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的出勤主义行为:组织管理研究的新课题
本文关键词:工作场所的出勤主义行为:组织管理研究的新课题
更多相关文章: 带病出勤 出勤主义行为 工作场所的出勤主义行为 前因和后果
【摘要】:出勤主义行为是指在生病时依然坚持工作的行为。工作场所的出勤主义行为不仅危害员工的个人健康,还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支出。近年来,出勤主义行为逐渐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并得到越来越多管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总结以往研究,对出勤主义行为的概念界定和测量方法进行了概述,从个人因素、工作相关因素、组织层面因素和团队层面因素四个方面探讨了出勤主义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出勤主义行为对个人健康、工作方面和组织层面的影响。最后,对出勤主义行为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带病出勤 出勤主义行为 工作场所的出勤主义行为 前因和后果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71272158)资助
【分类号】:F272.92;B844
【正文快照】: 1引言员工带病出勤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调查数据显示,加拿大政府74.1%的员工在2005年的12个月内有带病工作的情况,每名员工平均带病工作的天数为11.9天(Biron,Brun,Ivers,Cooper,2006)。2010年,前程无忧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高达74%的职场人士在生病时选择带病工作(前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柴茂昌;;出勤主义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J];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科;于晓宇;王明辉;林云云;;工作激情对进谏行为的影响:员工活力的中介与组织信任的调节[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年05期
2 陈春花;宋一晓;曹洲涛;;组织支持资源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内在机理:基于视睿科技的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02期
3 伍新春;齐亚静;吴亮;张迪;;中小学教师工作特征问卷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1期
4 张阔;卢广新;王敬欣;;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中心理资本作用的路径模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1期
5 袁凌;李建;贾玲玲;;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企业员工工作投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陈苗苗;段锦云;田晓明;黄希庭;;角色压力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S1期
7 林诚彦;张兴杰;;社会工作者报酬满意度与工作倦怠调查——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5年02期
8 王丽平;黄娜;韩二伟;;科研人员情绪劳动对关系绩效的影响——基于心理解脱的调节作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9 刘得格;;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角色超载和情绪枯竭的关系: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01期
10 陈为新;汪纯孝;刘芳;朱承强;;酒店部门管理人员的真诚型领导风格与员工的敬业程度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晓宇;于海波;;员工生涯资本投资对组织的价值——生涯适应力与工作敬业和离职意向的关系[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晓艳;顾客侵犯对服务员工离职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史梦薇;传统儒家的压力应对观及其当下意义[D];南开大学;2013年
3 从奎;组织气氛与员工反馈寻求行为间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4 李晓艳;顾客侵犯对服务员工离职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冯卫东;聘任制背景下高校教师工作不安全感与敬业度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6 王聪;销售人员自我监控人格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7 瞿皎姣;中国国有企业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8 王驰;销售人员心理契约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蒙冰冰;中层经理工作倦怠归因及管理策略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2 梁艳;企业管理者职业倦怠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王维江;辱虐管理对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王蓓;工作投入对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陈海燕;自主性动机在变革型领导力和员工工作投入间的中介作用[D];浙江大学;2013年
6 陈羽屏;工作投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安春圆;敬业氛围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徐航;《医生职业倦怠量表》的编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9 司申丽;基于应对方式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工作倦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胡n\;使命取向对职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秀丽;行为决策的心理误区[J];心理世界;1998年01期
2 张军伟;徐富明;孙彦;刘腾飞;蒋多;;行为决策视野中的幸福及其提升策略[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7期
3 亢际贵;;主体行为的自觉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4 饶俪琳;梁竹苑;李纾;;行为决策中的后悔[J];心理科学;2008年05期
5 江景涛;;统一行为进化研究的框架主线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05期
6 张军华;关于中西价值观比较的粗浅思考[J];社会科学家;1996年06期
7 周荣刚;;驾驶中移动电话的使用:基于自我调整行为的研究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8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江;郝芳;;公正与社会困境中的行为决策[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廖子奇;;信息技术项目的多目标行为决策(英文)[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洪慧芳;;不同社会价值取向者在利益冲突情境中的行为决策及公平感体验[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黄宝珍;徐富明;王伟;;行为决策中默认效应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穆岩;苏彦捷;;学龄前儿童在信任游戏中的行为决策与学习[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孟庆法;许映秋;;基于免疫算法的仿真营救机器人高效行为决策[A];2007年足球机器人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帅;李爱梅;;痛苦体验与行为决策:长痛还是短痛[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王治莹;李勇建;;行为决策对突发事件的干预机制及其预案启动策略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11系统工程方法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C];2014年
9 赵希男;褚德海;王飞;;论竞优及其管理[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毛莉 张玲;行为决策及其神经基础研究前景广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记者 郑爽;“信任”:从消费者的依赖和渴求出发[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3 刘以宾(湖北);政府“指导”也应担责[N];经理日报;2003年
4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朱琪 范意婷;企业工资管理 从“心”考量[N];首都建设报;2011年
5 陈叶烽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实验表明社会偏好可外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新顺;行为理性偏误与投资者生存投资决策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李广海;基于有限理性的投资决策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王素锋;煤矿员工的事故心理致因及行为决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4 姚增福;黑龙江省种粮大户经营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何琳洁;证券投资者行为演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杨密;基于计算金融实验的投资者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柯水发;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大学生行为决策中安于现状偏差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李理;消费者行为决策中的“双通道”心理账户[D];暨南大学;2008年
3 张云丽;基于心理账户弹性特征下消费者行为决策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4 陈莹;保护性价值观对行为决策的影响:义务取向还是结果取向[D];西南大学;2010年
5 席毅Y,
本文编号:686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8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