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权力对控制错觉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2 06:33

  本文关键词:权力对控制错觉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权力 控制错觉 权力合理性


【摘要】:采用实验法探讨了权力及其合理性对控制错觉的影响,通过权力经验回忆与虚假测试启动个体的权力感,进而对其控制感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1)权力启动会对控制错觉产生影响,与低权力相比,高权力会导致个体产生更高的控制错觉;(2)权力的合理性与权力水平在控制感上存在交互效应,当权力关系合理时,高权力导致更高的控制错觉,而权力关系不合理时,低权力导致更高的控制错觉。这表明控制错觉会受到动态的基于情境的权力关系以及权力合理性的影响。
【作者单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心理学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关键词】权力 控制错觉 权力合理性
【基金】: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本研究得到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的资助。1引言1.1权力与接近和抑制权力(power)通常被定义为影响他人的能力,其主要来源于对有价值资源的控制以及管理奖赏或惩罚的能力(Keltner,Gruenfeld,Anderson,2003)。Keltner等人(2003)提出的权力接近/抑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天;戴晓阳;;被试功能差异分析在心理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2 杨志新,吴怀东;男女大学生对两性嗓音源记忆的差异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3 沃建中,刘慧娟,林崇德;记忆状态下儿童青少年脑波超慢涨落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4 袁登华,王重鸣;心理实验设计的程序化思路[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5 何先友,曾祥炎;时间信息在情景模型建构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2年06期

6 郭晓薇,贺荟中;对BSV模型的外延推论及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7 易春丽,钱铭怡,丛中;大学生的家庭绘画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3期

8 夏凌翔;自立、自强特征的对比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9 曲小军,施建农;评价和奖赏对场依存、场独立儿童语言创造力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6期

10 赵彤;张奇;;影响9点问题解决的关键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清芬;沃建中;陈浩莺;;记忆状态下中小学生脑波超慢涨落特点变化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牟炜民;;观察点、场景内在参照系与场景识别[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颂;;双因素理论的实验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4 孟庆茂;;再认的指标及其关系[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5 汪安圣;邱子磊;;解决问题过程中策略和知识结构的成份分析[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6 施媛媛;蔡华俭;;中国人还有仁爱吗?——人脸感知为我们提供了证据[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简小珠;;logistic模型的c,γ参数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查子秀;;3—6岁超常和常态儿童类比推理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9 罗列;蔡笑岳;;问题条件知识水平对关键信息提取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杨钦淋;张庆林;;态度对中国学生面部表情模仿行为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恒超 上海行政学院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人类情绪可以是无意识的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上海之通人事测评技术研究所 孙黎明;评价中心的评价形式(一)[N];组织人事报;2002年

3 王新珠 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平面广告的认知与偏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毛伟宾 于睿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我们在用石器时代的大脑进行记忆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李纾 李跃然 苏寅 饶俪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怕浪费心理或阻碍信息共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刘爱萍 李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糟糕的“心理痛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卫杰;先否定后表扬我们为何更高兴[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袁博 陆建伟 黄亮 王益文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社会博弈决策中的“人情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葛岩 上海交通大学认知与决策实验室;公平偏好:行为、心理与进化视角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杨昭宁 侯书伟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于面孔特质预测竞选结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铖;非均衡“多人共决”实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新珠;性别助长和注意力方向的调节作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3 李小平;十文钱问题思维机制初探[D];西南大学;2006年

4 徐伟丹;自我人脸认知中结构信息的作用规律和特点以及与他人人脸认知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曾细红;不同的数字表面形式的认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琛;动态两难对策中竞合行为若干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贾秀芬;非计划购买过程中的调节匹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D];宁波大学;2011年

8 葛子森;来源记忆与定向遗忘的关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志静;不同清晰度下各类面孔信息对面孔识别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叶春;公正判断中的自发公正推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17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17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a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