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子女复原力的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随迁子女复原力的干预研究
【摘要】:随迁子女复原力的核心是保护因子,本研究的团体辅导方案正是以保护因子为基点,通过促进保护因子发展,提升个体的复原力水平。研究选取37名小学随迁子女,借助问题解决、自我接纳、积极认知、情绪调节、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等辅导主题对被试实施团体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被试复原力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合团体反馈表的定性分析进一步说明团体辅导干预能提升被试复原力水平,可应用于小学随迁子女教育实践。
【作者单位】: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复原力 保护因子 团体辅导 随迁子女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德育校外专项课题项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复原力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GEA090018)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务工人员以家庭为单位迁入城市,其子女也随之进入城市生活。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流动儿童人数已达3581万。[1]由于环境变迁,这一群体在适应城市生活、促进自身发展方面存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碧岚;复原力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求索;2004年10期
2 刘宣文,周贤;复原力研究与学校心理辅导[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2期
3 杨彩霞;王伟;张丽芳;;我国复原力研究现状[J];校园心理;2010年05期
4 张宇;;青少年复原力与家、校心理健康教育[J];商品与质量;2011年S1期
5 谢巧玲;王秀希;王博;高玉红;任云;;大学生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刘斌志;;青少年复原力研究及其对灾后心理重建的启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郑敏;谢建;;复原力视阈下的灾后心理干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王秀希;许峰;任云;王博;;复原力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作用机制的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9期
9 徐敏;徐晓艳;;中专生复原力、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10 雷璇;闫瑞红;张澜;;复原力、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压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甘怡群;王婷;刘鑫;谢晓非;;青少年复原力的保护因子与威胁因子:一个纵向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胡月琴;甘怡群;;中国青少年复原力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毛淑芳;李伟健;;复原力对自我复原的影响机制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罗增让;;创伤后的复原力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徐芸;刘宣文;;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对单亲经验青少年复原力建构之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磊;刘将;;城市民工子女复原力的现状及干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高英;袁少锋;;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关系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一茗;情绪宣泄有助抚平灾后心理创伤[N];中国社会报;2008年
2 陈昌凯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灾难对幸福的“积极”影响[N];中国社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2 邵华;应对研究的挑战性问题与新方向[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林洁;震后中学生的灾难暴露、家庭复原力和创伤后成长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晶;希望课程对儿童希望及复原力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3 谢湘萍;师范生复原力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素珍;中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喻玉兰;地震灾区中学生灾难暴露程度、心理复原力与创伤心理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葛艳丽;影响震后羌族心理复原力的文化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阳毅;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韦海燕;大学生复原力的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彩霞;大学生复原力与压力事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胡夏娟;大学生压力知觉、复原力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87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8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