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童年期受虐待者认知偏向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2017-08-17 05:14

  本文关键词:童年期受虐待者认知偏向研究现状


  更多相关文章: 虐待儿童 认知 精神卫生


【摘要】:正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是公众健康领域令人困扰的一部分,覆盖了家庭、社会文化、教育甚至医疗卫生体系[1]。美国1岁以上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外伤性损伤,而在所有形式的外伤性损伤中,儿童虐待是死亡和发病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年来对儿童虐待的研究发现,儿童期受虐待的成人会对自己的子女实施虐待,表现为虐待的代际循环(transgenerational cycle of maltreatment,TCM)[2]。目前,国际上将儿童虐待分为4种类型,即躯体虐待(父母或监护人对儿童实施暴力)、心理虐待(攻击儿童的心理幸福)、性虐待(直接或间接地伤害儿童的性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虐待儿童 认知 精神卫生
【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2-150HLJ)
【分类号】:B842.1
【正文快照】: 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是公众健康领域令人困扰的一部分,覆盖了家庭、社会文化、教育甚至医疗卫生体系[1]。美国1岁以上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外伤性损伤,而在所有形式的外伤性损伤中,儿童虐待是死亡和发病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年来对儿童虐待的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红丽;杨世昌;闫春平;姚桂英;杜巍;;儿童期受虐对成人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2 刘爱书;于锐;;受虐待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威;赵汉清;仲爱芳;丁松柏;林芝;;成人抑郁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对神经系统软体征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年05期

2 穆允凤;印弘;齐顺;谭庆荣;冯晨;汤丽华;宦怡;任静;葛雅丽;赵海涛;;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脑结构的磁共振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年01期

3 高秋凤;李晓东;;中小学生对欺负行为的理解[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1期

4 杜巍;高红丽;闫春平;杨世昌;;不同人格类型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3期

5 文敏;周波;张春林;焦玲;;成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海马体积研究的Meta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年11期

6 刘爱书;于锐;;受虐待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3期

7 崔乃雪;曹枫林;董方虹;郭春红;李玉丽;;遭受多重侵害的高职高专新生的儿童期逆境的质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年02期

8 储文革;赵宜生;刘翔宇;许嘉燕;王卫民;;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2年03期

9 胡塔静;余婷婷;葛星;刘阳;张婉婉;汪耿夫;袁珊珊;方玉;王秀秀;江流;苏普玉;;抑郁症状在童年期反复虐待与初中生网络成瘾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11期

10 任丽;刘爱书;;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图片的注意偏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彩兰;矿难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病学及神经影像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杜U,

本文编号:687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687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c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