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关系复杂性和学习程度下参照性交流与个人学习的比较
本文关键词:不同关系复杂性和学习程度下参照性交流与个人学习的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关系复杂性 学习程度 参照性交流 选择性注意
【摘要】:以216名大学生为被试,创设关系复杂性不断增高的三种学习材料,通过功能预测任务和维度选择任务,比较探查了不同学习程度下参照性交流和个人学习的差异特点。结果发现:(1)关系复杂性和学习程度影响两种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的差异,关系复杂性高的条件下,个人条件学习效果极其显著优于参照条件;低成绩组条件下,参照条件学习效果显著优于个人条件。(2)不同学习程度下参照性交流学习中被试选择性注意整体水平和指向性水平极其显著高于个人学习,且不受关系复杂性的影响;两种学习方式的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水平无显著差异。
【作者单位】: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心理学系;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关键词】: 关系复杂性 学习程度 参照性交流 选择性注意
【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HE2014)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1前言“参照性交流学习”是一种以语言为中介的合作互动学习方式。1964年,由Krauss和Weinheimer最早正式提出。Markman和Makin(1998)对典型实验范式做了归纳:双方通过共享语言合作完成任务,轮流描述面前看到的对象,对方按描述操作。参照性交流学习以及与个人学习的比较性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恒超;阴国恩;;学习方式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锦坤;佟欣;杨丽娴;;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3期
2 葛操;王静;;内隐学习与高效率学习的关系[J];大家;2012年09期
3 孙继民;胡学平;姚温青;王美珠;;不同学习阶段学习策略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05期
4 张恒超;阴国恩;;学习程度和关系复杂性对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1期
5 王光明;佘文娟;宋金锦;;基于NVivo10质性分析的高效数学学习心理结构模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解冻;基于发展中心理论的企业领导胜任力开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贾宁;学习判断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锦坤;测试效应的发展及其与记忆监控关系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葛操;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丁小斌;特征间因果关系在归类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彭杜宏;基于问题解决的大学生团队学习认知互动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7 严家丽;“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铁维;影响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相关非智力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2 朱雪芳;注意规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潘维;模拟测试和测试可能性对学习困难学生元记忆监测和控制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萍;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注意指向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郝丽云;运用“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培养高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大治;初中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化学学习效率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解登峰;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问卷的编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汤雅君;沪鄂湘高中生生物学学习效率现状及相关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袁海萍;注意理论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魏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沈德立,王敬欣;分心抑制与年龄关系的位置负启动效应实验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1期
2 白学军,咸桂彩;不同认知风格小学生的外显和内隐记忆发展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1期
3 陶云,刘艳,宋耀武;中小学生阅读不同配图课文的眼动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1期
4 丁小斌;阴国恩;;基于因果关系归类中的实验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2期
5 张恒超;阴国恩;;学习方式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华琳;常模参照性测试与尺度参照性测试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3期
2 程光炜;;文学研究的“参照性”问题[J];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05期
3 黄锐;韩存新;;标准参照性录音口试的模糊评分研究[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1年04期
4 张恒超;;参照性交流中的“听者设计”[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05期
5 黄锐;韩存新;;标准参照性录音口试施测与模糊评分的探讨[J];龙岩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郭屹炜;;概念与名称的对应关系及术语的单参照性[J];求索;2013年02期
7 盛楠;英语标准参照性口试与常模参照性口试述略[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8 吕公礼;从语境的终极参照性看含义理论的演化与重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9 郑骏;;常模参照性测试与标准参照性测试在成人英语测试中的互补[J];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10 张恒超;;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过程的不平衡性[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恒超;阴国恩;;参照性交流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促进作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静;高中生时间比较与学业可能自我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17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1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