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抑郁、父母冲突与幼儿问题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本文关键词:母亲抑郁、父母冲突与幼儿问题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摘要】:目的:考察母亲抑郁、父母冲突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3所幼儿园共1949名3~5岁幼儿进行了测查。结果:1父母冲突对母亲抑郁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2"是否独生"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具体而言,父母冲突对非独生幼儿问题行为具有较强的影响,对独生幼儿问题行为也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有所降低。结论:父母冲突在母亲抑郁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受到是否独生的调节。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心理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母亲抑郁 父母冲突 问题行为 有调节的中介
【基金】:全国家庭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独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Y20143601)
【分类号】:B844.12
【正文快照】: 生态系统理论和家庭系统理论研究表明,母亲抑郁和父母冲突均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1-3]。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抑郁母亲的孩子比非抑郁母亲的孩子在情绪气质、智力发育和行为适应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消极表现,抑郁母亲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琴美;徐慧颖;王婷;;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学生-家长-教师三视角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2 张光珍;梁宗保;陈会昌;张萍;;2~11岁儿童问题行为的稳定性与变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3 魏玲;陈岱炜;;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干预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 伍佳玲;苏虹;何莉;赵科O;常微微;徐志伟;陈明春;孙业桓;;农村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6期
5 岳永华;张光珍;陈会昌;梁宗保;陈欣银;;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6 陈家胜;陈红香;;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陈淑梅;崔美兰;张青;;儿童问题行为论述[J];才智;2011年22期
8 刘俊升;赵燕;;童年中期受欺负与问题行为之关系:一项两年纵向研究[J];心理科学;2013年03期
9 孙煜明;试谈儿童的问题行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10 左其沛;略论过失型问题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富才;;大学生的问题行为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品格研究协作组;;学生的问题行为与品格形成[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3 张莹莹;张文娟;张文新;;儿童中期外化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同伴地位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康艳芬;;被收养儿童问题行为在园干预的个案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但菲;王红艳;;幼儿问题行为的分析与矫治—心理学视野下的剖析[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新生;;农村初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剖析及转化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魏玲;连榕;;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与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纪林芹;张文新;;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模式、轨迹与稳定性[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高雯;陈会昌;;父母分歧对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预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喻承甫;张卫;;累积情境风险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周兆钧 记者 余传诗;我国首次公布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N];光明日报;2004年
2 胡德荣;学龄前儿童有十大问题行为[N];健康报;2004年
3 高航 冯立中;合肥列出幼儿十大问题行为[N];健康报;2004年
4 莫源秋;问题行为与心理需要[N];家庭医生报;2003年
5 王绍敏;尽早矫治孩子问题行为[N];保健时报;2004年
6 刘霞;防治问题行为始于家庭治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晓;儿童问题行为谁制造?[N];苏州日报;2005年
8 上海新华医院 教授 金星明;学龄前儿童有十大问题行为[N];家庭医生报;2004年
9 记者 王佳欣;《大众医学》首次公布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10 上海新华医院 教授 金星明;解读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N];家庭医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晓琴;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何洁;婴儿生气情绪及其对行为发展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9年
4 邢晓沛;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珠;菲律宾华语教师对华校学生问题行为认知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魏玲;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蕾;小学阶段外化问题行为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梦澜;幼儿学习活动中教师问题行为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5年
5 向禹;美国公立中学中文课堂外向型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伍佳玲;安徽省某农村地区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7 咸金花;父母团体训练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改变之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罗春燕;壮族、汉族青少年友谊质量、孤独感与外化问题行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素蕙;中职生问题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文婧;幼儿问题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17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1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