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性时间知觉:具身化视角
本文关键词:情绪性时间知觉:具身化视角
【摘要】:具身化情绪是指感受情绪不仅包括知觉,也包括躯体状态和运动的重新体验(Niedenthal,2007)。在时间知觉领域,研究者通过操纵情绪刺激的行动特征、对刺激行动的熟悉性、身体的物理和意识状态、以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性等因素揭示了具身化(模拟和行为应对)在情绪性时间判断中的重要作用。情绪具身化的时间效应包括时距的主观延长或缩短以及时间顺序判断中的通道注意偏见等。目前的理论解释主要有内部时钟模型、意识模型和编码效率假设,但这些理论缺乏具身化调节时间加工的直接机制。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情绪具身化的跨通道时间调节、具身化的动态时间效应以及时间感知如何影响具身化体验,同时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揭示情绪、具身化和时间加工连接的神经机制以完善和发展有关理论。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育系;淮阴师范学院心理学系;慕尼黑大学心理学系;苏州大学心理学系;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情绪 具身化 时间知觉 模拟 运动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JUSRP1158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300869)
【分类号】:B842.2
【正文快照】: 1引言个体的主观时间往往受内外因素(强度、情绪和运动等)的影响呈现扭曲(Eagleman,2008)。尽管各种因素导致的时间扭曲涉及不同的加工过程,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调整计时以适应所生存的环境(Droit-VoletGil,2009)。这一点在情绪性时间知觉方面尤为典型:个体在具有生命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年05期
2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3 叶浩生;;“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心理学报;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仲贻;;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探索[J];大家;2012年08期
2 许先文;;具身认知:语言认知研究的跨学科取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李云媛;莫永华;;具身认知的教育意义和潜在价值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叶浩生;;具身认知、镜像神经元与身心关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张海明;;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2年02期
6 毛晋平;文芳;;长沙地区四所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调查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7 谢文标;余欣欣;;初中学生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8 崔倩;叶浩生;;触觉经验对性别分类的影响:具身的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张常青;王瑞明;谢久书;孙逊;;颜色概念的知觉符号表征与命题符号表征[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4期
10 官群;;中文数量语义更多为上的空间动觉一致性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伯邑;具身心智相态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丽;消费者的权力感和价格参照来源对其价格公平感知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苗曼;天性引领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沛超;心理治疗的哲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杨小爱;认知的语境论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6 曹颖;组织情境、服务氛围对情绪劳动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7 刘永琴;心理模块观: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林佑益;基于认知心理语言的五行概念隐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刘朝;情绪表现规则和情绪劳动对消极工作行为影响跨层次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顾尔伙;博弈中的心智发展[D];西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茵;第二代认知科学与心理学的具身转向[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阳达;语言理解中温度与情绪的心理表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熊慧素;道德判断“难易”有别,,文理亦有别[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伯妮;味觉与道德判断:情绪与自我概念的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许闯;道德人格的隐喻表征维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雪梅;身体形式和社会环境对SNARC效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年
7 张琳;具身视域下:重量与重要性的双向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杨立昊;双耳分听范式下“男左女右”具身效应的ERP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9 芦球;道德厌恶与生理厌恶的异质性:来自情绪成分和ERP成分差异的证据[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颂;幼儿教育中的非言语传播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崔倩;叶浩生;;触觉经验对性别分类的影响:具身的视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张卫东;李其维;;认知神经科学对心理学的研究贡献——主要来自我国心理学界的重要研究工作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李恒威;盛晓明;;认知的具身化[J];科学学研究;2006年02期
4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5 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J];心理学报;2011年05期
6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7 孟伟;;如何理解涉身认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12期
8 费多益;;认知研究的现象学趋向[J];哲学动态;2007年06期
9 殷融;苏得权;叶浩生;;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杰;尹华站;黄希庭;;时间知觉和关联负变化[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2 甘甜;罗跃嘉;张志杰;;情绪对时间知觉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3 王玲玲;宣宾;曹亢;;老年人情绪变化对时间知觉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06期
4 张国礼;康廷虎;;时间知觉在心理学各学科中的应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鲍碧君;桂治平;张若云;;7岁至12岁儿童时间知觉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7年02期
6 徐青,魏琳;时间知觉与估计的认知理论综述[J];应用心理学;2002年02期
7 郭秀艳,周楚,黄希庭;音乐时间知觉的研究述评[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凤四海;黄希庭;;时间知觉阈限的双脑不对称性[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邢强;周雪雯;;时间知觉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曹亢;宣宾;王玲玲;;情绪影响时间知觉的性别差异[J];中国校医;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长生;解缤;付全;;运动时间知觉研究现状及其展望[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许智权;阮承发;;时间知觉测定法初探[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3 曹亢;宣宾;王玲玲;;情绪效价和唤醒度对时间知觉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大伟;刘永芳;罗丽;;时间知觉对决策制定的时间压力效应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何小璐;甘怡群;;中国人的人际取向和未来时间知觉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马清霞;张志杰;;内隐数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杨琪;程晓荣;范p
本文编号:706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06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