖的用途50
  • 附录4 调节定向测量50
  • 附录5 细节性任务-比较异同任务50-51
  • 附录6 全局性任务-远距离联想测验51-52
  • 附录7 全局性任务-托兰斯创造性思维词汇测验52-53
  • 附录8 广告信息评价任务53-55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55-56
  • 后记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财玉;何安明;惠秋平;;时间距离与大学生自我-品牌联结的价值偏好——解释水平的视角[J];心理科学;2013年04期

2 张晓贤;周丽华;;时间距离对大学生内疚情绪理解的影响[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3 肖意贞,曾翠萍;理解何以可能──论“时间距离”的哲学解释学意蕴[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刘玲华;理解与时间距离——伽达默尔论“时间距离的诠释学意义”[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陈永杰;;传统·理解·此在——伽达默尔时间距离的诠释学意蕴[J];学术交流;2007年12期

6 何先友;林崇德;;时间顺序与时间距离对语言理解的影响:进一步的证据[J];心理科学;2008年01期

7 朱向荣;;时间距离对赌博决策行为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2年05期

8 郭艳彪;陈琳;董晓玲;莫雷;;时间距离对记叙文倒叙信息表征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4年03期

9 王凤龙;时间距离 使磨难变得美丽[J];北京教育;2000年05期

10 凤四海;张甜;黄希庭;李丹;苏丹;;解释水平和事件性质对活动设定时间距离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杜晓晓;;试论时间距离对决策预测效用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春燕;黄希庭;;时间距离对未来事件解释水平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何先友;;时间顺序与时间距离对语言理解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陈佳梅;陈诚;何贵兵;;时间距离对环保政策支持度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崔如霞;鲁忠义;;语境和体验类型对情境模型中时间维度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李伟兰;曾祥炎;;在记叙文的理解中心理模型的建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杨巍巍;;互联网技术在我院的应用[A];全国第六届口腔医院管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刘浦泉;买房要看时间距离,而非实际距离[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任俊 王岱莹;利用解释水平理论减少拖延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木羽;中西部真的在崛起[N];中国财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青松;时间距离对道德违规行为判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孙晓玲;大学生自我透视的时间距离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东平;广州市时间距离研究的初步实践[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朱昱;福建省交通时间距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佳梅;时间距离对环保政策支持度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4 丁丁;概率估计、时间距离对不同控制欲水平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实验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陈慧萍;公我意识与过去时间距离对道德心理许可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戚一亮;时间距离与调节定向对创造力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彬晓;情绪强度对时间距离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龚新玲;主观时间距离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机制[D];北京大学;2013年

9 苏俊;时间距离、任务复杂性、渴望性—可行性权衡对消费者选择困难感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舒首立;时间距离对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56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56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5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