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延长哀伤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和病理机制

发布时间:2017-08-26 11:52

  本文关键词:延长哀伤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和病理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延长哀伤障碍 诊断评估 流行病学 病理机制


【摘要】:延长哀伤障碍是一种由亲近的人去世引发的病理性哀伤反应,即死亡发生6个月后,个体对死者的想念影响到了生活各方面,且社会功能受损,其最近20年才开始受到临床心理学研究者关注和探讨。本文首先回顾了概念提出及后续发展,并讨论了其与持续性复杂哀伤相关障碍的区别与联系。随后,本文综述了其独立的诊断标准、评估工具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与正常哀伤、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区别。接下来,本文对其病理机制的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进行了讨论。最后,本文指出未来可考察诊断标准的跨文化适用性、丰富病理机制的理论与研究。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关键词】延长哀伤障碍 诊断评估 流行病学 病理机制
【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SYS100270661)资助
【分类号】:B845
【正文快照】: 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PGD)是一种由亲近的人去世引发的病理性哀伤反应。将于2015年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3)目前的草案将其定义为,在关系亲近的人去世6个月后,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平,汪强;异常心理病理机制的哲学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4年05期

2 宋维真 ,,

本文编号:741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741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8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